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7.3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69千字
字数
2012-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通过对观光宣传活动、民俗学研究、远野的民俗活动等“消逝的话语”进行了深入剖析,揭示了“现代”与“传统”、“真实”与“幻觉”背后深意。
内容简介
本书以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全社会的思想状况、价值标准等等的变迁为主题,探讨了在一个由封建社会迅速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度,其传统幻象信仰与现代主义的工业文明之间的冲突与和解,令人信服地追溯了日本当今西方化思想与传统文明相结合的特殊文化氛围的起源与发展。
不同于东方学者,身为西方研究者的作者具有不受历史、民族等等思维定势束缚的优势,得以用外来者的眼光,以新颖的视角审视现当代日本,对于同样面临传统与现代冲突问题的其他国家不失参考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致谢
- 总序 西方日本研究丛书
- 第1章 民族的—文化的幻觉与现代性的失落
- 第2章 知识的旅程:日本旅游形象的塑造
- 民族文化之旅
- 发现“自我”
- “异域日本”
- 新日本主义
- 新日本学
- 第3章 可怕的缺失:《远野物语》与本土主义民俗学的起源
- 文明及其遗存
- 口语与写作之间的距离
- 现代性的奇异
- 无法判定的权威
- 初创的学科
- 第4章 叙述的回归,奇异的地方志
- 故乡之外的故乡
- 博物馆化的乌托邦
- 值得纪念的遗迹
- 文本的递归
- 古代的遗存
- 第5章 幽灵的出现:在恐山召唤亡灵
- 悼念及其他
- 超越的边界:题铭、供奉、垃圾
- 装置中的鬼魂
- 声音的划分
- 附体的效果:哀悼和预言
- 方言与穿越
- 第6章 戏剧的路口,资本主义的梦
- 低成本歌舞伎及其承诺
- 盛大演出
- 双重的罪行,性别化的戏仿
- 反叙事及形象
- 吸引力
- 短命的礼物
- 后记 关于重现和复活
-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江苏人民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月,国家一级出版社,首批“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之一,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众多图书品牌的综合性出版社。年均出版图书1000余种,承担多项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先后有400余种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奖,其中17种图书21次获得国家级大奖。 近年来出版的《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少儿书系》(108卷)、《中国近代通史》(10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55卷)、《西方哲学史》(8卷)、《现代经济词典》、《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2卷)、《世界现代化历程》(6卷)、《资本主义理解史》(6卷)、《中国佛教通史》(15卷)、《中国古城墙》(6卷本)等一大批重点图书,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流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基地、大众出版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