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以艺术人类学的学科视野整体观照山西傩舞,概述了中国傩舞的发展与分布,明析了山西傩舞的文化时空轴。

内容简介

“傩舞”在中华傩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作为民间舞蹈的种类于2006年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山西拥有丰富的傩文化资源,傩舞品类多,保存较好,既有列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傩舞品种,也有之前被关注较少的傩舞遗存,还有很多包含傩舞因素的民间舞蹈。

山西傩舞是中华傩舞的组成部分,是北方汉族傩舞的重要代表。本书选取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灯烛类傩舞、器乐类傩舞、神鬼类傩舞、秧歌类傩舞等种类进行个案分析,田野调查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回归艺术事象的现实情境和文化语境,观照作为当下活态民俗构成的山西傩舞。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子
  • 第一章 中国傩舞的发展与分布
  • 第一节 傩舞释义
  • 第二节 中国傩舞的发展
  • 第三节 中国傩舞的分布
  • 第二章 烛幽向明——灯烛类傩舞
  • 第一节 崇火逐疫:灯烛类傩舞的演进脉络
  • 第二节 顶灯而舞:灯舞与傩舞的融汇形变
  • 第三章 锣鼓通神——器乐类傩舞
  • 第一节 鼓傩共生的现象、依据与延续
  • 第二节 傩舞的民间转向及其器乐表现
  • 第三节 扇鼓傩舞的器物象征与巫傩观念
  • 第四章 驱鬼逐疫——神鬼类傩舞
  • 第一节 从“方相率隶”到“五鬼闹判”
  • 第二节 社火傩舞“二鬼摔跤”的逐疫转述
  • 第五章 除殃禳灾——秧歌类傩舞
  • 第一节 秧歌的诸种形态
  • 第二节 秧歌的多元发生
  • 第三节 角色叙事视野下的秧歌舞蹈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9月,为社科类综合性出版社。本社以 “严肃的思想,典雅的学术”为出版己任,致力于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良的精神产品。 出版范围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哲学、史学、文学、教育、心理等各类图书,以及工具书、地方志(含年鉴)等。设有历史、经济法律、文化文学、心理教育、社科人文智库和教辅六个编辑室,在长期的出版实践中,形成了高端学术著作、世界历史文化、心理学、方志等出版特色。我社曾多次荣获国家和上海市的各类图书奖项。 此外,被入选“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推荐申报出版机构,在学术界有较高的声誉,在图书市场也有一定的品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