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研究课题旨在全面论述日本上代文学与汉文佛经的影响关系,系统揭示《古事记》、《日本书纪》、《万叶集》、《怀风藻》和《风土记》等作品的佛教文体特征。

内容简介

本研究首次在国内外揭示了在上代文学作品中,普遍地存在着三种类型的文体及其位相表征,亦即受到中土文献影响的传统表达、源自佛经文体浸染的佛典表达、在传统表达和佛典表达基础上敷衍出的自创表达。自创表达仅属于日本上代文学本身。当我们将其纳入东亚汉字文化圈的视阈中去审视时,会发现它彰显的是日本上代文学自身的特质。本卷为研究,主要分析《古事记》、《日本书纪》、《万叶集》、《怀风藻》和《风土记》中日语词汇在中国佛经中的出处,第二卷、第三卷为资料,以字典的形式收录了所有日本上代文学中的汉语词汇。

目录

  • 版权信息
  • 文前辅文
  • 汉文佛经文体影响下的日本上古文学(研究卷)
  • 序编 日本上古文学佛经文体研究方法论 第一章 文体学研究
  • 一 中国传统的文体学研究
  • 二 中国的西方文体学研究
  • 三 日本上古文体学研究
  • 四 汉文佛经文体学研究
  • 五 比较文学文体学研究
  • 序编 日本上古文学佛经文体研究方法论 第二章 佛经东传考
  • 一 朝鲜半岛的佛教文化
  • 二 佛教传入日本的历史背景
  • 三 汉文佛经的读诵、抄写、研习
  • 四 举国体制与经典功能
  • 序编 日本上古文学佛经文体研究方法论 第三章 独特的方法论
  • 一 一个方法
  • 二 两类文献
  • 三 三种表达
  • 序编 日本上古文学佛经文体研究方法论 第四章 本书宗旨
  • 一 类型构建
  • 二 成说检证
  • 三 文体定位
  • 第一编 《古事记》文体与佛经文体 第一章 《古事记》语体判断标准探讨
  • 第一节 诸家言说
  • 一 芳贺矢一说
  • 二 神田秀夫说
  • 三 量化统计法
  • 四 先学辨析
  • 第二节 检证步骤
  • 一 年代准绳
  • 二 源词分类
  • 三 古词新义
  • 第三节 句式视角
  • 一 词语搭配
  • 二 语辞表述
  • 三 关涉内容
  • 第一编 《古事记》文体与佛经文体 第二章 《古事记》佛典双音词考释
  • 第一节 佛教词
  • 一 具体意义
  • 二 抽象意义
  • 三 兼顾意义
  • 第二节 口语词
  • 一 名词动词类
  • 二 副词类
  • 第三节 新义词
  • 一 新词义
  • 二 新用法
  • 第四节 双音词
  • 一 主述式
  • 二 并列式
  • 三 述宾式
  • 四 偏正式
  • 五 后补式
  • 第一编 《古事记》文体与佛经文体 第三章 《古事记》佛典句式探源
  • 第一节 词法结构
  • 一 述宾结构
  • 二 并列结构
  • 三 后补结构
  • 四 偏正结构
  • 五 “所”字句
  • 第二节 句子种类
  • 一 当然句
  • 二 禁止句
  • 三 祈使句
  • 第三节 句法连接
  • 一 “除”字句
  • 二 假设句
  • 三 对话句
  • 第一编 《古事记》文体与佛经文体 第四章 变异性表达
  • 第一节 词语层面的变化
  • 一 意义偏差
  • 二 用法转变
  • 三 位相各异
  • 四 自创表达
  • 第二节 搭配层面的变化
  • 一 “行”的寓意
  • 二 “坐”的寓意
  • 三 “卧”的寓意
  • 四 行为轨仪
  • 第三节 句式层面的变化
  • 一 自创单独连接形式
  • 二 自创对象连接形式
  • 三 自创呼应连接形式
  • 第二编 《日本书纪》文体与佛经文体 第一章 成说辩驳
  • 第一节 匡谬补正
  • 一 语体色彩
  • 二 类义表达
  • 三 改写手法
  • 四 《金光明经》
  • 第二节 通说商榷
  • 一 原典性
  • 二 年代性
  • 三 精准性
  • 四 结构性
  • 第二编 《日本书纪》文体与佛经文体 第二章 佛典词语的分布及特征
  • 第一节 森博达的书录者三分说
  • 一 α群书录者
  • 二 β群书录者
