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媒介技术持续地、全方位地形塑着人类社会信息传播实践的样貌。

内容简介

在当代,环境风险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深度媒介化”的进程不仅已经深刻影响环境风险的传播,更影响到公众对其的关注与讨论,探究环境风险的媒介作用机制是本书的核心研究问题。

社交媒体时代,作为信息生产端与传播端的媒体与网络公众是环境风险传播研究的核心,因此本书将从风险信息生产和传播两个层面展开,对环境风险中的角色定位、媒介建构、风险情绪、共识达成等具体问题进行系列实证分析,为环境风险的媒介化治理提出建议,以整合媒介内容、平台技术、异质行动圈层实现环境风险的数字善治。

本书除了引论外,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介绍环境风险、媒介与环境风险的关系以及本书的研究思路。第二章探讨多元风险行动者的角色定位以及多元行动者的关系互动。第三章探讨环境风险的媒介构建,包括风险话语和媒介框架。第四章探讨风险感知与风险情绪的关系,包括心理测量方法等。第五章研究多元行动者风险沟通与共识的达成。第六章为智能传播时代的媒介化治理与审思。

目录

  • 版权信息
  • 喻园新闻传播学者论丛编辑委员会
  • 总序
  • 引论 我们所处的社会
  • 第一节 风险认识论之辩与新发展
  • 一 风险概念的起源
  • 二 风险的认识论之辩
  • 三 风险的特征
  • 四 风险社会理论的探索
  • 第二节 关键概念:环境风险及其特征
  • 第一章 新闻传播学视角下的环境风险
  • 第一节 媒介、社会与环境风险
  • 一 媒介化社会
  • 二 信息生产、消息把关与权力
  • 三 信息分发、平台互动与技术
  • 四 信息消费、技术赋权与用户
  • 第二节 深度媒介化视域下的环境风险传播
  • 一 风险生产端的媒介:角色定位、框架呈现及其变化
  • 二 风险传播端的公众:风险感知、技术赋权与在线行动
  • 第三节 本书研究的问题与思路逻辑
  • 第二章 多元风险行动者的角色定位
  • 第一节 多元行动者的角色呈现
  • 第二节 多元行动者的关系互动
  • 一 基于行动者类型的关系网络与社交互动
  • 二 基于角色类型的关系网络与社交互动
  • 三 多元行动者的互动阐释
  • 第三章 环境风险的媒介建构:风险话语与媒介框架
  • 第一节 多元的环境风险话语
  • 一 作为语言的话语:不确定性的风险建构与话语修辞
  • 二 作为实践的话语:媒介风险话语vs公众风险话语
  • 三 嵌入环境的话语:话语、政策与社会行动的互构
  • 第二节 环境风险的框架生产与互动
  • 一 再造“真实”:媒体框架生产与风险表征差异
  • 二 媒体—公众框架差距与次生舆情风险
  • 第四章 风险感知与风险情绪
  • 第一节 经典范式:心理测量方法及其应用
  • 一 风险感知与心理测量
  • 二 不同类型环境风险的感知
  • 三 媒介报道对于风险感知的影响
  • 第二节 新兴模式:情绪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 一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与情感分析
  • 二 技术加持:基于大数据的情绪测量实操
  • 三 报道策略:内容、情绪与媒介丰富度的视角
  • 第五章 多元行动者风险沟通与共识达成
  • 第一节 共识、风险与沟通
  • 一 共识、共识困境与环境风险
  • 二 情境理论下用户互动反馈与风险共识达成
  • 三 用户反馈与风险沟通的主要表现形式
  • 第二节 共识困境:框架沟、用户风险感知与情绪
  • 一 框架沟的产生: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 二 框架沟与风险感知:认知情绪的中介作用
  • 三 不同类型框架沟下的用户情绪与感知差异
  • 第三节 共识沟通:参与者、参与场域与互动情境
  • 一 发帖场域:基于影响力与知识距离的角色行动
  • 二 跟帖场域:基于理性或情感的反馈及其情境积聚
  • 三 情境互动:话语氛围对用户反向建构的调节作用
  • 第四节 共识达成:“话语—情感—共识”的机制共创
  • 一 转换话语:厘清逻辑,实现网络情境下的精准传播
  • 二 凝聚合意:弥合微距,寻找共情传播的最大公约数
  • 三 培植共识:兼收并蓄,积蓄碎片化共识的行动合力
  • 第六章 超越风险:智能传播时代的媒介化治理与审思
  • 第一节 问题呈现:新环境风险下的风险传播与治理困境
  • 一 媒介化:技术的风险属性与社会放大效应
  • 二 网络化:环境风险中的行动者与风险外溢
  • 三 厘清逻辑:从媒介化治理到良性风险沟通的理论路径
  • 第二节 内容治理:厘清思路,将媒介化逻辑嵌入风险传播
  • 一 明确媒介定位,以媒介为中心勾连信息网络
  • 二 审慎选择框架,以优化内容生产、建构风险认知
  • 三 协调多元行动,以弱化框架沟,引导公共情绪
  • 第三节 技术治理:智能破圈,适时防止环境风险舆情外溢
  • 一 智能技术嵌入,辅助提升风险治理效能
  • 二 破除算法茧房,强化人工辅助正向影响
  • 三 警惕数据幻象,审慎辨别风险舆情属性
  • 第四节 关系治理:培育共识,重塑环境风险沟通良性循环
  • 一 平衡对话主体,搭建多元交流网络
  • 二 维护对话氛围,设置公共情绪议程
  • 三 优化对话内容,鼓励风险知识合产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