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医学博士教你如何“禅疗”。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雅俗共赏,不仅是写给正在遭受各种痛苦折磨并准备去“疗愈”的人看的;还可供健康保健人员、临床医护人员、精神/心理卫生工作者阅读和使用;对于找不到“存在感”和“意义感”的普通人群、高“压力”人群,阅读本书具有醍醐灌顶的作用,能帮助他们早日认清生命的实相,带着敬畏感过上真诚的生活。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前言
  • 第一章 生命旅程中的“存在性”困境
  • 生命旅程的实相
  • 生命旅程中主要的“存在性”困境
  • 一、认识自己
  • 二、死亡
  • 三、自由与限制
  • 四、孤独
  • 五、无意义
  • 第二章 解决生命“存在性”困境的误区
  • 我们是“娱乐至死的生物”吗
  • 解决“存在性”痛苦的错误方式
  • 一、自我辩解
  • 二、有意忽略/否认
  • 三、压抑/封闭
  • 四、分心
  • 五、情感隔离
  • 六、自我矫饰/合理化
  • 七、权威主义
  • 八、趋同
  • 九、身体化
  • 十、追求时尚
  • 第三章 “存在性”痛苦与疾病
  • 谁是健康/正常人呢
  • “存在性”痛苦与心理障碍
  • 一、焦虑障碍
  • 二、抑郁障碍
  • 三、失眠症
  • 四、成瘾和冲动控制障碍
  • 五、强迫障碍
  • 六、进食障碍
  • 七、健康焦虑
  • 八、精神分裂症
  • 九、自恋型人格障碍
  • “存在性”痛苦与躯体疾病
  • 第四章 禅学对生命“存在性”困境的认识
  • 人生本苦
  • “存在性”困境是逃避不了的
  • “我”并不存在
  • “我”是一种“存在性”体验
  • 第五章 现代心理疗愈系统中的禅学智慧
  • 行为主义治疗中的禅学智慧
  • 精神分析/分析心理学中的禅学智慧
  • 一、精神分析中的禅学智慧
  • 二、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禅学智慧
  • 存在主义治疗中的禅学智慧
  • 一、活在当下
  • 二、觉察
  • 三、重视躯体感觉
  • 四、真诚
  • 其他疗愈系统中的禅学智慧
  • 一、人本主义治疗中的禅学智慧
  • 二、情绪聚焦疗法中的禅学智慧
  • 三、辩证行为治疗中的禅学智慧
  • 四、接纳与承诺理论中的禅学智慧
  • 五、其他
  • 第六章 修禅疗愈生命的原理
  • 一、放松和自我调节
  • 二、疗愈疾病和延年益寿
  • 三、有助于揭露被压抑的潜意识内容
  • 四、更新意识,提高伦理道德水平
  • 五、增长智慧
  • 第七章 禅修的基本要素及训练方法
  • 接 纳
  • 一、为什么要训练接纳的能力
  • 二、接纳什么和如何接纳
  • 停 顿
  • 一、为什么要训练停顿的能力
  • 二、停顿的状态如何
  • 三、如何才能达到停顿的状态
  • 专 注
  • 一、为什么要训练专注
  • 二、如何才能达到专注的状态
  • 旁 观
  • 一、旁观身体
  • 二、旁观思维
  • 三、旁观情绪
  • 一、为什么要培养爱的能力
  • 二、如何培养爱的能力
  • 小结:牧牛的过程
  • 一、《十牛图·颂》中的诗偈
  • 二、《牧牛图·颂》中的诗偈
  • 第八章 禅学智慧适合疗愈心理障碍
  • 心理障碍的诊治现状具有局限性
  • 禅学智慧在疗愈心理障碍中的意义
  • 禅学智慧在疗愈心理障碍中的实务
  • 一、正念禅修的应用
  • 二、禅学格言、诗偈和故事的应用
  • 第九章 运用禅学智慧疗愈生命的案例选析
  • 人际交往困难的赵先生
  • 一、临床特点和治疗经过
  • 二、小结
  • 容易紧张的朱女士
  • 一、临床特点和治疗经过
  • 二、小结
  • 为睡眠困扰的叶女士
  • 一、治疗及成长经历
  • 二、小结
  • 反复腹部不适的陈先生
  • 一、临床特点和治疗经过
  • 二、小结
  • 情绪低落的唐女士
  • 一、治疗及成长经历
  • 二、小结
  • 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做自己的旁观者

    “存在感” 和 “意义感” 好像越来越多出现在我选择的书籍里了。活出真实的自己,接纳全然的自我,现在成了我的主要任务修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那么,试着以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自己,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呢?🌹我们的本质就像梦的本质一样,我们短促的一生不过是一场睡眠。🌹不要让他人的声音淹没你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地追随自己的内心和直觉,它们知道你真正想到的东西。🌹(1)躯体症状可能是躯体组织或器官对外界环境的诉求;(2)躯体症状可能是缓解内心冲突的途径;(3)躯体上的植物神经症状是情绪本身;(4)躯体症状可能是个体对躯体感受的错误解读;(5)躯体症状可能是学习和模仿的结果。🌹愿我平安、快乐、健康,愿我轻松自在地生活。🌹愿大家都平安,不致遭受苦难的折磨。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会保持快乐和健康,愿我们能够轻松自在地生活。🌹罪福如幻起亦灭毗舍浮佛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家中四威仪慈受怀深①家中行,寻常违顺不须争,若知步步无阶级,何必莲花脚下生?②家中住,早起开门夜闭户,运水搬柴莫倩人,方知佛是凡夫做。③家中坐,一室寥寥是什么?灵光一点甚分明,何必青山寻达摩?④家中卧,展脚缩脚皆由我,若能一觉到天明,始信参禅输懒惰。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做自己的旁观者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华夏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是一家综合性出版机构,以专业出版为特色,兼顾大众出版与教育出版,在经济、管理、西方哲学、传播学、社会学、人类学、医学等专业出版门类形成主题系列,规模优势与品牌优势,在图书市场占据较大的份额,在读者中享有良好的信誉和阅读忠诚度。曾系统推出“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百部”、“中国现代文学百家”,成为文学经典阅读的基本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