  • 三 第30卷书录者
  • 第二节 佛典双音词考证
  • 一 α群双音词
  • 二 β群双音词
  • 三 第30卷双音词
  • 第三节 佛典多音词析出
  • 一 三字格
  • 二 四字格
  • 三 句子格式
  • 第二编 《日本书纪》文体与佛经文体 第三章 所引文献的佛典文体
  • 第一节 文中注释与佛典表达
  • 一 夹注的注释功能
  • 二 夹注的多种形式
  • 第二节 《伊吉连博德书》的文体
  • 一 双音节词
  • 二 四音节词
  • 三 口语句式
  • 四 自创表达
  • 第三节 “百济三书”的文体
  • 一 《百济记》及其三种文体
  • 二 《百济新撰》及其三种文体
  • 三 《百济本纪》及其三种文体
  • 第二编 《日本书纪》文体与佛经文体 第四章 自创表达研究
  • 第一节 意思表达上的创意
  • 一 语义转换
  • 二 语用转换
  • 第二节 语体色彩上的创意
  • 一 性别转换
  • 二 位相转换
  • 三 义项转换
  • 四 宗教意味消减
  • 第三节 搭配关系上的创意
  • 一 整饬音节
  • 二 现实反映
  • 三 类义训读
  • 四 拦腰截取
  • 第三编 《万叶集》《怀风藻》《风土记》文体与佛经文体 第一章 《万叶集》的歌文文体
  • 第一节 散文佛源词补遗
  • 一 前10卷佛源词
  • 二 后10卷佛源词
  • 第二节 歌词佛源词钩沉
  • 一 词语层面
  • 二 语体层面
  • 三 创新层面
  • 第三编 《万叶集》《怀风藻》《风土记》文体与佛经文体 第二章 《怀风藻》诗文文体
  • 第一节 诗人《小传》与佛典表达
  • 一 姓名爵里
  • 二 天资佛缘
  • 三 唐朝游学
  • 四 博学弘法
  • 第二节 僧人诗歌与佛典表达
  • 一 诗语
  • 二 口语
  • 三 佛语
  • 第三节 六朝初唐对句考
  • 一 句式类型及影响关系
  • 二 主体意识与创新精神
  • 第三编 《万叶集》《怀风藻》《风土记》文体与佛经文体 第三章 《风土记》地志文体
  • 第一节 《常陆国风土记》语体句式考辨
  • 一 佛教词、口语词、新词
  • 二 四音节词与四字格
  • 第二节 其他四部《风土记》多音节词与句式辨析
  • 一 多音节词
  • 三 佛典句式
  • 三 创新表达
  • 第四编 日本上古文学佛典句式考释(上) 第一章 佛典“随”字句
  • 第一节 双音节组词
  • 一 “随敕”“随命”“随教”“随顺”“随奉”
  • 二 “随愿”“随乞”“随欲”“随意”“随喜”
  • 三 “随闻”“随遇”“随犯”“随侍”“随绝”
  • 四 “随助”“随堪”“随常”“随便”
  • 第二节 三音节组词
  • 一 “随意宝”“随意乐”“随人愿”“随性分”
  • 二 “随所请”“随所闻”“随见闻”
  • 三 “随去到~”“随次而~”“随教而~”“亦随而~”
  • 第三节 四音节组词
  • 一 “随+偏正词组”
  • 二 “随+主语+谓语”
  • 三 “随+主语+所+宾语”
  • 四 “随+宾语+而+谓语”
  • 五 “随+谓语+宾语”
  • 六 “随+宾语+随+宾语”
  • 第四编 日本上古文学佛典句式考释(上) 第二章 佛典“相”字句
  • 第一节 源自佛典的表达
  • 一 奈良朝前期
  • 二 奈良朝后期
  • 第二节 有别于佛典的表达
  • 一 意义有变
  • 二 搭配不同
  • 第四编 日本上古文学佛典句式考释(上) 第三章 佛典“于”字句
  • 第一节 内典仅见一种用法
  • 一 “V(单音词)+于+〇”
  • 二 “V(双音词)+于+〇”
  • 第二节 内典可见两种不同用法
  • 第三节 内外典可见同一种用法
  • 一 “V(单音词)+于+〇”
  • 二 “V(双音词)+于+〇”
  • 第四节 内外典可见不同用法
  • 一 “于”后续动作场所
  • 二 “于”后续动作对象
  • 第五节 内外典皆无的自创用法
  • 一 源自汉文佛经的“于”字句
  • 二 与汉文佛经无关的“于”字句
  • 第四编 日本上古文学佛典句式考释(上) 第四章 佛典比拟句
