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
类型
8.6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86千字
字数
2020-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全面展示SRv6技术原理及应用,适合IP网络从业人员与计算机专业师生。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介绍了Segment Routing IPv6(以下简称SRv6)的产生背景及其特点,以IP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业务挑战为切入点,全面呈现SRv6网络编程的技术原理、业务应用、规划设计、网络部署以及产业发展等内容。本书还专门在每章设计了“SRv6设计背后的故事”部分,由作者讲述SRv6整个设计过程中的思考,分享经验,以更完整地呈现SRv6 的技术全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SRv6的技术原理以及基于SRv6 构建的网络新技术。本书适合IP网络从业人员以及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编辑委员会
- 新一代信息技术·华为数据通信系列
- 本书编委会
- 技术审校者简介
- 推荐语
- 推荐序一
- 推荐序二
- 前言
- 第1章 SRv6诞生的背景
- 1.1 互联网发展概述
- 1.2 All IP 1.0的开始:IP的全面胜利
- 1.3 All IP 1.0的挑战:IP/MPLS的困局
- 1.4 All IP 1.0的机遇:SDN与网络编程
- 1.5 All IP 2.0的钥匙:SRv6
- SRv6设计背后的故事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2章 SRv6的基本原理
- 2.1 SRv6概述
- 2.2 网络指令:SRv6 Segment
- 2.3 网络节点:SRv6节点
- 2.4 网络程序:SRv6扩展报文头
- 2.4.1 SRv6扩展报文头设计
- 2.4.2 SRv6扩展报文头TLV
- 2.4.3 SRv6指令集:Endpoint节点行为
- 2.4.4 SRv6指令集:源节点行为
- 2.4.5 SRv6指令集:Flavor附加行为
- 2.5 网络程序运行:SRv6报文转发
- 2.5.1 本地SID表
- 2.5.2 报文转发流程
- 2.6 SRv6网络编程的优势
- SRv6设计背后的故事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3章 SRv6的基础协议
- 3.1 IS-IS扩展
- 3.1.1 IS-IS SRv6协议原理
- 3.1.2 IS-IS SRv6协议扩展
- 3.2 OSPFv3扩展
- 3.2.1 OSPFv3 SRv6协议原理
- 3.2.2 OSPFv3 SRv6协议扩展
- SRv6设计背后的故事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4章 SRv6 TE
- 4.1 SR-TE的功能架构
- 4.1.1 传统MPLS TE的功能架构
- 4.1.2 集中式SR-TE的功能架构
- 4.2 BGP-LS for SRv6
- 4.2.1 BGP-LS概述
- 4.2.2 BGP-LS SRv6扩展
- 4.3 PCEP for SRv6
- 4.3.1 PCE概述
- 4.3.2 Stateful PCE
- 4.3.3 PCEP SRv6扩展
- 4.4 SRv6 Policy
- 4.4.1 SRv6 Policy模型
- 4.4.2 SRv6 Policy算路
- 4.4.3 SRv6 Policy引流
- 4.4.4 SRv6 Policy数据转发
- 4.4.5 SRv6 Policy故障检测
- 4.4.6 SRv6 Policy路径切换
- 4.5 BGP SRv6 Policy
- SRv6设计背后的故事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5章 SRv6 VPN
- 5.1 VPN概述
- 5.1.1 VPN的基本模型
- 5.1.2 VPN的业务类型
- 5.2 SRv6 VPN的协议扩展
- 5.3 SRv6 L3VPN的工作原理
- 5.3.1 L3VPN over SRv6 BE的工作原理
- 5.3.2 L3VPN over SRv6 TE的工作原理
- 5.4 SRv6 EVPN的工作原理
- 5.4.1 EVPN E-LAN over SRv6的工作原理
- 5.4.2 EVPN E-Line over SRv6的工作原理
- 5.4.3 EVPN L3VPN over SRv6的工作原理
- 5.4.4 SRv6 EVPN的协议扩展
- SRv6设计背后的故事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6章 SRv6的可靠性
- 6.1 IP FRR与端到端保护
- 6.1.1 TI-LFA保护
- 6.1.2 SRv6 Endpoint的故障保护
- 6.1.3 尾节点保护
- 6.2 防微环
- 6.2.1 微环产生的原因
- 6.2.2 SRv6本地正切防微环
- 6.2.3 SRv6回切防微环
- 6.2.4 SRv6远端正切防微环
- SRv6设计背后的故事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7章 SRv6网络的演进
- 7.1 SRv6网络演进面临的挑战
- 7.1.1 网络设备支持IPv6
- 7.1.2 SRv6网络如何兼容现网设备
