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00千字
字数
2015-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从美学切入,重视细读,挖掘史铁生文本美学效果。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从美学角度切入:一是从语言本体出发,从语音、词汇、语法和标点,挖掘史铁生文本中所凸显的音乐美、建筑美、结构美和节奏美;二是从修辞格的修辞效果整合,梳理修辞的美学效果,归并史铁生修辞文本中所蕴含的均衡美、变化美、侧重美、联系美和参差美。其次,在两大类的归并中,始终从文本的实例出发,重视文本细读,着力个性化解读,试图通过个案解读与赏析寻找共性规律,以便实现阅读者的正向迁移,最大限度地将其所感所悟用于个人写作参考,成为表达的启发与示范。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 前言
- 第一章从腿上开始思想的作家
- 第一节 史铁生的生平与创作
- 第二节 史铁生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史铁生研究的价值
- 第四节 史铁生文本的思想
- 第五节 史铁生的创作风格
- 第六节 史铁生创作的文化心态
- 第二章以静态微观文本凸显动态之美
- 第一节 以语言为琴键营构作品的音乐美——语音修辞
- 第二节 在谴词炼字中建构作品的美学世界——词汇修辞
- 第三节 在结构调整中实现作品的美学追求——语法修辞
- 第四节 以标点符号呈现作品叙写的节奏美——标点修辞
- 第三章以特定修辞手法创造均衡之美
- 第一节 形式整齐 凸显“四美”——双齐
- 第二节 匠心精巧 连贯悦耳——同字
- 第三节 首尾蝉联 复沓缠绵——顶真
- 第四节 首尾衔接 身心律动——回环
- 第五节 借助顶真 补充描述——顶释
- 第六节 建信息环 显机智格——连锁
- 第七节 和谐对称 自然流畅——排偶
- 第八节 浩浩荡荡 酣畅淋漓——排比
- 第四章以特定修辞手法创造张力之美
- 第一节 内容繁丰 表意周密——共享
- 第二节 调换顺序 突出语意——序换
- 第三节 相反相对 鲜明突出——对比
- 第四节 详尽铺叙 尽现篇旨——周匝
- 第五节 纵横相合 条理分明——列举分承
- 第六节 戏拟模仿 讽以警醒——顺口
- 第五章以特定修辞手法创造变化之美
- 第一节 秘响旁通 别有洞天——双关
- 第二节 改类变性 以期臻趣——转品
- 第三节 临时拆开 表情达意——拆词
- 第四节 打破常规 先声夺人——倒装
- 第五节 主观阐释 临时发挥——释语
- 第六节 临时误解 啼笑皆非——错会
- 第六章以特定修辞手法创造朦胧之美
- 第一节 固滞、结巴 既幽且默——语滞
- 第二节 披瞽骇聋 纾心解情——夸张
- 第三节 对立统一 幽默风趣——杂混
- 第四节 巧用多义 随时开脱——用歧
- 第五节 直存语误 原形毕露——飞白
- 第六节 话语中断 含蓄急转——跳脱
- 第七章以特定修辞手法创造侧重之美
- 第一节 二三其辞 表情现思——反复
- 第二节 高频出现 强化意念——频词
- 第三节 层层深入 后来居上——层递
- 第四节 明知故问 加强语势——反问
- 第五节 故设疑问 意在警醒——设问
- 第六节 增添修饰 丰富鲜明——增饰
- 第七节 间接含蓄 给人启迪——警策
- 第八章以特定修辞手法创造流动之美
- 第一节 异形表达 活泼多变——同义
- 第二节 言之凿凿 随意注意——精细
- 第三节 急速语流 直录状态——呵成
- 第四节 摄取外语 生动婉约——摄外
- 第五节 直接呼唤 唤起共鸣——呼告
- 第六节 虚构听闻 历历在目——示现
- 第七节 扩充外延 丰满语意——延伸
- 第八节 辨别真假 以托其真——撇语
- 第九章以特定修辞手法创造联系之美
- 第一节 浓妆淡抹 形象传神——比喻
- 第二节 物我相融 天人合一——比拟
- 第三节 由此及彼 顺水推舟——拈连
- 第四节 旁征博引 凸显胸臆——引用
- 第五节 借用符号 直观简洁——算式
- 第六节 迥异其趣 出人意表——仿拟
- 第七节 利用图、形 以简驭繁——图示与形示
- 第十章结语
- 参考文献
- 跋语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暨南大学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为“侨”而生,因“侨”而兴,砥砺卅五载,春华秋实,书香五洲,声教四海。始立以来,以“侨”为“桥”,厚植文化,秉承推动华文教育、服务教学科研、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理念,着力华文教材、华侨华人研究、岭南文化研究、高校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已累计出版各类图书7000余种,《中文》《汉语》等华文教材发行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