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本诗意书写、兼具雅趣与知识性的茶文化随笔。

内容简介

36种茶,与每一种茶的相遇都是缘分,都值得记录。

作者行走于中国各地的茶山之间,记录动人茶人茶事:呼伦贝尔篝火旁的老茶人、神农架古寺里的制茶僧、洞庭湖畔的茶农……品茶,也品人间冷暖与尘世温情。从“生活、闲情、故人、万物”四维出发,发现一盏茶里蕴藏的慢生活智慧;在龙井的鲜爽、普洱的醇厚、白茶的恬淡中,疗愈心灵,重拾生活诗意;更融入茶器雅趣与千年茶俗,领略中华茶文化精髓。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以茶问安
  • 辑一 世味煮成茶
  • 日照绿:闲人意
  • 滇红:花间饮
  • 寿眉:长者如斯
  • 竹叶青:花枝春满
  • 漳平水仙:香落水
  • 大红袍:山中岁月长
  • 雨花茶:空杯以对
  • 茉莉香片:消受香风在此时
  • 白露牡丹:秋水伊人
  • 辑二 闲饮浮生茶
  • 婺绿:只此浮生
  • 普洱:大自在
  • 阳羡雪芽:岁月有清欢
  • 太平猴魁:清平乐
  • 罐罐茶:星汉西流夜未央
  • 九曲红梅:一盏胭脂色
  • 六安瓜片:万物柔肠
  • 月光白:捕风者
  • 凤凰单丛:闻香去染心
  • 辑三 茶中故人来
  • 祖母红:为谁风露立中宵
  • 狗牯脑:只在茗碗炉烟
  • 常山银毫:良辰时节又逢君
  • 黄山毛峰:最是人间逍遥客
  • 泾阳茯砖:月光里的少年
  • 信阳毛尖:相见欢
  • 安化黑茶:山河故人
  • 湘西黄金茶:黄金无所有,聊赠一碗茶
  • 洞庭碧螺春:曲终人不散
  • 辑四 觅茶红尘外
  • 雀舌:幽人独自闲
  • 乌牛早:云在青天水在瓶
  • 铁观音:千里怀人月在峰
  • 径山茶:盏中有乾坤
  • 安吉白:安且吉兮
  • 西湖龙井:茶煎一湖春
  • 庐山云雾:云间客
  • 木鱼绿茶:鱼梵空山静
  • 泰山女儿茶:惜君如常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在速度为王的时代,按一下暂停键

    这本《一茶一盏》的结构本身即是对 “慢” 的实践。全书没有严密的章节划分,更像一幅徐徐展开的手卷。作者吕峰以茶为经,以盏为纬,编织出一个由感官体验、文化记忆与人生哲思交融而成的文本空间。书中承载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氛围、一种心境。从一片茶叶的采摘、制作,到一只茶盏的烧制、甄选,再到一泡茶汤的冲泡、品味,每一个环节都被赋予充分的注视。这种注视,正是对抗时间碎片化的微小却坚定的努力。作者的笔触兼具文人的雅致与实践者的温度。他写茶,不止于陆羽《茶经》的追述,更关乎当下舌尖的真实感受;他写盏,不止于宋代曜变的天目,也珍视自己手中那只略带瑕疵的手作器物。这种视角让传统的茶文化摆脱了博物馆式的陈列感,变得可亲可近。书中,茶不再仅仅是待客之礼或修身之道,它更是一种训练我们专注力的媒介。当你全神贯注于水温、注水力度与出汤时间时,焦虑被暂时悬置,心神在此刻收束、安定。这只普通的日常仪式,正是本书试图传递的核心 —— 慢,非懒惰亦非低效,而是对每一个当下保持高度的觉知。尤为难得的是,作者避免了将 “慢生活” 浪漫化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怀旧。他清醒地认识到,现代人无法也不必全然归隐山林。书中所提供的,是一种 “大隐隐于市” 的智慧。它告诉我们,即使在最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依然可以借由一杯茶的时间,为自己开辟一处精神飞地。书房一角、办公室一隅,皆可成为实践的场域。这种 “慢”,是一种内在的节奏,而非外在的形式。它关乎选择与态度 —— 选择为生活做减法,选择专注于一事一物,选择在高速运转的齿轮间,为自己保留一个柔软的缓冲地带。

      转发
      1

    出版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成立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主要出版教育、学术人文、珍稀文献等图书,业务范围涉及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及数字出版,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印制、销售,以及教育培训、会展、咨询、地产、旅游、艺术品交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