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远水孤云:说客苏秦》,传奇人物苏秦的崛起与风云变色的故事。
内容简介
《说春秋道战国系列历史小说:远水孤云·说客苏秦》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全书共十八章,以《史记》与《战国策》所记载的史实为依据,以战国时代著名说客与纵横家苏秦为主角,以点带面,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战国时代诸侯各国争霸的历史风云。小说的主角苏秦是个传奇人物,千古以来皆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苏秦本来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论身世,他原本只是洛阳“穷巷窟门,桑户卷枢”之中一个衣食无着的书生而已。早年师事鬼谷子,习学“阴阳”、“纵横”之术,学成后往秦都游说秦惠王。结果,“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羸縢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黧黑”,大困而归。“归至家,妻不下絍,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遂困而发愤,折节读书,终至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娴于“纵横”,精于“阴阳”。然后,再度出山,历经无数艰难,百折不挠,终于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山东六国之王,遂成“合纵”大计,官拜六国之相,爵封武安君。又自任“纵约长”,折冲樽俎,穿梭斡旋于山东六国之间,终使本来尔虞我诈、战伐不断的山东六国诸侯和睦相处,使强力崛起的强秦停止了东扩的步伐,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由此,天下太平,寰宇澄清。为此,《战国策·秦策一》评说道:“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那么,苏秦何以能崛起于陋巷,成长于磨难,干青云而直上,终至以区区一书生,玩转一个时代,叱咤而风云变色,鼓舌而城池易主呢?小说《远水孤云:说客苏秦》给了我们一个生动而形象的诠释。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介绍
- 名家推介
- 卷首语
- 主要人物表
- 第一章 大困而归
- 1. 马陵道上
- 2. 惊魂甫定
- 3. 近乡情更怯
- 第二章 折节读书
- 1. 人情冷暖
- 2. 月上古槐
- 3. 青灯苦读
- 第三章 行行重行行
- 1. 榜样的力量
- 2. 肠断洛阳
- 3. 夜宿姜家庄
- 4. 秦川风,游子泪
- 第四章 “连横”说秦王
- 1. 咸阳惊变
- 2. 兔死狐悲
- 3. 功名梦断说秦王
- 第五章 衡阳雁去无留意
- 1. 含恨离咸阳
- 2. 浊酒一杯家万里
- 3. 风萧萧兮易水寒
- 第六章 “合纵”说燕赵
- 1. 春去春又来
- 2. 娓娓说燕王
- 3. 华屋下,抵掌侃侃说赵王
- 第七章 “合纵”说韩魏
- 1. 风波乍起
- 2. 小巷一夜杏花开
- 3. 痛切说韩王
- 4. 深情说魏王
- 5. 故国青山明月中
- 第八章 折冲樽俎,六国博弈
- 1. 运筹帷幄里
- 2. 张丑说鲁公
- 3. 公孙衍之谋
- 4. 董庆之危
- 5. 利益与道义:淳于髡谏齐王
- 第九章 “合纵”说齐王
- 1. 循循善诱说齐王
- 2. 燕文公之死
- 3. 燕都奔丧
- 4. 一舌敌万师,为燕取十城
- 第十章 楚山楚水一万重
- 1. 邯郸述职
- 2. 召陵怀古
- 3. 山重水复到楚都
- 第十一章 “合纵”说楚王
- 1. 楚都冷遇
- 2. 梅雨·小巷·栀子花
- 3. 楚王问计于子华
- 4. 知无不言:楚王群臣会
- 5. 言无不尽:利诱说楚王
- 第十二章 “合纵”成功日,北报赵君王
- 1. 宝马雕车香满路
- 2.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 3. 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
- 第十三章 调和六国
- 1. 西北有浮云,豺虎方构患
- 2. 天下枭雄,入吾彀中
- 3. 山雨欲来风满楼
- 4. 穿梭斡旋
- 5. 排忧解难
- 第十四章 “纵”破局乱
- 1. 风云起咸阳
- 2. 祸起萧墙
- 3. 东北望燕蓟,可怜无数山
- 第十五章 在燕国的日子里
- 1. 今宵多珍重
- 2. 谁知君王心
- 3. 何日君再来
- 第十六章 “用间”于齐
- 1. 智说淳于髡
- 2. “慎终追远”说闵王
- 3.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 4. 调虎离山
- 5. “与民同乐”说闵王
- 第十七章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1. 陈轸妙喻说昭阳
- 2. 公孙衍“五国相王”
- 3. 干戈化玉帛:楚魏和亲
- 第十八章 最后的辉煌
- 1. 为燕说齐王
- 2.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
- 3. 治水长,燕山青,谁知孤臣心
- 4. 再挫公孙衍
- 5. 遗计擒真凶
- 尾声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又记
- 再记
- 再版后记
出版方
暨南大学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为“侨”而生,因“侨”而兴,砥砺卅五载,春华秋实,书香五洲,声教四海。始立以来,以“侨”为“桥”,厚植文化,秉承推动华文教育、服务教学科研、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理念,着力华文教材、华侨华人研究、岭南文化研究、高校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已累计出版各类图书7000余种,《中文》《汉语》等华文教材发行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