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阿根廷制度失败致危机,为中国发展提供借鉴。

内容简介

本书从新经济史视角考察了阿根廷独立以来的发展历程,揭示出阿根廷的危机主要是制度的失败,阿根廷的衰落的根源在于产权得不到政治制度保障。形式上的民主和市场经济并不必然带来经济繁荣,经济繁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权力如何运作和政府的类型。阿根廷的特殊还在于这个国家几乎探索了发展中国家所有可能的制度选择,研究阿根廷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目录
  • 导言 一个国家由盛转衰的独特历程
  • 一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理论综述
  • 第一章 阿根廷发展进程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阿根廷发展进程的断裂
  • 第二节 初级产品出口模式的形成、发展及其局限性
  • 第三节 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的形成、发展及其局限性
  • 第四节 外向型发展模式的形成、发展及其局限性
  • 第五节 基什内尔模式的形成、发展和局限
  • 第二章 阿根廷制度变迁的初始制度禀赋
  • 第一节 阿根廷的初始经济制度禀赋
  • 第二节 阿根廷的初始政治制度禀赋
  • 第三节 阿根廷的初始意识形态禀赋
  • 第四节 基本制度在制度结构中的匹配性和独立性
  • 第三章 阿根廷社会阶层结构的演进及其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 第一节 断裂状社会的形成及其阶层结构
  • 第二节 断裂状社会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第四章 阿根廷发展进程中国家制度和行为的演变
  • 第一节 职团主义与“勾结型国家”的产生
  • 第二节 制度性缺陷与易被集团“俘获”的国家
  • 第三节 国家衰弱在阿根廷发展进程中的表现
  • 第五章 阿根廷断裂状社会的治理策略
  • 第一节 庇隆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和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庇隆主义的发展与演变
  • 第三节 庇隆主义的政治策略
  • 第六章 结论:对阿根廷国家衰落的反思与启示
  • 第一节 对阿根廷钟摆式发展的反思
  • 第二节 对中国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