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文化理论视角解读传统诗学和现代文论,强调诗学话语与文化理论的融合。

内容简介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与文艺批评实践日渐与文化研究融合。文学研究走出只关注文学文本的审美意蕴,反思以艺术自律为文学核心问题的局限,尝试以跨文化研究的理论视野,以跨学科的姿态创构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范式。

本书所辑论文便是作者在此领域的研究成果。本书立足文化研究的理论视域,运用文化研究的方法思考诗学问题,从诗学与文化的互释;文艺理论与文化研究;文艺批评实践等方面将文化理论诗学话语融合起来展开具体的文学批评实践。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 壹 诗学与文化的互释
  • “诗穷而后工”诗学话语谱系的文化阐释
  • 王国维《人间词话》的生命之思
  • 王国维的文化创伤及其在哲学与诗学中的话语表征
  • “后理论”的文化反思与本质主义诗学的理论困境
  • 贰 文艺理论与文化研究
  • 文论“失语症”:一个“话语事件”的理论反思
  • “强制阐释”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话语的合法性考察
  • 营造健康文艺氛围 弘扬文艺的中国精神
  • 文化自信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 理查德·舒斯特曼如何阐释福柯的身体美学
  • 叁 文艺批评实践
  • 身份撕裂与文化选择——读贾平凹小说《极花》
  • 葛亮《朱雀》的历史书写与《北鸢》的文化想象
  • “浅表化”叙事与价值立场的暧昧——读东西的小说《篡改的命》
  • 文学批评要站好自己的岗
  • 文艺精品论:中国当代文艺精品创作的理论导向与价值追求
  • 肆 书评与短论
  • 构建中国“文化诗学”的话语理路与批评范式——论蒋述卓教授“文化诗学”的理论意识、批评实践与价值取向
  • 柯汉琳教授美学研究的三个维度
  • 在对话与融通中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当代发展——读杨建刚《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关系史》
  • 审美治理: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实践转向
  •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提升文化软实力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暨南大学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为“侨”而生,因“侨”而兴,砥砺卅五载,春华秋实,书香五洲,声教四海。始立以来,以“侨”为“桥”,厚植文化,秉承推动华文教育、服务教学科研、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理念,着力华文教材、华侨华人研究、岭南文化研究、高校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已累计出版各类图书7000余种,《中文》《汉语》等华文教材发行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