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39千字
字数
2021-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金融服务与减贫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促进金融平等与弱势群体福祉。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于金融服务与减贫发展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议题,着重展现政府、非政府组织、社会工作者等行动者可能以何种方式对解决金融不平等问题做出的贡献,以及这些行动者在促进包容性金融体系建设,改善弱势群体金融福祉方面的实践探索。对这些理论和实践的梳理,有助于增进人们对普惠金融议题的了解,同时有助于思考中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金融下乡”议题。
本书适合在金融反贫困领域学习和研究的学者、实务工作者、大众阅读和学习。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丛书总序
- 一、社会工作参与反贫困是一项重大的专业实践
- 二、社会工作界参与反贫困是理论与实践比较、互动和提升的过程
- 三、在乡村振兴中更好地运用和发展社会工作参与反贫困的经验
- 主编序
- 第一章 导论:金融不平等、金融排斥与金融反贫困
- 第一节 现代金融世界的兴起
- 一、现代金融体系的诞生
- 二、金融的含义与功能
- 第二节 金融发展与社会不平等
- 一、金融发展与社会不平等的关系
- 二、金融发展影响社会不平等的机制
- 第三节 贫困人口的金融需求与金融排斥
- 一、贫困人口的金融需求
- 二、贫困人口面临的“金融排斥”
- 第四节 金融反贫困的理论与方法
- 一、走出金融排斥的理论思考
- 二、金融服务促进减贫发展的实践探索
- 第二章 金融反贫困的理论与行动体系
- 第一节 贫困与贫困治理
- 一、贫困的概念
- 二、减贫治理的多元主体
- 第二节 金融反贫困的视角与方法
- 一、金融反贫困的价值与意义
- 二、金融服务的市场失灵与干预
- 三、普惠金融与金融教育
- 第三节 金融反贫困的行动者及其主要行动模式
- 一、国际多边金融机构
- 二、政府机构
- 三、商业金融机构
- 四、非政府组织
- 第三章 金融社会工作与减贫治理
- 第一节 金融社会工作概述
- 一、金融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
- 二、何谓“金融社会工作”
- 第二节 金融社会工作的理论体系
- 一、资产建设:结构—制度的金融社会工作研究
- 二、金融知能:认知—行动的金融社会工作研究
- 三、简要的梳理和总结
- 第三节 金融社会工作的实务方法
- 一、金融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
- 二、金融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 三、金融社会工作的实务模式
- 四、金融社会工作的实务技巧
- 第四节 金融社会工作与减贫治理
- 一、兜底性生活救助
- 二、资产建设与减贫
- 三、金融知能与“积极主体”
- 四、小结与梳理
- 第四章 政府主导的金融反贫困实践
- 第一节 政府主导金融反贫困政策的发展历程
- 一、政府信贷补贴阶段
- 二、小额信贷阶段
- 三、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阶段
- 四、数字普惠金融减贫阶段
- 第二节 政府主导的金融反贫困工具
- 一、小额信贷
- 二、互助保险
- 三、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 第三节 中国金融反贫困的实践探索
- 一、中国金融反贫困政策发展历程
- 二、脱贫攻坚阶段中国金融反贫困实践的发展
- 三、脱贫攻坚阶段中国金融反贫困实践的经验启示
- 第五章 非政府组织参与金融反贫困
- 第一节 非政府组织金融反贫困概述
- 一、非政府组织参与金融反贫困的缘起与发展
- 二、非政府组织参与金融反贫困的领域与特点
- 第二节 小额信贷模式:希望与挑战
- 一、小额信贷模式的缘起与发展
- 二、小额信贷模式的成效与挑战
- 三、小额信贷模式在中国
- 第三节 非政府组织金融反贫困创新
- 一、回应多层次需求
- 二、提升服务有效性
- 三、搭建行动网络
- 第六章 社区为基础的金融反贫困实务
- 第一节 从社区的视角来理解金融反贫困
- 一、社区的定义与特征
- 二、社区视域下的金融反贫困的意涵
- 第二节 以社区为单元的金融减贫治理
- 一、社区性金融互惠机制
- 二、社区金融赋能的干预
- 三、通过社区赋能传递金融减贫政策
- 第三节 社区财政与社区治理
- 一、社区财政的内涵与价值
- 二、社区财政与社区治理
- 第七章 面向特殊群体和个体的金融社会工作干预
- 第一节 特殊困难群体的金融脆弱性问题
- 一、减贫治理中的特殊困难群体视角
- 二、金融脆弱性视域下的特殊困难群体
- 第二节 对特殊群体的金融赋能、资产建设与金融教育
- 一、金融赋能
- 二、资产建设
- 三、金融教育
- 第三节 增进特殊群体的金融福祉
- 一、贫困老年群体金融服务
- 二、女性群体金融服务
- 三、青少年金融服务
- 四、残疾人金融服务
- 第四节 金融社会工作与2020年后的减贫议程
- 一、2020年后的减贫形势
- 二、金融社会工作的回应
- 第八章 桐县“南庄”的金融下乡实践案例
- 第一节 金融下乡研究系谱与中国农村金融实践逻辑
- 一、金融下乡研究系谱
- 二、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路径与实践逻辑
- 第二节 “南庄”的乡村金融变迁
- 一、“入场即高光”
- 二、停滞“骨牌”效应
- 三、整装再出发
- 第三节 统合式乡村发展体制与普惠金融
- 一、互助金融的社会基础
- 二、统合式发展体制与“金融下乡”
- 第四节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一、英文专著
- 二、英文文章
- 三、中文专著
- 四、中文文章
- 五、其他资源
- 后记
- 内容提要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是由教育部主管、华东理工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出版社。自1986年11月成立之日起,就秉承母体华东理工大学格物穷理、励志勤学的学术传统和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着力把自己铸造成为优秀的综合性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