  • 第一节 比较句及其级别
  • 一 “不可~、无能~、更无~、未有~”级
  • 二 “无过~”“莫过~”级
  • 三 “最~”级
  • 四 “无比~、无量~、无限~、无上~”级
  • 第二节 比喻句及其类型
  • 一 暗喻
  • 二 明喻
  • 第五编 日本上古文学佛典句式考释(下) 第一章 佛典总括句
  • 第一节 “如此”式
  • 一 佛典表达
  • 二 自创表达
  • 第二节 “如是”式
  • 一 四字语句
  • 二 句子格式
  • 第三节 “种种”式
  • 一 佛典表达
  • 二 自创表达
  • 第五编 日本上古文学佛典句式考释(下) 第二章 佛典誓愿句
  • 第一节 双音节誓愿词
  • 一 种种誓愿
  • 二 许下誓愿
  • 三 践行誓愿
  • 四 实现誓愿
  • 第二节 三字格誓愿词
  • 一 种种誓愿
  • 二 许下誓愿
  • 三 践行誓愿
  • 四 实现誓愿
  • 第三节 四字格誓愿词
  • 一 种种誓愿
  • 二 许下誓愿
  • 三 实现誓愿
  • 第四节 自创形式的誓愿词
  • 一 许下誓愿
  • 二 实现誓愿
  • 第五编 日本上古文学佛典句式考释(下) 第三章 佛典时段句
  • 第一节 三音节时段句
  • 一 过去时段
  • 二 现在时段
  • 三 未来时段
  • 第二节 四音节时段句
  • 一 过去时段
  • 二 现在时段
  • 三 未来时段
  • 第三节 自创时段句表达
  • 一 过去时段
  • 二 现在时段
  • 三 未来时段
  • 第五编 日本上古文学佛典句式考释(下) 第四章 佛典口语句
  • 第一节 人称代词
  • 一 第一人称
  • 二 第二人称
  • 第二节 疑问句之一——询问句
  • 一 “何人”类
  • 二 “何事”类
  • 三 “何物”类
  • 四 “何处”类
  • 五 “何故”类
  • 六 “如何”类
  • 七 “~(以)不”类
  • 第三节 疑问句之二——反诘句
  • 一 “宁~”类
  • 二 “岂~”类
  • 三 “何~”类
  • 第四节 感叹句
  • 一 句首感叹词
  • 二 句中有副词
  • 三 句末有语气词
  • 终编 日本上古文学佛经文体研究展望 第一章 扼要归纳
  • 终编 日本上古文学佛经文体研究展望 第二章 共时性研究——以《海东高僧传》为例
  • 一 东亚视阈
  • 二 书承关系
  • 终编 日本上古文学佛经文体研究展望 第三章 历时性研究——以《法华验记》为例
  • 一 《验记》与《法华经》经文
  • 二 《验记》与智“法华三大部”
  • 三 《验记》与《止观辅行传弘决》《弘赞法华传》《法华传记》
  • 附录 附录一 奈良朝佛经写本题记研究
  • 附录 附录二 《杜家立成》的俗字世界及其影响
  • 附录 附录三 镇源著《本朝法华验记》中独特的女性形象——以表达的出源和构思的日本化为例
  • 附录 附录四 宝成本《释氏源流》的语言特质——以所引译经为例
  • 附录 附录五 《海东高僧传·法空》校注
  • 汉文佛经文体影响下的日本上古文学(资料卷·上)
  • 前言
  • 凡例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汉文佛经文体影响下的日本上古文学(资料卷·下)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参考文献
  • 索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本书由《汉文佛经文体影响下的日本上古文学》(研究卷)和《汉文佛经文体影响下的日本上古文学》(资料卷)两大部分构成。研究卷有 7 编 19 章,约 82 万字;资料卷是研究卷文献资料的来源和论证材料的依据,采用断代专书词典的形式,网罗本书从日本上古文学作品中析出的佛教词语及出自佛典的词语 4960 余条,182 余万字。资料卷附有日语索引。

      转发
      1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