- 7.1.3 SRv6网络面临的安全挑战
- 7.2 SRv6网络的增量部署
- 7.2.1 SRv6网络的演进路线
- 7.2.2 SRv6网络的部署流程
- 7.2.3 SRv6网络的演进实践
- 7.3 现网设备兼容SRv6网络演进
- 7.4 SRv6网络安全问题
- 7.4.1 IPv6的安全措施
- 7.4.2 源路由的安全措施
- 7.4.3 SRv6网络的安全解决方案
- SRv6设计背后的故事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8章 SRv6网络的部署
- 8.1 SRv6网络解决方案
- 8.1.1 SRv6网络在单自治域网络中的典型部署场景
- 8.1.2 端到端网络上的应用
- 8.2 IPv6地址规划
- 8.2.1 IPv6地址规划的原则
- 8.2.2 IPv6地址的分配方法
- 8.2.3 IPv6地址的逐级分配
- 8.3 SRv6网络设计
- 8.3.1 SRv6网络基础配置
- 8.3.2 IGP设计
- 8.3.3 BGP设计
- 8.3.4 SRv6 BE设计
- 8.3.5 SRv6 TE设计
- 8.3.6 VPN业务设计
- 8.4 MPLS网络向SRv6网络演进
- SRv6设计背后的故事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9章 SRv6 OAM与随路网络测量
- 9.1 SRv6 OAM
- 9.1.1 OAM概述
- 9.1.2 SRv6故障管理
- 9.1.3 SRv6性能测量
- 9.2 随路网络测量
- 9.2.1 随路网络测量概述
- 9.2.2 随路网络测量模式
- 9.2.3 IFIT的架构与功能
- 9.2.4 IFIT的封装模式
- 9.2.5 SRv6支持的IFIT功能
- SRv6设计背后的故事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0章 SRv6在5G业务中的应用
- 10.1 5G网络的演进
- 10.2 SRv6在网络切片中的应用
- 10.2.1 5G网络切片
- 10.2.2 承载网的切片架构
- 10.2.3 基于SRv6的网络切片
- 10.2.4 网络切片的扩展性
- 10.3 SRv6在确定性网络中的应用
- 10.3.1 5G超可靠低时延通信
- 10.3.2 确定性网络的基本原理
- 10.3.3 基于SRv6的确定性网络
- 10.4 SRv6在5G移动网络中的应用
- 10.4.1 5G移动网络的架构
- 10.4.2 SRv6在5G移动网络中的部署方式
- 10.4.3 SRv6在5G移动网络中的关键功能
- 10.4.4 5G移动网络的控制平面
- SRv6设计背后的故事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1章 SRv6在云业务中的应用
- 11.1 SRv6在电信云中的应用
- 11.1.1 电信云概述
- 11.1.2 电信云承载网架构
- 11.1.3 边缘电信云架构
- 11.2 SRv6在SFC中的应用
- 11.2.1 SFC概述
- 11.2.2 基于PBR/NSH的SFC
- 11.2.3 基于SRv6的SFC
- 11.3 SRv6在SD-WAN中的应用
- 11.3.1 SD-WAN概述
- 11.3.2 基于SRv6的SD-WAN
- SRv6设计背后的故事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2章 SRv6组播/BIERv6
- 12.1 组播技术和组播业务概述
- 12.1.1 PIM
- 12.1.2 MVPN
- 12.1.3 BIER
- 12.2 BIER组播技术
- 12.2.1 BIER的基本概念
- 12.2.2 BIER的分层架构
- 12.2.3 BIER的转发原理
- 12.2.4 BIER的数据平面
- 12.2.5 BIER的控制平面
- 12.2.6 基于BIER的MVPN
- 12.2.7 BIER的技术特点
- 12.3 BIERv6组播技术
- 12.3.1 BIERv6的提出
- 12.3.2 BIERv6的基本原理
- 12.3.3 BIERv6的控制平面
- 12.3.4 基于BIERv6的MVPN
- 12.3.5 基于BIERv6的公网组播
- 12.3.6 基于BIERv6的跨域组播
- 12.3.7 BIERv6的技术特点
- 12.4 其他SRv6组播技术
- SRv6设计背后的故事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3章 SRv6产业的发展与未来
- 13.1 SRv6产业的发展
- 13.1.1 SRv6标准的进展
- 13.1.2 SRv6的相关产品
- 13.1.3 SRv6的互通测试
- 13.1.4 SRv6商业部署
- 13.1.5 SRv6产业活动
- 13.2 SRv6扩展报文头压缩
- 13.2.1 SRv6扩展报文头长度的影响
- 13.2.2 SRv6扩展报文头压缩方案
- 13.2.3 SRv6扩展报文头压缩方案对比
- 13.2.4 SRv6扩展报文头压缩研究展望
- 13.3 应用感知的IPv6网络(APN6)
- 13.3.1 APN6的产生
- 13.3.2 APN6的框架
- 13.3.3 APN6框架的要求
- 13.3.4 APN6的未来
- 13.4 从SRv6到IPv6+
- SRv6设计背后的故事
- 本章参考文献
- 附录A IPv6简介
- A.1 IPv6概述
- A.2 IPv6地址
- A.3 IPv6报文头
- A.4 ICMPv6
- A.5 PMTU
- A.6 ND
- 参考文献
- 附录B IS-IS TLV介绍
- 附录C OSPFv3 TLV介绍
- 缩略语
- 后记 SRv6之路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