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40千字
                       字数
                        2015-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心理与行为研究的角度与方法观察分析农村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充满科学严谨之风的同时,亦饱含人性关怀。
内容简介
本书为2004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发展状况与教育对策研究》成果。本书从心理与行为研究的角度与方法,观察、解析中国特有的新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现状,直面他们的生存困境,解决与探讨他们的发展资源,为留守儿童、流动儿童身边的教育者、基层社区工作者、监护人提供有效可行的教育建议。本研究采用量化与质性双重研究方法,既有定量数据,亦有个案分析。
目录
- 版权信息
 - 《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编写人员
 - 前言
 - 第一部分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研究
 - 第1章 研究背景:离开父母的孩子
 - 新弱势群体
 - 留守儿童心理研究模型
 - 留守儿童≠不良儿童
 - 亲情缺失:留守儿童的压力源
 - 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机遇
 - 第2章 研究方法:走近留守儿童
 - 访谈实录:我想有个家
 - 2006年的走访:质性研究的被试选取、访谈与编码
 - 1441名学生:量化研究的被试与实施
 - 访谈解析:倾诉
 -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1:留守儿童面对的是什么
 - 访谈实录:二爹的报答
 - 留守儿童的生活事件:他们遇到了什么
 - 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现状
 - “荒草”一样的孩子: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 访谈解析:二爹一家的支持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2:留守儿童拥有什么?
 - 访谈实录:“倔强”的孩子
 - 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支持
 - 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资源
 - 访谈解析:适度管教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有希望的孩子
 - 留守儿童现状清单
 - 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
 - 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资源
 - 我们如何做:教育的建议
 - 留守儿童不是问题儿童的代名词
 - 第二部分 流动儿童心理研究
 - 第6章 研究背景:与父母同行的孩子
 - 3581万与父母同行的孩子
 - 流动儿童与教育平等
 - 流动儿童生存现状与心理世界
 - 第7章 研究方法:走进流动儿童群体
 - 访谈实录:“不管有多苦”
 - 质性研究:设计与被试选取
 - 量化研究:设计与被试选取
 - 访谈解析:家庭团聚的力量
 - 第8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1:流动儿童的生存环境与心理感知
 - 访谈实录:“我不想走”
 - 流动儿童生活的家庭环境
 - 流动儿童就学的学校环境
 - 流动儿童生存的社会环境
 - 访谈解析:漂浮
 - 第9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2:流动儿童的就学
 - 访谈实录:“还是老家好”
 - 是否进得来:流动儿童的入学权利
 - 能否留得住: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
 - 是否学得好:流动儿童的学习成长
 - 访谈解析:融入
 - 第10章 结论与建议:新的契机
 - 迁徙:新的契机
 - 流动儿童现状清单
 - 我们可以做什么?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的核心企业,成立于1980年,是以教育出版为主体、以专业出版和大众出版为两翼的综合性出版社。30多年来,北师大出版社始终坚持“传播科学真理,促进教育创新”、“弘扬中华文化,共享世界文明”的出版理念,出版图书万余种,发行量达15亿册,出口图书近千种,百余种图书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积累了丰富的出版资源,形成了知名的图书品牌,在中国出版界、教育界、学术界享有盛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