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25千字
字数
2019-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书讲3GPP Small Cell、5G UDN部署、关键技术及自优化。
内容简介
本书从3GPP的Small Cell技术讲起,然后引入5G超密集网络(UDN)的系统网络部署,其中包括频谱资源、Cloud RAN、控制面用户面分离、异构网部署等。接下来对5G UDN的各类关键技术做了比较详尽的描述,例如协议栈架构,波束赋形、系统消息、随机接入、多连接技术、移动性管理、非授权频段等。最后对UDN网络的自组织自优化进行了一定的介绍。
目录
- 封面
- 扉页
- 版权信息
- 目录
- 内容提要
-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编辑委员会
- 序言
- 前言
- 第1章 5G前蜂窝移动历史
- |1.1 5G前蜂窝移动系统和业务概述|
- |1.2 4G LTE同构宏蜂窝和异构微蜂窝概述|
- |1.3 4G LTE/LTE-A系统的主要性能特点|
- |1.4 3GPP标准化九大原则|
- 第2章 LTE微蜂窝和小小区技术
- |2.1 LTE小小区技术需求背景|
- |2.2 LTE小小区技术发展历史|
- |2.3 LTE 小小区关键技术|
- 2.3.1 LTE同构小区间干扰协调
- 2.3.2 LTE异构小区间增强干扰协调
- 2.3.3 LTE-A CA
- 2.3.4 LTE-A协作多点传输
- 2.3.5 LTE-A 小小区开关
- 2.3.6 LTE-A DC双连接
- 2.3.7 LTE-A LAA及LWA联合互操作
- |2.4 Pre5G概念简介|
- 第3章 5G UDN技术概述
- |3.1 IMT-2020定义的5G UDN应用场景性能指标|与现有技术的差距
- |3.2 3GPP相应的5G UDN场景及性能需求|
- |3.3 5G UDN中的主要技术问题和挑战|
- |3.4 5G系统的功能架构概述|
- |3.5 5G UDN物理层关键使能技术|
- 第4章 5G UDN部署组网关键技术
- |4.1 5G网络架构和扁平化部署|
- 4.1.1 gNB和eLTE eNB共站部署
- 4.1.2 gNB和eLTE eNB异站部署
- 4.1.3 5G网络主要逻辑接口
- |4.2 基于C-RAN概念的集中式部署|
- 4.2.1 CU/DU分离集中式部署
- 4.2.2 CU/DU 分离的候选方案
- 4.2.3 gNB-CU和gNB-DU分离后的典型流程
- |4.3 gNB控制面、用户面分离式部署|
- 4.3.1 控制面、用户面实体分离需求
- 4.3.2 gNB控制面、用户面分离的技术难点
- 4.3.3 gNB控制面、用户面实体分离和CU/DU实体分离的关系
- 4.3.4 gNB-CU实体的控制面/用户面分离后典型流程
- |4.4 异构双/多连接方式部署|
- 4.4.1 NR系统内双/多连接部署
- 4.4.2 多RAT之间双/多连接部署
- 4.4.3 高低频独立SA/非独立NSA部署
- |4.5 基于授权/非授权频谱资源的部署|
- |4.6 LTE和NR共享频谱资源的部署|
- |4.7 5G网络切片化部署|
- |4.8 5G UDN部署中的工程化挑战|
- 第5章 5G UDN空口高层关键技术
- |5.1 NR用户面|
- 5.1.1 空口协议栈概述
- 5.1.2 MAC子层
- 5.1.3 RLC 子层
- 5.1.4 PDCP 子层
- 5.1.5 SDAP 子层
- 5.1.6 空口层2数据流示意
- |5.2 LTE和NR系统间双/多连接操作|
- 5.2.1 MR-DC概述
- 5.2.2 MR-DC工作架构
- |5.3 NR RRM测量和移动性管理|
- 5.3.1 Layer 3移动性管理
- 5.3.2 波束间移动性管理
- |5.4 INACTIVE新状态和CS Grant Free传输|
- |5.5 NR系统消息新广播机制|
- 5.5.1 On Demand SI机制
- 5.5.2 Stored SI架构
- |5.6 5G E-UTRA ng-eNB的演进|
- 第6章 5G UDN空口物理层关键技术
- |6.1 波束赋形在5G UDN中的使用|
- 6.1.1 模拟/数字/混合/波束赋形特点
- 6.1.2 波束赋形工作架构
- 6.1.3 5G NR多波束操作
- |6.2 5G NR随机接入技术|
- 6.2.1 随机接入触发事件
- 6.2.2 随机接入信道
- 6.2.3 随机接入过程
- |6.3 5G NR协作多点传输|
- 6.3.1 FeCoMP操作概述
- 6.3.2 FeCoMP定义与分类
- 6.3.3 仿真评估场景及仿真参数配置
- 6.3.4 仿真结果及结论
- 6.3.5 潜在增强
- |6.4 5G小区虚拟化技术|
- 6.4.1 小区虚拟化技术概述
- 6.4.2 小区虚拟化与移动性
- 6.4.3 小区虚拟化与干扰协调
- |6.5 无线干扰管理和抑制概述|
- 6.5.1 频域协调技术
- 6.5.2 功率域协调技术
- 6.5.3 多小区协同技术
- 6.5.4 以用户为中心的传输节点选择技术
- 6.5.5 干扰抵消技术
- 6.5.6 干扰测量和反馈技术
- 第7章 5G UDN物理层其他潜在技术
- |7.1 接入链路与回程链路联合设计|
- 7.1.1 5G回程问题概述
- 7.1.2 自回程技术
- 7.1.3 回程链路与接入链路资源的联合优化
- |7.2 干扰管理与抑制|
- 7.2.1 频率协调技术
- 7.2.2 功率协调技术
- 7.2.3 多小区协同技术
- 第8章 5G UDN智能化关键技术
- |8.1 网络自组织|
- |8.2 网络自配置|
- 8.2.1 5G网络接口建立
- 8.2.2 典型流程
- |8.3 网络自优化|
- 8.3.1 自动邻区关系优化
- 8.3.2 典型场景和流程
- |8.4 无线自回程|
- 8.4.1 无线自回程简介
- 8.4.2 无线自回程的设计需求
- |8.5 移动边缘计算|
- 缩略语
- 参考文献
- 索引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