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对部分行政学概念、原理、法则等进行了正本清源,为全面考察中国近代行政学史提供了充分的史料基础和线索。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大量史料,溯源了中国近代早期行政学知识传入的主要渠道和行政学知识系统化的路径,从内务行政(包括警察行政、卫生行政和教育行政)、市政学、省县改革和乡村建设、人事行政、机关管理、行政效率、行政学基础理论、行政学相关学术团体和阵地等方面,系统爬梳了1840-1949年间行政学学者的教研活动及其论著,勾描了中国近代行政学教研的大致轮廓。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早期行政管理知识的来源和阶段
  • 第一节 西方法学一般知识在晚清的传入
  • 一 同文馆、江南制造局、广学会的译介
  • 二 从严复、马建忠、郭嵩焘到康梁维新派
  • 三 伍廷芳、沈家本和宪政编查馆的搬运
  • 四 康有为、地方政府和民间的知识生产和传播
  • 第二节 持续繁荣十余年的日本式法政教育
  • 一 速成学习日本法政学内容和教育模式
  • 二 星罗棋布的法政学堂成套编译的教材
  • 三 法政专门学校的法律、政治、经济三科制
  • 第三节 行政法、管理法与市政学的系统知识
  • 一 行政法教材编译本中的行政内容
  • 二 《学校管理法》是管理学引进的先声
  • 三 市政工程、城市公务引来市政学知识
  • 第二章 内务行政的引进和相关研究
  • 第一节 警察行政的建立、训练与学理探讨
  • 一 警察行政知识的介绍和制度的建立
  • 二 巡警学堂和警官学校的教材编译
  • 三 警察官员和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
  • 第二节 卫生行政的被动形成和艰难持续
  • 一 早期学者对卫生行政历史和意义的追索
  • 二 从北洋政府到南京政府的公共卫生管理
  • 三 卫生行政若干专门领域的观点和论著
  • 第三节 教育行政的实践推动理论研讨
  • 一 从学校管理法到教育行政的提升
  • 二 教育行政涵盖内容的丰富和拓展
  • 三 教育行政类著作和学术的深入
  • 第三章 乡镇自治与县政实验
  • 第一节 半个世纪踟躇不前的城镇乡自治
  • 一 立宪派的自治宣传和《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
  • 二 孙中山《建国大纲》中的地方自治路线图
  • 三 “模范县”、“实验县”及县政改革的具体工作
  • 第二节 “乡村建设”和“平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 一 民间“乡村建设”的探索和政府的介入
  • 二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实验和理论体系
  • 三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运动和基地建设
  • 第三节 “新县制”的鼓噪和地方自治的敷衍
  • 一 蒋介石提出“新县制”并宣传造势
  • 二 县政建设专家学者的调查与研究活动
  • 三 保甲制度的恢复与基层行政管理
  • 第四章 新兴的市政学获得及时传布与响应
  • 第一节 20世纪初期市政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兴起
  • 一 中国城市管理的沿革和近代市政制度的变迁
  • 二 市政学的范围和近代市政实践与研究的起步
  • 三 道路协会《道路月刊》在早期的越俎代庖
  • 第二节 城市行政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某些专门领域
  • 一 城市管理的工务和公用两方面工作
  • 二 城市规划及其拟订和编制
  • 三 脚踏实地调查研究、编辑公报、交流学术
  • 第三节 市政学骨干力量的形成和学科教育的筹划
  • 一 行政(市政)学家和市政工程专家是核心力量
  • 二 市政各学(协)会和《市政评论》等刊物的影响
  • 三 市政学院的设想和复旦市政学系的独创
  • 第五章 考铨制度及人事行政
  • 第一节 官吏考试与铨叙的制度安排
  • 一 清末和民初分别制定的官制和官规
  • 二 孙中山五权宪法的考试院设置
  • 三 铨叙制度的建立和监察院的工作
  • 第二节 公务员制度的拟订和理论研究
  • 一 政务官、事务官之分及职位分类问题
  • 二 关于公务员的若干法规制定
  • 三 有关公务员制度和用人术的理论研究
  • 第三节 科学的人事管理的引入和探讨
  • 一 人事管理的引入和代表性论著
  • 二 人事行政规章和人事部门的建立
