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447千字
字数
2019-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深入探讨7世纪中期密教及其曼荼罗,涵盖印度、尼泊尔、藏传密教等4个专题,共23篇学术论文。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期密教注疏及其曼荼罗》为主题,主要探讨中期密教——7世纪开始流行的真言密教和瑜伽密教经轨的注疏及其曼荼罗图像,也就是唐代以来流行于中国、日本、韩国的汉传密教形态,因其源流关系,也涉及印度、尼泊尔以及藏传密教,故分四个专题:印度-尼泊尔-中国藏传密教、中国汉传密教、日本密教、韩国密教,由23篇学术论文组成,其中8篇日文、3篇英文、1篇韩文论文均附原文,另附一篇研究动态及英文目录。论文作者主要是国内外研究汉传密教的著名学者以及近年成长起来的优秀青年学者,论文质量上乘,专业程度高、学术性强,仅古文字就涉及梵文、藏文、西夏文等。作为连续出版的学术著作,必将在学术界产生良好影响,也为读者所期盼。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主编简介
- 《密教研究》编辑委员会
- 前言
- 印度—尼泊尔—中国藏传密教
- 印度撰《初会金刚顶经》的注释资料考
- 前言
- 一 瑜伽怛特罗系三大巨匠
- 二 佛密与《入怛特罗义》
- 三 庆喜藏与《真性作明》
- 四 释迦友和《憍萨罗之庄严》
- 结语
- 『初会金剛頂経』の印度撰述注釈書類について
- はじめに
- 瑜伽怛特羅の三大学匠
- 覚密と『怛特羅義入』
- 慶喜蔵と『真実光作』
- 釈迦友と『憍薩羅之荘厳』
- おわりに
- 《金刚手灌顶续》中的Vajrājitānalapramohanī nāma dhāraṇī研究
- 一 前言
- 二 VPA所述一系列灌顶仪式的次第
- 三 入曼荼罗方法的记述
- 四 金刚手的神变
- 五 入曼荼罗的方法与神变的比较
- 六 结语
- 『金剛手灌頂タントラ』にみられるVajrājitānalapramohanī nāma dhāraṇīについて
- 尼泊尔佛教中的佛经写本及其信仰
- 一 写本和碑文
- 二 阿姆达难陀与布雷·霍格森
- 三 佛教寺庙的佛经文化
- 四 三宝曼荼罗及写本信仰
- 五 经集与经文信仰
- The Buddhist Manuscript and its Faith in the Nepalese Buddhism
- 尼泊尔佛教的特点
- 一 引言
- 二 《自然生故事集》与文殊菩萨
- 三 《自然生故事集》中的两个故事
- 四 结论
- The Characteristic Aspect of Nepalese Buddhism:Focusing on the Two Stories of Mañju’srī Bodhisattva Described in the Svayambhū Purāṇa
- 藏传佛教的密集金刚仪轨:密续中被尊为殊胜的生起次第
- Guhyasamāja Sādhana in Tibet:The Practice of the Creation Stage according to a Tantra highly Regarded in Tantric Buddhism
- 中国汉传密教
- 六卷本《略出念诵法》与《金刚顶经义诀》
- 一 前言
- 二 六卷本的诸版本
- 三 《金刚顶经义诀》
- 六巻本『略出念誦法』と『金剛頂経義訣』
- 一 はじめに
- 二 六巻本の諸本
- 三 『金剛頂経義訣』
- 论北宋、辽代汉译密教经典中使用的特殊汉字
- 一 前言
- 二 反切的音译汉字
- 三 结论
- 北宋·遼代の漢訳密教聖典においてサンスクリット語の真言や偈の音写に用いられた特殊な漢字について
- (1)はじめに
- (2)反切に由来する音写漢字
- (3)結論
- 黑水城出土《圣六字增寿大明陀罗尼经》考略
- 一 施护与《圣六字增寿大明陀罗尼经》
- 二 《圣六字增寿大明陀罗尼经》传入西夏
- 三 《圣六字增寿大明陀罗尼经》的同类经典
- 西夏密教文献目录
- 一 唐代文献(包括部分其他时期的失译及疑伪经)遗存
- 二 宋代文献及其他疑伪经遗存
