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56千字
字数
2022-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谱牒学研究的经典著作。
内容简介
全书深入探索谱牒学发展史,宏观论述其历史与理论,明确学科概念定义;运用文化反映论的原理,探讨谱牒起源问题,对各个时期谱学发展及其代表人物与著作进行细致研究,展现其阶段特色以及有代表性的理论主张。
仓修良先生对于现存最早谱牒著作《世本》的研究,以及对司马迁、刘孝标、欧阳修、苏洵、郑樵、宋濂、方孝孺、章学诚等在谱学方面的贡献和地位等问题的探讨,富有鲜明的学术个性。
此外本书研究了年谱和家谱的性质、价值和局限性,最后通过案例研究家谱辨伪的问题,揭示基本思路与方法,具有很强的学术实践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序言
- 一、谱学发展的历程
- 二、关于谱学研究的几点意见
- 第一章 谱牒学的起源
- 一、关于西周起源说的几种论述
- 二、需要辨析的几个问题
- 三、西周宗法制是谱牒学起源的社会背景与条件
- 第二章 《世本》——我国最早的谱牒著作
- 一、关于书名等问题
- 二、成书时代与作者
- 三、《世本》——宗法制度的产物
- 四、《世本》的内容
- 五、散佚和辑佚
- 六、《世本》的价值
- 第三章 两汉谱学的发展
- 一、两汉谱牒学简介
- 二、司马迁与谱牒学
- 三、王符《潜夫论》中的《志氏姓》
- 四、应劭《风俗通义》中的《姓氏》篇
- 第四章 谱学发展的鼎盛时期——魏晋南北朝谱学
- 一、魏晋南北朝谱学发展的原因
- 二、魏晋南北朝谱学发展的特点
- 三、谱学家和谱学著作
- 四、使用保存家谱的功臣刘孝标
- 第五章 作为政治斗争工具的唐代谱学
- 一、唐代谱学发展与政治斗争
- 二、唐代谱学发展与社会风气
- 三、谱学家和谱学著作
- 四、关于两份唐代敦煌姓氏族谱残卷
- 第六章 处于发展转型的宋代谱学
- 一、开启私家之谱局面的宋代谱学
- 二、欧阳修在谱牒学上的贡献
- 三、苏洵编修家谱的主张
- 四、郑樵《通志·氏族略》所反映的谱学思想
- 五、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辨证》
- 第七章 明代谱学发展概况
- 一、元、明两代私家之谱的编修
- 二、明代姓氏之书的编写
- 三、宋濂的谱牒学理论
- 四、方孝孺的谱牒学理论
- 第八章 停滞不前的清代谱学
- 一、清代谱学发展停滞状态
- 二、章学诚的谱牒学理论
- 三、钱大昕的谱牒学理论
- 四、纪昀的谱牒学理论
- 第九章 谱学发展的新成员——年谱
- 一、宋代产生年谱的历史背景与社会条件
- 二、年谱的几种类型及其利弊得失
- 三、年谱的学术价值
- 第十章 家谱概论
- 一、家谱是什么
- 二、私家之谱起源于何时
- 三、谱学研究和旧家谱保存现状
- 四、家谱的文献价值和局限性
- 五、使用家谱资料应当审慎
- 第十一章 家谱辨伪举要
- 一、江山《须江郎峰祝氏族谱》
- 二、济南《周氏志》——周氏家谱
- 三、济南《义门传芳录——强氏家谱》
- 四、台州地区陈、吴两姓家谱祖先世系居然相同
- 五、挖改谱主姓氏的家谱中作伪现象
- 六、《钟氏族谱》钟嵘序辨伪
- 七、《泾川柳氏宗谱》柳□序是伪作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