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画马两千年》:时代的精神,美学的追求。

内容简介

画马是一个时代的精神体现,也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美学追求。《画马两千年》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了自两汉末年到整个二十世一纪的画马历史,浓缩了人类以艺术的形式对自然生命的感悟和挚爱。纵观中国两千年的画马经历,异彩纷呈。藉由《画马两千年》,我们可越过时空的阻隔,去感知那美不胜收之处,一个尽在马上的艺术世界!

目录

  • 版权信息
  • 01导言与概说
  • 02画马的文化内涵
  • 画马与英雄时代
  • 画马的文化意味
  • 画马的分科沿革和画风种类
  • 人马画的题材演变及趋势
  • 影响马匹造型的客观因素
  • 1 中国马种的起源与发展
  • 2 画马与相马
  • 03两千年前的画马和塑马
  • 凿崖出骏骑 绘绢存良骥——西汉以前的人马形象
  • 秦汉马政与鞍马塑艺(公元前11世纪—220年)
  • 1 先秦礼制的崩塌与鞍马塑像
  • 2 始见强盛的秦汉马政
  • 3 秦汉雄强的人马造像
  • 04人马画的萌发与生成阶段
  • 石上纵马跃 壁间驾车行——两汉画马(公元前206—220年)
  • 1 西汉帛画 木版画上的人马形象
  • 2 汉画像砖石上的人马与车马
  • 3 东汉壁画上的人马与车马
  • 有论画科立 无羁鬃马行——六朝画马说(317—589年)
  • 1 兴盛的魏晋南北朝马政
  • 2 西晋壁画上的人马画题材
  • 3 东晋和南朝的人马画与画论 画谱
  • 4 北朝人马画的艺术特性
  • 05人马画的成熟阶段
  • 唐马天下震 骅骝长安肥——唐代,人画马的第一次高潮(618—907年)
  • 1 唐代强盛无比的马政
  • 2 唐代人马画的艺术前源
  • 3 初唐人马艺术品遗迹
  • 4 盛唐人马画名家及名作
  • 乱世兵马众 定国良骏多——论五代人马画(907—960年)
  • 1 西蜀 南唐地区的人马画家
  • 2 江南何人曾画马
  • 3 中原及北方地区的人马画家
  • 烈马踏尘去 雅骑濡墨来——记宋人画马(960—1279年)
  • 1 江河日下的宋代马政
  • 2 北宋文人画活动与李公麟的人马画
  • 3 北宋的唐画摹本和唐风人马画
  • 4 记述史实的南宋人马画和小品画
  • 5 陈居中与宋金人马画
  • 6 宋人论画马
  • 辽骥踌躇满 壁上鞍马多——辽人画马析(916—1125年)
  • 1 事简职重的辽代马政
  • 2 辽代人马画家和壁画
  • 金人画马极可观 文士写骏实哀怜——金代,人马画的第二次高潮(1115—1234年)
  • 1 金代文化的特质
  • 2 金代人马画的创始阶段(1115—1160年,历经太祖至海陵王四朝)
  • 3 金代人马画的高峰期(1161—1208年,历经世宗 章宗两朝)
  • 4 金代人马画的衰退与演化(1209—1270年,历经卫绍王 宣宗 哀宗三朝至蒙古建元前)
  • 唐马纸上现 良工心中情——写元人画马(1271—1367年)
  • 1 盛世不长的元代马政
  • 2 元代人马画的文化背景
  • 3 元初江南以遗民龚开为主体的人马画家
  • 4 元廷和赵氏家族的人马画
  • 5 任仁发家族的人马画特色
  • 6 元代的职贡类题材
  • 7 北方佚名画家群的画马艺术
  • 匠师工笔画马 文人意笔写驴——明代画马的新空间(1368—1644年)
  • 1 复苏的明代马政
  • 2 明代宫廷的人马画
  • 3 明代江南地区的人马画
  • 4 明人画驴
  • 传教士细笔发微 文人们逸笔写情——清代,人马画的第三次高潮(1644-1911年)
  • 1 再度兴盛的清代马政与武备
  • 2 西方传教士与清宫人马画
  • 3 清宫其他人马画家的画艺
  • 4 文人画家的守成功力与创新胆略
  • 5 明清诸家论画马
  • 06人马画的新变阶段
  • 海上起波澜 笔下涌墨马——近代海派画家的创意(1840—1911年)
  • 含毫五十载 意笔八方行——20世纪上半叶的人马画(1911—1949年)
  • 1 现代人马画的历史背景
  • 2 传统派的人马画家
  • 3 创新派的人马画家
  • 分道扬镳 各呈面貌——20世纪下半叶的人马画(1950—2000年)
  • 1 笔墨型的人马画家
  • 2 激情型的人马画家
  • 3 激情兼结构型的人马画家
  • 4 抒情与生活型的工笔人马画家
  • 07结语
  • 本书图版古代主要人马卷轴画著录
  • 参考书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上海书画出版社

上海书画出版社成立于1960年,是艺术出版领域最具品牌价值的现代化出版传媒机构之一,长期以来致力于以中国书画艺术为核心的专业出版方向,坚持品牌战略,走精品路线,以优秀文化为底蕴,以学术出版为高地,建构起以专业图书和大众普及图书互为支撑,以教材、期刊为两翼的出版架构。拥有一支专业化的团队,曾多次举行国际学术研讨会,多项图书列入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多次获得国家级图书奖和专业内最高奖,在读者中拥有广泛影响。现在每年出版图书六百余种,其中如《中国书画全书》《中国书法史绎》《中国文人画史》《海派代表书法家系列作品集》《海派绘画大系》《藏传佛教艺术发展史》《锦绣文章》《怀袖雅物》《董其昌全集》《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吴昌硕全集》《上海博物馆藏珍本碑帖丛刊》《中国书画基本丛书》《中国砖铭全集》等大型出版项目,《中国碑帖名品》《中国绘画名品》《中国篆刻名品》《简帛书法大系》等系列专业图书,《中国画学著作考录》《中国书法大字典》《中国书法大事年表》《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碑帖综录》《上海图书馆善本碑帖综录》等专业工具书,均在海内外享有崇高声誉。《书法》《书法研究》《书与画》《艺术当代》《公共艺术》等专业期刊依托知识性、学术性和多样化的活动,形成了独特的品牌形象。完整的出版业态和多层次的出版格局,使出版社拥有了丰富的资源和平台联动效应。2016年成为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授牌的“书法研究出版中心”,2017年荣获国家出版政府奖先进单位。出版社将秉承传统,以“艺术重塑人生”为理念,以“有美必臻”为工作精神,以“聿修、敏求、团结、超越”为企业文化追求,继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