  • 三 着重于培养训练的干部政策
  • 附:关于外来语“干部”的考证
  • 第六章 行政学的引进和教育
  • 第一节 规范化行政学体系的正式传入
  • 一 古德诺、有贺长雄等对中国宪政的介入
  • 二 政治学会韦罗璧诸人的现身说法
  • 三 怀特《行政学概论》的教学和翻译
  • 第二节 政治学系的普遍设置和正规化
  • 一 北京大学的政治学系及其研究工作
  • 二 异军突起的清华大学政治学系
  • 三 中央大学法学院政治系
  • 第三节 始终难有一席之地的行政学科
  • 一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和中央大学行政研究室
  • 二 中央政治学校行政系
  • 三 散兵游勇的各校政治学系行政学教授
  • 第七章 科学管理的引入和行政学教研的发展
  • 第一节 国际上科学管理运动在中国的反响
  • 一 对泰罗、斯科特及“效率主义”的介绍
  • 二 “合理化运动”的鼓吹和研讨
  • 三 从“合理化”到行政学教研的起步
  • 第二节 行政学标准著作的翻译和编写
  • 一 《行政学总论》与行政学各论
  • 二 行政学泛论
  • 第三节 行政管理特色专业和部门的尝试
  • 一 交通大学公务管理系的独创
  • 二 中央政治学校的行政学教育与研究
  • 三 研究部规则及公务员训练班训练大纲
  • 四 大学教师的政治学研究课题立项
  • 第八章 对提高行政效率途径有组织的探索
  • 第一节 政府发动提高行政效率研讨
  • 一 从美欧行政改革获得理论启示
  • 二 行政效率研究会的筹备与成立
  • 三 甘乃光的行政效率思想与行动
  • 第二节 提高行政效率运动的初步成果
  • 一 行政效率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
  • 二 行政效率研究会丛书和三刊发表的论文
  • 三 文书档案改革的切实研究与实践
  • 第三节 难以推行到位的工作竞赛等举措
  • 一 意犹未尽的文书处理问题
  • 二 继续借镜国外行政效率和竞赛运动
  • 三 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工作竞赛
  • 第九章 各级行政的“革新”与官僚政治批判
  • 第一节 从省政府合署办公到行政三联制
  • 一 刷新政治、改革省制,从合署办公做起
  • 二 行政督察专员制及专员公署的设置
  • 三 提出行政三联制与建立中央设计局
  • 第二节 分层负责制和幕僚长制的提出
  • 一 分层负责制、幕僚长制和幕僚研究
  • 二 科室成员的工作和管理科学化
  • 三 总务、庶务工作的经验和理论探讨
  • 第三节 会议管理纪念周仪规和官场文化
  • 一 从民权行使之《会议通则》到会议管理
  • 二 实施精神控制的总理纪念周仪规
  • 三 对官场文化和宦术腐朽性的揭露和批判
  • 第十章 行政员吏的培训和从政的经验体会
  • 第一节 培训制度的建立和行政心得之介绍
  • 一 各级干部培训机构的组织和训练
  • 二 训练组织者的报告指示和研讨
  • 三 高、中、低层官员各自的经验之谈
  • 第二节 智囊能吏的擢用及学者从政的尝试
  • 一 智囊对行政的谋划和前台演示
  • 二 干才能吏的工作体会和论著
  • 三 学者从政的尝试和某些教训
  • 第三节 体制外人士事业机关管理方面的著译
  • 一 黄炎培和职教派的行政理论与实践
  • 二 邹韬奋等人的事业及职业管理著述和实践
  • 三 何清儒的职业与人事管理研究
  • 第十一章 行政学若干理论研究的深化和拓广
  • 第一节 行政学新论和行政学史的研究
  • 一 对政治学、行政学某些问题的再认识
  • 二 行政史和行政学史的研究成果
  • 三 普通和专门行政学史论文录目
  • 第二节 比较行政学的多方面成果
  • 一 从制度到思想各方面的比较
  • 二 人事行政和文官制度的比较
  • 三 从比较和消化到行政研究计划
  • 第三节 对行政学研究方法论的探索
  • 一 对行政学研究途径和内容的探讨
  • 二 众家争说行政学研究方法
  • 三 方法泛论延及政治诸学科
  • 第十二章 行政学的若干相关研究及学术团体活动
  • 第一节 人本管理和行为科学的些许萌芽
  • 一 人事心理学应用研究的可观成绩
  • 二 统计行政和人口论著作
  • 三 社会学者的实践与社会行政的部署
  • 第二节 政治学会及市政学会、县政学会等
  • 一 几个政治学会的先后成立
  • 二 市政学会、县政学会的积极配合
  • 三 其他学术团体及组织的研究和实践
  • 第三节 中国行政研究会和行政问题研究会
  • 一 几家行政研究学术团体及其组成
  • 二 中国人事行政学会的组织与活动
  • 三 职业介绍所与人事管理学会的工作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