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全面系统深入研究后现代主义的学术著作。

内容简介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泛文化思潮,涉及哲学、艺术、文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在我国文化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著作把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从其产生背景、思想渊源、理论实质、社会影响以及发展走向等方面对其加以全面分析,以期把握其精神实质并为我国当代文化建设寻找有益资源。

全书分上篇、中篇和下篇三个部分。上篇主要对后现代主义的产生背景、理论特征、价值取向以及它对中国文化建设的影响等进行了总体论述评价;中篇重点研究了后现代主义主要代表人物利奥塔、德里达、福柯、伽达默尔和鲍德里亚等的核心观点;下篇研究了一些著名思想家对后现代主义的评论,这对整体把握后现代主义无疑是一个必要的补充。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上 篇
  • 作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综合反映的后现代主义
  • 一、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矛盾的表现
  • 二、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要求
  • 三、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阶级状况的一种体现
  • 四、余论
  • 作为大众文化意识形态的后现代主义
  • 一、大众文化是后现代主义产生的实践前提
  • 二、后现代主义是大众文化进一步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三、大众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内在矛盾
  • 后现代主义的理论特征
  • 一、后现代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挑战
  • 二、后现代主义基本理论取向
  • 后现代主义的价值取向
  • 一、后现代主义价值基础
  • 二、后现代主义主要价值取向
  • 三、后现代主义价值评价
  • 后现代主义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影响
  • 一、后现代主义对当代中国文学的影响
  • 二、后现代主义对当代中国哲学的影响
  • 三、后殖民主义在中国
  • 后现代主义影响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原因
  • 一、后现代主义对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影响
  • 二、后现代主义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 三、后现代主义对中国全球化进程的影响
  • 后现代主义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
  • 一、现代性及其实质
  • 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不是后现代主义
  • 三、后现代主义与当前中国意识形态建设对策
  • 后现代语境下的文化身份与中国文化主体性建构
  • 一、全球化的文化冲突与反思
  • 二、全球化进程中文化身份意识的觉醒
  • 三、文化自觉与中国文化主体性
  • 四、文化他律与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建构
  • 中 篇
  • 后结构主义思想评析
  • 一、结构主义的主要观点、理论局限性和后结构主义的产生
  • 二、后结构主义对结构、逻各斯的消解
  • 三、“解构”后的后结构主义基本观点
  • 四、后结构主义的意义及其思想局限性
  • 解构主义的复杂性解读
  • 一、解构是为了把反还原思想彻底化
  • 二、解构是为了让文本的意义在开放系统中延异
  • 三、解构与复杂性
  • 利奥塔后现代知识的复杂性解读
  • 一、科学知识是一种话语
  • 二、在科学的发展中小叙事替代大叙事
  • 三、以“误构”(paralogy)为标准的科学知识的合法性
  • 四、结语
  • 德里达解构主义思想变革
  • 一、索绪尔的语言学对德里达的影响
  • 二、德里达对索绪尔语言学的批判
  • 三、延异理论的提出
  • 四、余论
  • 德里达论资本主义终结论
  • 一、质疑资本主义终结论形成的合理性
  • 二、质疑资本主义终结论论证过程的合理性
  • 三、呼唤马克思的精神
  • 四、结语
  • 福柯权力论
  • 一、对传统权力观的批判
  • 二、权力是在关系中产生与运作的力的关系网
  • 三、评论
  • 福柯性知识论
  • 一、对一种流行观点的批判
  • 二、性意识是知识与权力合作的产物
  • 三、评论
  • 伽达默尔论效果历史理论
  • 一、对历史学派和狄尔泰解释学历史观的批判
  • 二、效果历史理论及其实质
  • 三、评论
  • 伽达默尔论解释学历史观
  • 一、哲学解释学历史观的批判
  • 二、解释学抑或其他:对马克思历史观的判定
  • 三、唯物史观和解释学历史观相互关联
  • 鲍德里亚论意识形态
  • 下 篇
  • 詹明信论马克思主义
  • 一、资本主义是一种具有弹性的社会制度,但难以克服自身的结构性矛盾
  • 二、苏联解体不是共产主义的失败,共产主义仍然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目标
  • 三、社会主义革命不是渐进式的改良,而是彻底的制度变化
  • 四、结语
  • 詹明信论意识形态
  •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
  • 二、当代意识形态诸形式
  • 三、简评
  • 詹明信论大众文化
  • 一、后现代主义文化时代提出的依据
  • 二、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 三、大众文化的特点
  • 四、大众文化的功能
  • 五、余论
  • 伊格尔顿论意识形态
  • 一、意识形态的两种存在方式
  • 二、意识形态与文学生产
  • 三、评论
  • 齐泽克论商品拜物教与意识形态
  • 一、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批判
  • 二、从商品拜物教到意识形态批判
  • 三、商品拜物教作为意识形态发挥作用的方式
  • 哈贝马斯论哲学解释学
  • 一、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意义及其限度
  • 二、对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批判和超越
  • 三、评论
  • 安德森论后现代主义
  • 一、后现代概念的历史考察
  • 二、后现代主义与晚期资本主义
  • 三、后现代主义的价值取向
  • 四、结语
  • 萨义德东方主义理论
  • 一、东方主义及其历史演变
  • 二、东方主义的理论实质
  • 三、对东方主义的抵抗
  • 四、评论
  • 海登·怀特历史叙事理论
  • 一、历史理论“叙事”性质及其不同理解
  • 二、历史叙事理论的建构
  • 三、海登·怀特历史叙事理论所面临的困境
  • 四、海登·怀特历史叙事理论评价
  • 布尔迪厄实践观
  • 一、习性
  • 二、资本
  • 三、场域
  • 四、评论
  • 后 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