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城乡统筹土地改革:成都模式与政策建议

内容简介

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本书首先分析了城乡统筹发展中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的背景与动因,接着总结了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的七种模式,然后,从八个方面进行了相应的绩效评价,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成都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的启示,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中土地管理制度进一步改革创新的政策建议。

目录

  • 封面
  • 版权信息
  • 目录
  • 序1:重构城乡要素配置理论的学术求索
  • 序2:基于成都统筹城乡改革试验的理论求索
  • 序3: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让人们在城市生活更美好
  • 前言
  • 第一章 统筹城乡发展与制度创新
  • 第一节 研究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政策与实践意义
  • 第二节 统筹城乡发展与制度创新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框架
  • 第二章 论城市的合约性质:一个新的城市理论模型
  • 第一节 关于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探讨
  • 第二节 城市合约性质的理论渊源
  • 第三节 从合约看城市:城市是一组要素合约的系统集成
  • 第四节 形式化工具:加入交易费用的曲线推导
  • 第三章 城乡关系的历史与现状:新视角下的观察
  • 第一节 中国城乡关系制度演进的三个阶段
  • 第二节 城乡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 第四章 改进合约结构:统筹城乡制度创新的总体思路
  • 第一节 中国统筹城乡发展制度创新的总体架构
  • 第二节 制度、市场、治理三个层面破解城乡二元体制
  • 第三节 城市合约准入:设市制度改革的形式化证明
  • 第五章 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城乡之间、城市之间、城市内部合约结构
  • 第一节 理论建构:政府两层次职能论
  • 第二节 逻辑框架:“两法一化”作为转变政府职能
  • 第三节 成都实践:改善行政合约结构的具体做法
  • 第四节 合约结构改善的绩效:企业与居民视角
  • 第六章 公共服务均等化:人力资本积累与人口自由流动
  • 第一节 理论建构:人力资本外部性要求
  • 第二节 逻辑框架:确立总体格局并推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 第三节 成都实践:以“配套标准化”作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手段
  • 第四节 具体领域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创新与做法
  • 第五节 循序同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 第七章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城市化动力结构调整
  • 第一节 理论建构:城市生成中的全要素效率提升论
  • 第二节 逻辑框架:从行政运作走向市场运作
  • 第三节 成都实践: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具体做法
  • 第八章 实证分析:检验理论与假说
  • 第一节 全国城市体系边际收益测算
  • 第二节 推广佃农模型的假设检验
  • 第三节 成都案例:农村资产与流动的变化
  •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附表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