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本书总结了党的战略思维。

内容简介

本书专门研究和论述战略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就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诸多重大关系,树立全局眼光、提高统筹能力提供了思想武器。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不断提升战略思维能力。

本书提炼总结了我们党90多年来形成的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战略思维理论和方法,对广大党员干部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深刻理解党中央做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研究和解决重大战略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本书编写组
  • 绪论 提高战略思维能力
  • 一 增强战略思维的自觉性
  • 二 把握战略思维的本质要求
  • 三 遵循战略思维的基本原则
  • 第一编 毛泽东的战略思维
  • 导论
  • 第一章 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的东西
  • 一 研究战争和战争指导规律应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
  • 二 研究战争和指导战争应重视研究带全局性的战略问题
  • 三 指导战争必须使自己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相符合
  • 四 由中国革命战争特点产生的战略战术
  • 第二章 抗日战争中的伟大战略预见和战略指导
  • 一 科学回答抗日战争的前途命运问题
  • 二 科学预见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
  • 三 卓越的马克思主义战略指导
  • 第三章 战略上藐视敌人和战术上重视敌人
  • 一 战略上藐视敌人和战术上重视敌人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 二 战略上藐视敌人和战术上重视敌人体现了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
  • 三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 第四章 三大战役:解放战争时期的伟大战略决战
  • 一 审时度势,善择时机
  • 二 关照全局,把握重心
  • 三 灵活机动,不拘一格
  • 四 军政结合,瓦解敌军
  • 五 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
  • 第五章 独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开端
  • 一 《论十大关系》通篇贯穿“以苏为戒”的战略思想
  • 二 周密调查研究基础上的战略谋划
  • 三 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的开篇之作
  • 第六章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家政治生活主题的转变
  • 一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 二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创立
  • 三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重大方针
  • 第七章 战略思维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辩证法的范例
  • 一 作为战争游泳术的军事辩证法
  • 二 原则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相统一的政策策略辩证法
  • 三 唯物辩证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 第二编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战略思维
  • 导论
  • 第一章 历史转折关头把解决思想路线问题提到首位
  • 一 历史转折关头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 二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 三 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使我们研究社会主义的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 第二章 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一 一个亟待弄清的首要的基本问题
  • 二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科学回答
  • 三 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谋划
  • 第三章 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
  • 一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 二 先富带后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方针
  • 三 沿海和内地“两个大局”的发展战略
  • 四 把“三农”问题放在重要战略地位
  • 五 发展经济主要依靠科技和教育
  • 六 以“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战略构想
  • 七 时代主题和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战略
  • 第四章 关键时刻的关键谈话: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 一 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 二 改革开放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 三 发展是硬道理,关键是发展经济
  • 四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 五 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共产党内部要搞好
  • 第五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 一 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理论的新成果
  • 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辩证法的系统阐述
  • 三 全党都要重视研究带全局性的重大关系
  • 四 研究和处理重大关系要自觉坚持辩证法
  • 第六章 “三个代表”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 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 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 三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
  • 一 一个重大历史课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 二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 三 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 第八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构想
  • 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战略任务
  • 二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 三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和谐相处
  • 四 推动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 第三编 习近平的战略思维
  • 导论
  • 第一章 战略方向: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一 把握主题主线,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
  • 二 既不走封闭僵化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邪路
  • 三 创造性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二章 战略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 二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 三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 第三章 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
  • 二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的统一
  • 三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战略全局与战略重点的统一
  • 第四章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 一 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 二 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 三 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部署
  • 第五章 全面深化改革战略
  • 一 保持战略定力,将改革进行到底
  • 二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 三 加强顶层设计,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 四 坚持正确的改革方法论
  • 第六章 全面依法治国方略
  • 一 从战略高度将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 二 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 三 把依宪治国摆在依法治国的首要位置
  • 第七章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战略
  • 一 准确判断战略形势,为筹划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基本依据
  • 二 创立新时代强军思想,为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战略指导
  • 三 制定和实施强军战略布局
  • 四 大力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 第八章 总体国家安全战略
  • 一 科学判断国家安全战略形势
  • 二 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
  • 三 创建国家安全体系主体框架
  • 四 维护国家安全的紧迫任务
  • 第九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
  • 一 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
  • 二 增强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 三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四 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 五 深化拓展中国外交战略布局
  • 第十章 新时代党的建设方略
  • 一 全面从严治党是审时度势的战略抉择
  • 二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 三 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内涵
  • 四 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
  • 后记
  • 主编简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