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主题为印象派绘画在近现代中国的传播。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中国中心观这一历史视角出发,联系清末民初中国社会文化历史语境与中国艺术现代转型实际需求,考察印象派绘画在中国的传播问题,以涉及印象派跨文化传播的近现代期刊文本为重要研究线索,有机结合新式美术教育机制的早期发展进程,以及艺术创作、社团展览等多元传播渠道,澄清印象派传播进程走势、起落效应,透视印象派绘画与中国本土艺术语境的互动形态,辨析外来艺术因子对中国艺术现代发展的具体影响。

本书适合所有对近现代中国美术发展感兴趣的读者参考阅读。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作者简介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问题意识
  • 第三节 研究视角与路径
  • 第四节 本书内容与结构
  • 第五节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印象派传播溯源
  • 第一节 印象派意涵阐释
  • 第二节 源于日本的间接传播
  • 第三节 源于法国的直接传播
  • 第三章 印象派传播缘起(1905-1916)
  • 第一节 期刊传播信息初现
  • 第二节 语境构成与传播开启
  • 第三节 传播效应萌芽态势
  • 第四章 印象派传播变异(1917-1927)
  • 第一节 专业圈内话题效应
  • 第二节 语境氛围与传播扩张
  • 第三节 传播效应艰难推进
  • 第五章 印象派传播演进(1928-1937)
  • 第一节 认知推进热度减退
  • 第二节 语境动势与传播变迁
  • 第三节 传播效应浮沉变化
  • 第六章 结语
  • 第一节 印象派传播进程与效应总览
  • 第二节 印象派传播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索引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创建于1983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创建于2000年12月,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和电子音像出版社的办社宗旨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传播有益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发挥学校的优势和特色,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