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75千字
字数
2014-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探讨欧洲一体化、欧债危机、欧元未来及全球关系。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对目前欧洲的一些热点问题,比如欧洲一体化进程,欧债危机的成因与演化,欧元的未来,欧洲与世界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力图用通俗的语言把复杂的欧洲问题以及欧洲未来发展的趋势深入浅出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部分 无处不在的危机
- 政治的愚蠢:白雪工作和17个小矮人
- 欧债危机被误读的十个方面
- 德国在欧洲财政契约上的讨价还价
- 新形势正在浮现:欧元灾难预言家失算
- 质问正确的问题:希腊必须为自己的困境承担责任
- 预算目标的灵活性:希腊乱局也许会鼓励其他成员国留在欧元区
- 无处不在的危机:欧元措施使银行系统更易受到威胁
- 过严的处理产生相反的效果:德国人应该重新审视凯恩斯
- 欧债危机的高赌注:瑞士央行可能面临进一步的钉住机制压力
- 欧债危机是如何影响金银的:从欧洲确定性中获利的策略
- 多元化的影响:欧元引发了道德风险
- 第二部分 欧洲的权利与冲突
- 萨潘:欧盟条约需要“政治性”的重新谈判
- 德国坚持稳定性:保持冷静并继续前进
- 放弃德国的权力?当霸权终结时何去何从
- 来自柏林的自相矛盾的信号:直接的混乱与精巧的含糊
- 德国央行的失败降低了经货联盟的影响
- “原始精神”在德国崛起:经济修复使德国央行面临挑战
- 德国也可能更多转向国内需求:德国与中国亦步亦趋
- 法国对经货联盟的焦虑一览无余
- 法国民调的反德基调:终极选举中密特朗阴影
- 德国参与法国选举活动:默克尔支持萨科齐的赌博
- 不仅是形式主义:奥朗德必须从过去吸取正确的经验
- 瑞士央行行长做了对的事:一个标准和判断的问题
- 第三部分 学过去还是不学过去
- 文明的冲突和欧洲可靠性的崩溃
- 学过去还是不学过去?韦伯、特里谢和德拉吉的曲折故事
- 为什么希腊的退出不是自毁行为:货币联盟的历史教训
- 浮士德式货币契约:歌德在通胀问题上教会我们了什么
- 永不落幕的欧元之辩:单一货币阴谋论和现实
- 改变世界的破产:希腊危机的12个教训
- 1974-75年德国央行的债券购买狂潮
- 我们曾目睹的暴风雨:西班牙16世纪的违约奠定的基调
- 希腊担心另一场浩劫:欧债危机比1922年时更糟
- 法国和德国
- 找准时机:欧洲央行的声明和历史教训
- 欧洲的第二次机会: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能帮助欧元治理
- 欧洲为什么需要增长?科尔和密特朗需要联手纠正错误
- 第四部分 一体化的欧元争分夺秒
- 为何没有欧元早期预警?构建宏观审慎政策
- 摆脱束缚:欧洲央行也对危机负部分责任
- 再次发现家庭精神:只有默克尔可以扭转欧洲的局面
- “平行货币”是出路:保留欧元、恢复实力、稳定欧洲
- 一个更加稳定的框架:前路存疑
- 增长与去杠杆化相结合:债权国和债务国之间的角色转换
- 欧元争分夺秒:除去欧洲央行的行动,我们也需要政治意志
- 欧债危机的长期阴影:目前未有简单的解决方案
- 为什么欧洲央行应实践其货币主义信条
- 一体化的效益与成本:当资本流入停止时要保证流动性
- 第五部分 为什么一定要重组欧洲
- 欧洲比欧元大多了:财政联盟很难实现
- 为什么一定要重组欧洲?只有在更紧密的联盟中经货联盟才能生存
- 欧洲面临两种选择
- 欧洲联邦难以企及:欧洲必须适应日趋主导但前路未明的德国
- 德国主导的危险:德国必须配合欧洲增长战略
- 欧洲货币联盟多样化发展:德国和波兰融合欧洲大陆之外
- 未来两年摆在欧洲面前的反对与痛苦:欧洲在挣扎,冲突不断
- 重塑欧洲商业信心:如何让经济货币联盟发挥作用
- 平衡安全与竞争:如何强化欧洲后贸易时代市场
- 第六部分 英国:局内人还是局外人
- “英国退出”(Brexit)大门敞开:工党无法回避全民公投
- 英国公开的欧元问题:核心单一货币将考验卡梅伦
- 英国央行的“局内人”和“局外人”:针线街的继承
- 谨防家庭纠纷:为什么人们不希望卡梅伦给德拉吉提建议
- 迎接挑战:默文·金和“黑云”
- 从过去经济衰退中汲取的教训:奥斯本应该关注于英国经济增长
- 克罗克特的传说和银行的研究:赤字、衰退和对默文·金“遗产”的辩论
- 注定艰辛的学习过程:卡尼到任后将迎来挑战
- 第七部分 跨大西洋的神奇组合
- 全球化和欧元债务:中心与边缘间的资本流动
- 为何美元地位牢不可破,欧元的反弹难以持久
- 跨大西洋的神奇组合:不动感情未尝就是坏事
- 美国与欧洲脱钩:流动资金注入,世界投资者前景改善
- 欧洲面貌发生了改变:全球化对整个欧洲大陆的影响
- 欧洲能从亚洲的经验中学到什么?集体行动和改革势在必行
- 经济的智能增长及结构调整:欧洲需要从工业转型中汲取经验
- 新兴市场并不是驱动力:欧债危机给国际社会带来的长期阴影
- 第八部分 不明朗的全球货币体系
- 朝向多级货币:为什么美元霸权不会被轻易动摇?
- 不明朗的多元货币倾向:IMF应当引领透明度运动
- 多样性与集体思维的对阵:世界央行体系没有万灵药
- 更广泛的权力,更多的约束:世界央行的新平衡
- 央行面临的挑战:危机先觉者被拥立为潜在救世主
- 钉住汇率的未来:在通胀和通货紧缩之间的徘徊
- 稳定黄金的根基:低波动、高分配
- 货币数量并无风险:为何我们不必担心通胀
- 特例变成了标准:央行巨大的两难困境
- 混乱的威胁:警惕“货币悬崖”
- 向“伯南克泡沫”进发:扩张货币政策的第三阶段
- 点头同意资本管制:IMF终于开始变明智了
- 第九部分 世界经济新范式
- 金砖国家是由“稻草”构成的,欧洲必须依靠美国走出困境
- 为什么会发生危机?有限责任公司的缺陷
- 世界经济新模式:到了复制亚洲新式资本主义的时候了
- 消防署和防火墙:稳定国际金融体系
- 金融市场监管:寻找促进增长的途径
- 对问责制的需求:金融政策委员会需要制定更广泛的目标
- 千疮百孔:抵押品的必然结果
- 资金流动性驱动价格高估:基金投入工业化国家债券
- 多样化的途径:ETF市场
- 亚洲货币的机遇:寻找最优资产负债组合的路径
- 银行和新环境:当国家“从困境中脱身”应如何调整
- 结构型、社会型、环保型:三管齐下的主动权使经济持续增长
- 对“绿色增长”的呼吁:促进经济增长的双重策略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经济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国内知名经济专业出版机构和大众信息传播机构,在中国知识界、文化界、经济界享有良好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