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08千字
字数
2024-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面呈现《四库全书》小说家类的纂修过程。
内容简介
本书从历史学、文献学入手,立足实证,力求薪知,对四库小说家类纂修史料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整理。在此基础上,作者对纂修过程中的采进、编校、删改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比较研究《四库全书总目》现存稿本、刻本、诸阁本等小说家类提要,力图呈现《总目》小说家类二十余年的修订过程,亦即小说观念和分类的生成史。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 绪论
- 一、四库小说纂修问题的发现
- 二、前人研究述评与相关问题的思考
- 三、研究方法与路径
- 第一章 四库小说采进与禁毁考述
- 第一节 四库小说的采进
- 第二节 四库小说的禁毁
- 第三节 结语
- 第二章 四库小说删改与编校考述
- 第一节 四库小说的删改
- 第二节 四库小说的编校
- 一、目录、序跋、传记等非正文内容的删改
- 二、底本的校勘
- (一)底本正文内容的修改
- (二)底本卷次的修改
- (三)底本篇目顺序的调整
- 三、校订誊抄本
- 第三章 现存《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稿抄本文献述论
- 一、四库提要分纂稿
- 二、台湾图书馆藏《四库全书初次进呈存目》
- 三、上海图书馆藏《四库全书总目》残稿
- 四、国家图书馆藏《四库全书总目》残稿
- 五、辽宁图书馆藏文溯阁抄本《四库全书总目》残稿
- 六、国家图书馆藏文溯阁抄本《四库全书总目》
- 七、天津图书馆藏《钦定四库全书提要》残稿
- 八、上海图书馆藏翁方纲《说部杂记》稿本
- 九、清乾隆四十九年赵怀玉刻本《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 第四章 现存诸阁本《四库全书》小说家类书前提要研究
- 第一节 《四库全书》的纂办及现存四种阁本小说家类书前提要概况
- 第二节 现存四种阁本小说家类书前提要内容的同异
- 第三节 现存阁本小说家类书前提要与《总目》稿本、刻本提要的关系
- 第四节 结语
- 第五章 现存诸阁本《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研究
- 第一节 国图、辽图藏文溯阁抄本《总目》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国图、辽图藏本与现存稿抄刻本《总目》的差异
- 第六章 上海图书馆藏《四库全书总目》残稿小说家类考
- 第一节 上图稿本小说家类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上图稿本小说家类所作的修订
- (一)《辍耕录》
- (二)《墨客挥犀》
- 第三节 上图稿本与现存几种《总目》稿本小说家类提要之间的异同
- 第四节 上图稿本与诸阁本小说家类书前提要的关系
- 第五节 上图稿本小说家类的价值意义
- 第七章 天津图书馆藏四库馆抄本《钦定四库全书提要》再探
- 第一节 天图《钦定提要》的成书及其抄写年代
- 第二节 天图《钦定提要》小说家类的内容
- 第三节 天图《钦定提要》与现存诸阁本小说家类书前提要的关系
- 第四节 结语
- 第八章 文澜阁《四库全书》小说家类书前提要研究
- 第一节 文澜阁本与文渊、文溯、文津阁本书前提要的关系
- 第二节 文澜阁本小说家类书前提要与现存《总目》稿本之间的差异
- 第三节 文澜阁本书前提要与浙本、殿本《总目》之关系
- 第九章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小说家类研究
- 第一节 《简明目录》编刊始末
- 第二节 现存几种《简明目录》稿抄本
- (一)台湾图书馆藏清圆明园文源阁藏纪昀精抄卷子本《钦定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 (二)国家图书馆藏清内府抄本《钦定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 (三)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藏清乾隆年纪昀进呈写本《钦定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 (四)天津图书馆藏清内府抄本《钦定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 (五)天津图书馆藏又一部清内府抄本《钦定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 (六)台湾傅斯年图书馆藏清福山王氏朱丝栏传抄本《钦定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 第三节 《简明目录》与刻本《总目》小说家类提要内容的差异
- (一)《简明目录》与《总目》小说家类提要书名、卷数、顺序的差异
- (二)《简明目录》与《总目》小说家类提要内容的差异
- 第四节 《简明目录》小说家类的研究价值
- 第十章 翁方纲稿本《说部杂记》考略
- 第一节 《说部杂记》的版本、内容
- 第二节 翁方纲与《总目》小说家类的纂修
- 第三节 《说部杂记》的价值
- (一)对翁氏《提要稿》的补充
- (二)提供了研究《总目》小说家类早期编纂史的珍贵资料和线索
- (三)对《总目》小说观念形成的管窥
- (四)古代小说理论史意义
- 第十一章 稀见姚鼐所拟四库小说提要稿研究
- 第一节 《却扫编》提要稿
- 第二节 《桯史》提要稿
- 第三节 《西溪丛语》提要稿
- 第四节 《辍耕录》提要稿
- 结语
- 一、四库小说的纂修
- 二、四库小说观念的生成
- 三、古代小说统序的建立
- 附录一 四库小说底本知见书录
- 附录二 笔记小说文体观念考索
- 一、创作者视域下的笔记小说观念
- (一)文体认知
- (二)文体史意识
- (三)文体特点
- (四)小说功能
- 二、接受者视域下的笔记小说观念
- (一)游移于子、史之间
- (二)精细的小说分类
- (三)“严格”的著录标准
- 三、传播者视域下的笔记小说观念
- 附录三 关于中国古代小说的若干基本问题
- 1. 古代小说非文学文体
- 2. 古代小说是记事与说理的结合
- 3. 古代小说与史家的关系是相互影响
- 4. 叙事不是衡量古代小说的唯一标准
- 5. “纂辑”是古代小说主要的成书方式
- 6. “杂”是古代小说的突出特点
- 7.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史料文献
- 二、研究专著
- 三、研究论文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