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面呈现天津居民的异域风情与独特性格。

内容简介

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处,性格迥然相异。然燕赵故地,血气刚烈;水咸土碱,风习强悍。近百余年来,举凡中华大灾大难,无不首当其冲,因生出各种怪异人物,既在显耀上层,更在市井民间。故而随想随记,始作于今;每人一篇,各不相关,冠之总名《俗世奇人》耳。

本书在旧版的基础上增加18篇新作而集成,并独家收录冯骥才先生亲自手绘的39幅生动插图。

目录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导读
  • 苏七块
  • 刷子李
  • 酒婆
  • 死鸟
  • 张大力
  • 冯五爷
  • 蓝眼
  • 好嘴杨巴
  • 蔡二少爷
  • 背头杨
  • 认牙
  • 青云楼主
  • 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鏊
  • 泥人张
  • 绝盗
  • 小达子
  • 大回
  • 刘道元活出殡
  • 黑头
  • 神医王十二
  • 皮大嘴
  • 黄金指
  • 四十八样
  • 马二
  • 冷脸
  • 一阵风
  • 张果老
  • 狗不理
  • 钓鸡
  • 龙袍郑
  • 陈四送礼
  • 燕子李三
  • 鼓一张
  • 洋相
  • 黄莲圣母
  • 甄一口
  • 自画小说插图记
  • 知识链接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5.0
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民间奇人奇事多

