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013-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李军文集:生态文明建设思考及贵阳市绿色发展经验。
内容简介
本书是现任贵阳市市委书记李军同志的一本文集,收录了作者多年来对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相关的政策措施等思考、探索的文章,并介绍了贵阳市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等方面的经验、创新,以及作者本人对该问题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目录
- 封面
- 版权信息
- 目录
- 贵阳的实践说明了什么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 导言 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 一、综论
- 一个新的发展思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 从特大凝冻灾害看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把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推上新台阶
- 以“三创一办”为载体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 坚持走科学发展路,加快建生态文明市
- 扎实做好低碳城市试点工作
- 坚持六大发展 构建六大体系
- 二、生态城镇篇
- 以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城市总规编制
- 关于贵阳城市规划工作的几点思考
- 城市规划十题
- 高标准编制规划,快速度落实规划,严要求执行规划
- 打造生态文明城市示范带
- 科学改造危房,建设生态村寨
- 大力推广绿色建筑
- 建设一流城乡规划展览馆
- 环城高速是个纲,纲举目张
- 抓紧规划建设市域快速铁路网
- 科学谋划城市轻轨
- 群策群力保“畅通”,多措并举治“拥堵”
- 坚持不懈抓创办,尽心竭力惠民生
- “三创一办”内涵是城市管理永恒的主题
- 携手绿色未来 成就强市梦想
- 三、生态经济篇
- 奋力加快发展服务业
- 把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成为重要支柱产业
- 把贵阳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城市
- 凭优势发展会展经济,用恒心打造会展名城
- 把贵阳农商行办成一流商业银行
- 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工业经济振兴
- 大力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 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 广泛采用清洁能源
- 大力推动农村清洁能源发展和碳减排工作
- 建设生态型工业园区
- 高新开发区要成为带动发展的“火车头”
-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 建设创新型城市
- 发展生态农业是大势所趋
- 贵阳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认识、方向、重点和保障
- 四、生态环境篇
- 治水是万万不可懈怠的大事
- 保护好贵阳人民的三口“水缸”
- 坚决推进“两湖一库”治理五大工程
- 确保“母亲河”长治久清
- 有效治理城市生活污水
- 人人都要管垃圾
- 打响森林保卫战
- 严厉打击违法占用林地行为
- 多种树,善种树,管好树
- 兴建管好城市生态公园
- 抓紧搬迁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污染企业
- 修复生态“伤疤”
- 把“生态文明贵阳”写成一首诗
- 五、生态社会篇
- 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家的事来办
- 像关心自家孩子上学那样关心老百姓“学有所教”
- 像关心自家涨工资那样关心老百姓“劳有所得”
- 像关心自家老人养老那样关心老百姓“老有所养”
- 像关心自家就医那样关心老百姓“病有所医”
- 像关心自家改善住房条件那样关心老百姓“住有所居”
- 像关心自家会不会被偷被抢那样
- 社会管理要有新突破
- 六、生态文化篇
- 大力弘扬生态文化
- 广泛普及生态理念
- 大家都来读一读《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读本》
- 让“绿丝带”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 在家做好孩子,在学校做好学生,在社会做好市民
- 青年人要吃苦、坚忍、感恩
- 希望妇女人人都贤惠、个个都淑女
- 提起贵阳,就想起筑城广场
- 把孔学堂建设成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
- 呼唤名家名作
- 贵阳交响乐团:民办公助好
- 从流冷汗到流热汗说明了什么
- “08贵阳抗凝精神”是极其重要的软实力
- 成功、圆满、精彩协办民族运动会展示了贵阳良好形象
- 传承好弘扬好“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贵阳精神
- 七、生态文明制度篇
- 拿起法律武器治理和保护“两湖一库”
- 制定《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十分必要
- 完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法规体系
- 充分发挥地方人大职能,推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进入法制化轨道
- 积极为《条例》的修订和完善建言献策
- 环保“两庭”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成立生态文明委是一个重大的体制创新
- 建立健全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行政体制、司法体制
- 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
- 提升制度执行力
- 附录
- 外交部复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事
- 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
- 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指标体系及监测方法
- 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目标绩效考核办法(试行)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