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40千字
字数
2018-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面阐述工业文化理论,探讨经济发展内在规律。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阐述了工业文化的基础理论,提出了体系架构,梳理了演进脉络,挖掘了功能价值,并对工业软实力、工业精神、国家工业文化资源、国家工业形象、工业文化产业、工业领域文化和工业行业文化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了工业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与内在规律,为工业发展提质、增效、升级,展现出一个新的理念和视野,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和路径。 全书分为概念篇、演进篇、价值篇、产业篇、实践篇五大部分。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目录
- 序 大力弘扬工业文化 支撑制造强国建设
- 概念篇
- 第一章 工业创造现代文明
- 第一节 社会发展原动力
- 第二节 工业化与工业革命
- 第三节 人类社会
- 第二章 工业文化释义
- 第一节 工业文化界定
- 第二节 形态、地位与本质
- 第三节 工业文化属性
- 第四节 工业文化特征
- 第三章 工业文化范畴
- 第一节 主体与载体
- 第二节 工业文化分类
- 第三节 工业文化系统
- 第四节 纵横体系架构
- 第四章 工业文化重要特性
- 第一节 先进性界定
- 第二节 动态理解工业文化先进性
- 第三节 先进工业文化影响力
- 第五章 工业之美
- 第一节 自然美与人造美
- 第二节 工业美学
- 第三节 工业流程之美
- 第四节 工业创造美丽世界
- 演进篇
- 第六章 工业文化起源与发展
- 第一节 古代手工业
- 第二节 近代工业
- 第三节 李约瑟难题
- 第四节 演进动力
- 第七章 工业文化传播
- 第一节 传播路径与方式
- 第二节 世界工业重心演变
- 第三节 传播规律
- 第八章 工业文化变迁
- 第一节 传承与创新
- 第二节 冲突与调适
- 第三节 涵化与整合
- 第四节 丧失与自觉
- 第五节 量变与质变
- 第六节 中心与边缘
- 第九章 工业文化与工业革命
- 第一节 工业革命改变人类发展进程
- 第二节 工业文化对历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 第三节 工业革命中的文化演进
- 第四节 工业文化助燃工业革命
- 第十章 工业文化与区域发展
- 第一节 生产力、生产关系与工业文化
- 第二节 从农耕思维到工业思维
- 第三节 文化风尚熏染制造品格
- 第四节 工业文化对区域经济主体的影响
- 第五节 工业文化对区域经济客体的影响
- 第六节 工业文化积淀决定区域发展前景
- 价值篇
- 第十一章 工业文化核心价值
- 第一节 工业文化功能
- 第二节 工业文化作用
- 第三节 工业价值观与特征
- 第十二章 工业伦理
- 第一节 内涵与准则
- 第二节 工业社会问题
- 第三节 产业技术伦理
- 第四节 生产与服务伦理
- 第五节 企业社会责任
- 第十三章 工业精神
- 第一节 工业精神内涵
- 第二节 创新精神
- 第三节 工匠精神
- 第四节 诚信精神
- 第五节 协作精神
- 第六节 劳模精神
- 第七节 企业家精神
- 第十四章 工业文化外溢
- 第一节 外溢效应
- 第二节 流水线生产与流水线文化外溢
- 第三节 精益生产与精益文化外溢
- 第四节 服务型制造与服务文化外溢
- 第十五章 产品的文化定价权
- 第一节 基于文化定价的动因分析
- 第二节 影响定价的文化因素
- 第三节 产品的文化定价权理论架构
- 第四节 价值升华机制与文化溢价空间
- 第十六章 工业软实力
- 第一节 软实力与硬实力
- 第二节 作用机理模型
- 第三节 产业与企业软实力
- 产业篇
- 第十七章 工业强国文化根基
- 第一节 英国
- 第二节 德国
- 第三节 美国
- 第四节 日本
- 第十八章 文化作用工业机制机理
- 第一节 推动工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第二节 物质文化对工业的支撑机制
- 第三节 制度文化对工业的保障机制
- 第四节 精神文化对工业的引领机制
- 第五节 工业文化促进工业科技创新
- 第十九章 宏观层面工业文化
- 第一节 国家工业体系
- 第二节 国家工业文化资源
- 第三节 国家工业形象
- 第二十章 工业文化产业
- 第一节 工业遗产
- 第二节 工业博物馆
- 第三节 工业旅游
- 第四节 工艺美术
- 第五节 工业设计
- 第六节 质量与品牌
- 第七节 工业文艺
- 第八节 工业文化新业态
- 第二十一章 工业行业文化
- 第一节 汽车文化
- 第二节 航空文化
- 第三节 网络文化
- 第四节 影视文化
- 第二十二章 微观层面工业文化
- 第一节 企业文化
- 第二节 工业群体文化
- 第三节 典型国家企业文化案例
- 实践篇
- 第二十三章 英国铁桥峡谷工业遗产
- 第一节 铁桥峡谷工业遗产由来
- 第二节 铁桥峡谷工业遗产价值
- 第三节 博物馆群保护利用模式
- 第四节 工业旅游胜地
- 第二十四章 法国巴黎航展
- 第一节 全球最大的航空盛会
- 第二节 航空科技展示与交流
- 第三节 航空科普与大众娱乐
- 第四节 国家工业形象与企业品牌展示
- 第二十五章 德国工业设计红点奖
- 第一节 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工业设计奖
- 第二节 选评及推广模式
- 第三节 助推德国制造品质提升
- 第二十六章 美国硅谷创新文化
- 第一节 美国硅谷的崛起
- 第二节 创新文化筑就创新中心
- 第三节 硅谷创新文化内涵
- 第二十七章 日本匠人文化
- 第一节 秋山学校“匠人须知30条”
- 第二节 匠人精神融入职业操守
- 第三节 汽车业体现的匠人精神
- 第二十八章 中国三线建设
- 第一节 国家工业体系再布局
- 第二节 物质财富和工业遗产
- 第三节 宝贵的精神财富
- 第二十九章 中国工业精神
- 第一节 “两弹一星”精神
- 第二节 大庆精神
- 第三节 鞍钢宪法
- 第四节 载人航天精神
- 第三十章 中国企业班组建设
- 第一节 孟泰工作法
- 第二节 郝建秀工作法
- 第三节 赵梦桃小组
- 第四节 倪志福钻头
- 第五节 铁人王进喜
- 第六节 唐建平班组
- 第七节 薛莹班组
- 第八节 苗建印班组
- 后 记
- 参考文献
- 封底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10月,是国务院独资、工信部直属的中央级科技与教育出版社,是专业的信息技术知识集成和服务提供商。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家以科技和教育出版、期刊、网络、行业支撑服务、数字出版、软件研发、软科学研究、职业培训和教育为核心业务的现代知识服务集团。出版物内容涵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个分支及工业技术、经济管理、科普与少儿、社科人文等领域,综合出版能力位居全国出版行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