    落魄书生蒲松龄在乡野之间通过摆茶摊等形式收集民间故事,后来写出了闻名古今的《聊斋志异》。民间故事提供的优渥土壤不光诞生了这部伟大的小说集,还成就了其他的作品。《俗世奇人全本》里作者冯骥才所讲述的民间故事大多发生在曾经的天津卫。作为一个交通发达的地区,正是因为各种人物的往来留下了不少颇具传奇色彩的奇人奇事。1. 奇人奇事本书中的奇人奇事确实不少,让人看了津津有味。照我看来,你大可以将故事分为两类,一类是高手在民间,一类是江湖传说。这两者之间没有太过严格的区分,其中不少故事放在哪一类似乎都合适。前者比如课本里曾经出现过的《刷子李》《泥人张》,这些人很明显手上是有一定的特殊技能。手艺高人一等,再加上民间的传闻,于是有些神乎其神的味道。后者更像是讲述了一个富有趣味性的故事,至于真假那就不好说。或许可以说与事实的真实性相比故事的趣味性更为重要。这对于读者来说自然是比较容易寻找到乐趣的,甚至会被深深吸引无法自拔。书中很多故事带有一定的传奇色彩,有些则在时代的变迁中变得没有那么吸引人。比如《绝盗》里的闯空门,将刚搬家的新婚夫妻称为不孝子借此以搬家之名行盗窃之实。这类手法其实前些年也曾猖獗一时,比如电影《疯狂的石头》开头黄渤饰演的黑皮就假借搬家公司之名进行盗窃,类似的桥段在影视剧作品中不算少见。电影《跛豪》里来香港混饭吃的阿豪兄弟就以此洗劫了老板的家财,电视剧《红色》里江湖混混金爷就曾在上海通过打时间差的方式险些以此举盗窃了一户刚搬家的母子。类似的手法看多了,自然会觉得不太新鲜,甚至会出现套路和桥段用多的厌恶之情。2. 民间故事作为读者,我们大可以将书中所讲的视为民间故事听个乐子,不必细究其中的真实性和具体出处,甚至未必会有类似的事件曾经发生过。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添油加醋,诸如此类的操作想必不会少。即便如此,书中有些故事还是在提供乐趣之余给人以启发。比如《蓝眼》里造假画的和看假画这对天敌之间的斗智斗勇,除了技巧上的较量,更在于对人性的把控。《蔡二少爷》里以卖家产闻名的败家子,更是将此道玩出了新花样。民间故事有斗智斗勇的故事不算为奇,有些可以视为彼此之间的较量,有些则增添了不少的传奇色彩。《小达子》《钓鸡》里的偷盗手段确实让人大感意外,《燕子李三》的故事则离事实有些太远。有些故事倒像是为了天津专门存在的,或者说只有在这块地方才会有的。《狗不理》算是其中最为知名的一个,《马二》《皮大嘴》里将相声的牌子打得更为响亮,不过《蹬车》里天津大爷和交通警的较量就没有太多民间智慧反倒是有些损。对于书中的故事,全当真那肯定不行,可要是全当假的话别忘了无风不起浪。半真半假、虚实参半、亦真亦假,或许才是其更为真实的模样,这就提醒读者要多留点心。3. 人情世故除了有趣的故事之外,书中也有不少给人启发的金句和故事。说不定一不留神就可以在字里行间发现那些可以击中你内心的精彩话语。比如《大回》里写钓鱼奇人时的 “能人全都死在能耐上。” 如果要挑出最具有代表性的,那恐怕还是《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是靠金钱维系的,而是靠人情。“钱再多也经不住花,可咱们的交情使不完!” 不说说到花钱,有些人确实将其搞成了一门艺术。《陈四送礼》里 “官场从来路不平,有礼如履平地,没礼寸步难行。” 可谓是将其用在为谋取一己私利上之后做到了不动声色却胜券在握。与之相比,《死鸟》可以算是失败案例。人懂这些可能不奇怪,奇怪的是连动物都懂。《黑头》作为一个长相凶的流浪狗在被收留之后逐渐显露出其通人性的一面,甚至其最后的死亡也是因为这一点。要说将其用在生意上且有不错效果的,那可能要看《四十八样》。在刘二爷的指点下,面对激烈的商业竞争不光可以找到制胜之道,还让人看到了天津人以及相声的有趣之处。“既厉害又幽默,既幽默又厉害。单厉害不受听,单幽默不给劲。” 这不光是天津人说话的一种艺术,更可以说成就了这片土地上的相声,让其一开口就可以抓住观众的心。4. 穿越时空虽然故事讲述的是曾经在天津地面上发生的,可不少内容放在当下依然也适用。《刷子李》开头就提到 “码头上的人,全是硬碰硬。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酒婆》里 “到底骗人不对,还是诚实不对?” 买假酒的浪子回头却酿成了人间惨剧,这不免让人深思,这个世界运行的真实逻辑和我们所以为的道理会发生不小的冲突,应该何去何从是每个人需要思考的问题。“中国人想赚钱,第一个念头便是开饭馆。”《冯五爷》里这句话放在当下依然也不过时。正如故事中想要饭店盈利就要管理好后勤工作,稍有不慎后厨就可能让你吃大亏。“三分活,七分说,死人说活了,破货变好货,买卖人的功夫大半在嘴上。”《好嘴杨巴》对于人心的洞察让其可以在匆忙之中给出极佳的反应,不仅挽救了自己的生意,还因此名声大噪。《认牙》里华大夫只管看牙是当医生的一种境界,《神医王十二》的急中生智、就地取材、手到病除可不是谁都能学到手的。《苏七块》里苏大夫不近人情的规矩背后也有着不一样的深意。“古董是死的,卖古董的能把它说活了。” 这句话不光适用于《张果老》,放在其他地方也合适。《龙袍郑》里 “码头的事再热闹,都是一阵风,说过去就过去。” 似乎是对于当下网络热度一种跨越时空的精准描述。5. 故事之外 “写作人都是性情中人,最靠不住的是写作人的计划。写作人最好的状态是信马由缰。马,自己的性情与不期而至的灵感;缰,笔也。” 同样的故事,在不同人眼里可能会看见不一样的东西。作者讲述的故事生动有趣,其中的文字更是带有独特的天津味道。在很多时候,你甚至不是在阅读一本书,似乎就像一位天津的艺人在你耳边说相声。段子一个借着一段,包袱抖完还有下一个。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本书的魅力来自于那些奇人奇事,此话有理却并非全部。同样一个故事不同人讲出来会有不一样的味道。正如同样是相声,有些人场场爆满,有些人掌声寥寥无几。提到幽默,大家想必都喜欢,可如何成为一个幽默的人呢?你不会的话不妨可以通过本书去学习,这算是提升幽默感的一个选择,也是提升自身智慧的好机会。在此之外,可能还有其他有待挖掘的内容。有时看似是人在看书,其实更像是书在看人。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变化,同样一本书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东西。6. 写在最后最初阅读本书可以说是冲着《刷子李》《泥人张》去的,可打开之后才发现课本中所展现的还是非常有限。时隔多年阅读的感受不同可以理解,但放在整本书里似乎又多了几分独特的味道。书中的每个故事都可以单拎起来看,可要是合在一起看你会发现故事里蕴藏着不少来自民间的智慧。对于接人待物这些自然有一定的帮助,可对于人生际遇也有不少启发。《大关丁》用生动案例诠释了 “人要阔得起,也得穷得起。阔不糟钱,穷就挣钱。能阔也能穷,世间自称雄。” 曾出现的课本上的《落难的王子》里周国平讲述了同样的道理。“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 —— 只要他不死。” 人生无常,什么事都可能发生。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现实面前,人的适应能力之强大往往超乎想象。《活出生命的意义》里从集中营里走出的心理学家是一例,《逆袭人生》里从奥斯维辛到华尔街的华丽转身亦是如此。想象不可能想象的,对于习惯于身边小世界的来说极具难度,可通过文学作品以及其他书籍你可以突破自身局限,在想象力的帮助下轻松实现。作为一个必死的凡人,我们一生所能经历的毕竟有限,可在阅读之中将其大大扩展可谓是轻而易举。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1年3月成立于北京,系国家级专业文学出版机构,现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