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梳理与探讨法国美学的体系性面貌。

内容简介

全书以时间为序,分别讨论17、18、19世纪的法国美学。第一部分以古典主义奠基为主题。第二部分是全书重点,以美和趣味为主题,分别讨论克鲁萨、杜博、安德烈、巴托、孟德斯鸠和杜博的美学思想。第三部分以美的失势为主题,讨论模仿问题、库赞美学、丹纳决定论、表现与同情问题。

全书在全面整理法国美学主要文献的基础上,围绕古典主义这一总论域探讨法国美学的体系性面貌。无论是文献整理还是对法国美学体系的认定,在国内均属首次,有填补空白价值。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论 古典主义主潮的缘起与依据
  • 第一部分 17世纪:古典主义奠基
  • 第一章 古典主义美学的体制成因
  • 第二章 笛卡尔的美学幽灵(上)
  • 第三章 笛卡尔的美学幽灵(下)
  • 第四章 古今之争
  • 第二部分 18世纪:美与趣味
  • 第一章 连续与断裂:在古典主义与启蒙美学之间
  • 第二章 克鲁萨的《论美》
  • 第三章 杜博的情感主义
  • 第四章 安德烈的《谈美》
  • 第五章 巴托的摹仿论
  • 第六章 孟德斯鸠的趣味学说
  • 第七章 狄德罗的“美在关系”
  • 第三部分 19世纪:美的失势
  • 第一章 两次转向
  • 第二章 “理想”之变:摹仿问题
  • 第三章 库赞美学述要
  • 第四章 重估丹纳决定论
  • 第五章 表现与同情
  • 结论 古典主义“美之学”的历史真容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主要美学家简介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