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著名美国政治学家对美国民主体制的深刻洞察,穿透百年,历久弥新。本书为上、下两册。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著名政治学者小瓦尔迪默·奥兰多·基研究美国政治、政党、选举和投票行为的经典之作。全书从四个方面对美国政党的类型和性质、政治规则的本质、压力集团构成及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历史与形式展开了详细论述:
第一部分主要分析强势压力集团的类型与特征,逐章解析了美国政治生活中重要的利益关系或利益集团;第二、第三部分主要讨论与政党和选举相关的内容,如政党的功能、小政党、政党组织、提名、选举行为、选举权以及竞选方式等传统问题。第四部分讨论了对于政党来说可能属于次要,但是对政治秩序而言却具有重要地位的议题,包括暴力、贿赂和教育等。
全书始终围绕权力与权力关系,以及政治权力的获取和维持等,给出了独到的研究观点和路径。主要反映了20世纪中叶美国政治生活的现实,但其体现的基本原理却对21世纪美国的政治生活有着极强的解释力,包括选举、选举舞弊、极化政治、民粹主义的影响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上册
- 总序
- 前言
- 第一章 政治学
- 政治学的本质
- 政治学的范围
- 民主理论与政治
- 政治与道德
- 第一部分 权力争夺者
- 第二章 地方主义
- 不断开发的边疆与地方主义
- 地方主义的政治
- 地方利益的表达
- 地方主义在衰落?
- 政治行为的地理条件
- 第三章 唯农论
- 格兰其运动
- 美国农场局联合会与一战后的农业
- 农业领域内部的分歧
- 政治运动的根源与过程
- 第四章 劳工与国家
- 美国劳工联合会的治理框架
- 组织机构与官僚机构的惰性
- 美国劳工联合会的政治理念
- 劳工的政治策略
- 美国的劳工
- 寡头政治、工会主义与政治变革
- 第五章 商业与政治
- 工业和贸易的兴起
- 工业力量的金字塔式发展
- 商业、立法与公共舆论
- 商界组织
- 经济计划的政治
- 第六章 其他利益集团
- 退伍军人
- 老年人的养老金政治
- 种族与民族群体
- 职业协会
- 同业公会发展趋势
- 第七章 作为政治的行政
- 行政部门的兴起
- 行政与公共政策:动机
- 行政与公共政策:方式
- 对行政部门的限制
- 官僚机构在民主制度中的地位
- 第八章 压力集团的作用和措施
- 压力集团的代表功能
- 压力集团与政党
- 压力集团与立法机构
- 公民立法提案程序和全民公决:群体表达的渠道
- 压力集团与行政部门
- 压力集团与公共舆论
- 第二部分 政党体系
- 第九章 政党的性质和功能
- 政党的性质
- 两党制
- 政党与原则
- 改变中的政党联盟
- 第十章 小政党的角色
- 具有代表性的小政党
- 小政党的功能
- 第十一章 政党组织
- 正式的政党组织
- 政党组织的纪律与分歧
- 领导层与政党的凝聚力
- 政党机器与政党成员
- 第十二章 作为利益集团的政党机器
- 回报性职位任命体系
- 行政部门的政治中立化
- 各种政党战利品
- 战利品分赃的作用
- 第十三章 提名过程
- 议会党团会议的兴衰
- 代表大会制度
- 直接初选
- 提名与政治的本质
- 下册
- 第十四章 全国代表大会
- 全国代表大会前的竞选活动
- 代表的名额分配与挑选
- 全国代表大会的组织
- 纲领
- 提名
- 全国代表大会的角色与功能
- 第十五章 政党财政
- 竞选的费用
- 资金的去向
- 谁出钱?
- 捐款的动机
- 政党财政的管控
- 政党财政与政治权力
- 第十六章 政党与政府
- 政府结构与政党责任
- 国会中的政党统治
- 总统的领导权
- 独立委员会与行政计划
- 法院与公共政策
- 政党统治的性质
- 第三部分 选民与选举方法
- 第十七章 选民
- 白人男性普选权的兴起
- 黑人选举权
- 妇女选举权
- 选举权的规制
- 通过重划选区剥夺选举权
- 第十八章 竞选手段
- 竞选组织
- 宣传理论
- 竞选艺术
- 宣传渠道
- 竞选策略
- 宣传效果
- 第十九章 选举行为
- 选举参与
- 政党属性的一致性
- 投票的特征
- 选举结果意味着什么?
- 第二十章 民意调查
- 民意调查的方法
- 民意调查与治理
- 对民意调查的政府规制
- 第二十一章 选民登记、选举与选票
- 选民登记
- 选举
- 选票
- 第四部分 多样化的政治手段
- 第二十二章 武力的作用
- 关于暴力的默认假设
- 劳工的地位与暴力
- 种族冲突的和解
- 暴力及其社会环境
- 第二十三章 经济约束
- 立法腐败
- 行政机构中的腐败
- 金钱关系网
- 第二十四章 作为政治的教育
- 作为人类态度的政治秩序
- 教育的政治功能
- 学校与政治演化
- 附录 主要政党的纲领(1940年)
- 民主党纲领 (1940年6月15日)
- 共和党纲领 (1940年6月24日)
- 译后记
出版方
浙江人民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是一家综合性社科类出版社,主要出版哲学、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历史类图书。 作为一家优秀的地方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出版理念,坚持以多出优秀作品为中心任务,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2006年,被授予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13年,荣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近年来,浙江人民出版社以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为引领,出版了《之江新语》《红船精神问答》《心无百姓莫为官》《读懂“八八战略”》《中国模范生》《东方启动点》《人民公开课》《中华传世藏书》等一大批具有社会广泛影响力的作品。其中,5种图书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7种图书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国家图书奖),12种图书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图书奖)。2010年至今,共15种图书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之江新语》多语种翻译工程取得初步成效,多种图书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 在“思想引领时代、知识服务用户”价值观引领下,浙江人民出版社坚持专业立社,突出专业特色,加强产品线建设,着力打造时政、财经、文史三大板块特色品牌,出版了《之江新语》《大数据时代》等发行量超过百万册的超级畅销书,《5G时代: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大变革》《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无规则游戏:阿富汗屡被中断的历史》《最好的告别》《上帝的手术刀》《星际穿越》等图书在全国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