- 三 西夏新译经
- 法镜曼荼罗
- 法镜曼荼罗一
- 法镜曼荼罗二
- 法镜曼荼罗三
- 法镜曼荼罗四
- 7—13世纪汉藏及印度等地八大菩萨曼荼罗造像
- 一 法门寺佛舍利容器中的八大菩萨曼荼罗造像考释
- 二 古代印度遗存的八大菩萨曼荼罗造像
- 三 敦煌石窟八大菩萨曼荼罗造像
- 四 吐蕃地区遗存的八大菩萨曼荼罗造像
- 五 南诏、辽代及巴蜀八大菩萨曼荼罗造像遗存
- 论法门寺出土的宝函金刚界曼荼罗与爪哇岛出土的青铜金刚界曼荼罗之间的关系
- 一 爪哇岛的密教曼荼罗文物
- 二 法门寺曼荼罗与岸朱曼荼罗造像对比
- 三 四波罗蜜菩萨的流传
- 四 结论
- 法門寺出土の宝函金剛界曼荼羅とジャワ島出土の青銅金剛界曼荼羅の相関性について
- 一 ジャワ島の密教の曼荼羅遺品
- 二 法門寺曼荼羅とガンジュク曼荼羅の尊像比較
- 三 四波羅蜜菩薩の展開
- 四 結論
- 山西地区密教壁画千手千眼观音研究
- 一 千手千眼观音之经典依据与形象
- 二 朔州崇福寺之千手千眼观音
- 密教事师法研究
- 一 密教事师法经典及其思想特点
- 二 事师法的起源和传入
- 三 事师法的发展演变轨迹
- 四 事师法的影响
- 结语
- 融会与创新
- 一 多元宗教共生与密教发展
- 二 密教思想中的多元宗教因素
- 三 密教对多元宗教文明的融会与创新
- 《大日经义记》在日本的流传及其发展
- 前言
- 一 高野山大学图书馆馆藏《大日经义记》概要
- 二 《大日经义记》
- 三 最澄使用的《大日经》注释书
- 四 “山家勘定本”
- 结语 高野山大学图书馆藏《义记》的意义
- 《大日经义记》在日本的流传及其发展
- 前言
- 一 高野山大学图书馆馆藏《大日经义记》概要
- 二 《大日经义记》
- 三 最澄使用的《大日经》注释书
- 四 “山家勘定本”
- 结语 高野山大学图书馆藏《义记》的意义
- 『大日経義記』の日本への伝来と受容
- 第一 高野山大学図書館蔵『大日経義記』の書誌的概要
- 第二 『大日経義記』とは
- 第三 最澄が依用した『大日経』註釈書
- 第四 「山家勘定本」について
- おわりに 高野山大学図書館蔵『義記』の意義—
- 《十卷章注释书目录》解说
- 空海思想研究的基础资料
- 理解《十卷章》收录文章的基本注释资料
- 一 《般若心经秘键》注释书
- 二 《即身成佛义》注释书
- 三 《声字实相义》注释书
- 四 《吽字义》注释书
- 五 《辩显密二教论》注释书
- 六 《秘藏宝钥》注释书
- 七 《菩提心论》注释书
- 『十巻章注釈書目録』解説
- 空海の思想研究の基本資料
- 『十巻章』所収の論文を理解する基本注釈書資料
- 论空海《即身成佛义》中“镜中影像”与“灯光涉入”二词渊源
- 一 前言
- 二 《即身成佛义》中“镜中影像”和“灯光涉入”的用例考察
- 三 日本对“如镜中影像、灯光摄入”的注释
- 四 “如镜中影像、灯光摄入”在中国文献中的出处
- 五 空海和《即身成佛义》
- 空海撰『即身成仏義』に見える「鏡中影像」と「燈光渉入」の用語について
- 《诸阿阇梨真言密教部类总录》再撰本的形成
- 一 现存《真言密教总目录》两序文辩析
- 二 延喜二年版《真言密教总目录》作者辨正
- 三 《真言密教总目录》内容解析
- 四 《真言密教总目录》的演变
- 结论
- 韩国密教
- 韩国高丽—朝鲜时期制作的密教梵文瓦当的发展及其意义
- 一 序论
- 二 密教梵文瓦当的发展及其现况
- 三 密教梵文瓦当的特征及其意义
- 四 结论
- 韓國高麗—朝鮮時代 製作密敎 梵文瓦展開意義
- Ⅰ.序論
- Ⅱ.密敎 梵文瓦□展開□現況
- Ⅲ.密敎 梵文瓦□特徵□意義
- Ⅳ.結論
- 从朝鲜点眼仪看《金刚顶迎请仪》在韩国的流变
- 一 引言
- 二 点眼仪式中的金刚界37尊奉请
- 三 《法身中围会三十七尊》与金刚顶瑜伽忏仪
- 四 《金刚顶迎请仪》在朝鲜流变的意义
- 五 结论
- 韩国现存朝鲜时代(1392—1910)刊印密教典籍考
- 一 引言
- 二 崇儒抑佛的朝鲜时代
- 三 朝鲜半岛本土化密教思想体系的确立
- 四 朝鲜时代刊行的密教典籍
- 五 现存古本概要
- 六 结论
- 研究动态
- 第三届中国密教国际学术研讨会总结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