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421千字
字数
2018-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海洋法学者的研究成果的精选,推动国内海洋法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内容简介
本书选收了中国海洋法学会年会和其他学术报告会上发表和提交的部分优秀论文,其目的是将海洋法学者在海洋法领域内辛勤耕耘的结果付梓面世,以推动和促进国内海洋法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发展,争取在国际上发出中国海洋法学者的声音。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分别为海洋法的新发展、海上丝绸之路与海洋权益问题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言
- 辑一 海洋法的新发展
- 公海渔业法律制度的发展及其在北极渔业的适用性
- 北极安全机制的体制构建与相关条约发展
- 过境通行制度下国际海峡航行安全与环境保护的合作——《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43条的解释与适用
-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台湾海峡船源污染防治措施探析
- 南极海洋保护区建设:政治与法律
- 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制度对平时海上军事活动的影响
- 防空识别区的法理分析与实践——从国际法角度探讨中日东海防空识别区争议
- 论南极活动管理的国际法制度
- 气候变化背景下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 辑二 海上丝绸之路与海洋权益问题
- “一带”为实,“一路”为虚——“—带一路”的政治地理学分析
-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南中国海环境保护合作新视野——以特别敏感海域制度为视角
- 由国际海洋法论海上丝绸之路的挑战
- 构建海洋强国海上执法体制研究
- 中国海洋维权执法问题研究
- 论渔民渔业权的保障
- 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南海争端解决的影响
- 南极海洋保护区及风险预防原则的适用问题初探
- 《波茨坦公告》与《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国际法效力问题
- 中美两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利益碰撞与战略博弈
- 辑三 海洋争端解决与南海仲裁案
-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81条和283条辨析——结合中菲南海仲裁案
- 国际海洋法法庭首例全体咨询案述评
- 论“南海仲裁案”的海洋环境保护问题
- 审视南海岛礁建设法理性问题中的三个国际法维度
- 中国南海岛礁建设活动的法律性质
- 中国在南沙群岛“扩礁”建设行为的国际法效力问题
- 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及抗日战争胜利后的西沙、南沙群岛处理问题——从历史事实和国际法分析西沙、南沙群岛主权属于中国
- 论近世琉球的历史和法律地位——兼议钓鱼岛主权归属
- 菲律宾诉中国南海仲裁案管辖权问题剖析——结合中国《立场文件》的分析
- 浅析中菲“南海仲裁案”未来走向——以临时措施制度为视角
- 确立“南海仲裁案”仲裁庭管辖权的两个基本问题
- 南沙群岛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问题初论
- 国际法视域下的人工固“岛”——兼论我国对南海岛礁的保护性开发
- 论南沙岛礁之人工修建在国际法上的若干问题
- 对蛙人国际法地位的思考与我国南海维权的对策分析
- 海洋执法协调机制研究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2月,原系隶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的一家中央级出版。2010年4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与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正式签署文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实现了转企、改制、重组,成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成员单位。出版社始终以“立足人大工作,服务民主法制”为宗旨,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开展各项出版工作,为宣传宪法、法律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了积极作用。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立法纪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法律宣讲》《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年鉴》,法律单行本系列、法律条文释义系列等一大批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图书,为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做出了贡献。2009年,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被评为“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