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从宋花鸟画微观宋代博物学,打破科学和艺术的壁垒。

内容简介

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鸟类学博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斯巴鲁关注生态贡献奖”获得者、全国鸟类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科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文化部优秀专家最新创作的一部通俗性读物。

在书中,作者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以自身的进化论美学理论和西方艺术史的视野观照宋画,不仅详细讲述了每位宋代画家和每幅宋代花鸟画创作的历史背景,更是对宋画中所绘的鸟类进了行穷尽式统计、品类鉴定、尺寸测量,将画中的鸟和环境、季节统一起来,真实还原了两宋时期鸟类的生态环境。用通俗而生动的语言、精美而翔实的图片,为领读者打开了阅读宋代花鸟画的艺术之门。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前言: 花鸟画的起源
  • 第一章 风格
  • 第一节 黄家富贵
  • 01 黄筌《写生珍禽图》
  • 02 黄筌《雪竹文禽图》
  • 03 黄筌《苹婆山鸟图》
  • 04 黄居寀《竹石锦鸠图》
  • 05 黄居寀《山鹧棘雀图》
  • 第二节 徐熙野逸
  • 06 徐熙《玉堂富贵图》
  • 07 徐熙《写生栀子图》
  • 08 徐崇嗣《枇杷绶带图》
  • 第二章 道统
  • 第一节 天下一人
  • 09 赵佶《五色鹦鹉图》
  • 10 赵佶(款)《桃鸠图》
  • 11 赵佶《芙蓉锦鸡图》
  • 12 赵佶《瑞鹤图》
  • 13 赵佶《柳鸦芦雁图》
  • 14 赵佶《竹禽图》
  • 15 赵佶《枇杷山鸟图》
  • 第二节 翰林画院
  • 16 易元吉《桃竹鹁鸽图》
  • 17 崔白《寒雀图》
  • 18 崔白《双喜图》
  • 19 李迪《枫鹰雉鸡图》
  • 20 李迪《雪树寒禽图》
  • 21 李安忠《野菊秋鹑图》
  • 22 马和之《古木流泉图》
  • 23 吴炳《榴开见子图》
  • 24 林椿《枇杷山鸟图》
  • 25 林椿《杏花春鸟图》
  • 26 马麟《暮雪寒禽图》
  • 第三节 画院之外
  • 27 李公麟《西岳降灵图》
  • 28 惠崇《寒林鸳鸟图》
  • 29 梁师闵《芦汀密雪图》
  • 30 赵士雷《湘乡小景图》
  • 31 牧溪《竹鹤图》
  • 32 王定国《雪景寒禽图》
  • 第三章 法度
  • 第一节 写生摹形
  • 33 赵佶《写生珍禽图》
  • 34 佚名《百花图》
  • 35 佚名《绣羽鸣春图》
  • 36 佚名《白桃小禽图》
  • 37 崔白《芦雁图》
  • 38 林椿《梅竹寒禽图》
  • 39 佚名《红梅孔雀图》
  • 40 赵佶(传)《鸭图》
  • 41 佚名《琼花真珠鸡图》
  • 第二节 写意传神
  • 42 张茂《鸳鸯图》
  • 43 马远《松泉双鸟图》
  • 44 梁楷《鹭图》
  • 45 梁楷(传)《秋芦飞鹜图》
  • 46 牧溪(传)《翡翠鹡鸰图》
  • 47 牧溪《叭叭鸟图》
  • 第三节 形理两全
  • 48 佚名《雪芦双雁图》
  • 49 佚名《桑枝黄鸟图》
  • 50 佚名《红蓼水禽图》
  • 51 佚名《桃枝双雀图》
  • 52 佚名《霜筱寒雏图》
  • 53 佚名《翠竹翎毛图》
  • 54 佚名《红果绿鹎图》
  • 第四章 传承
  • 第一节 名物乱象
  • 55 崔白《竹鸥图》
  • 56 惠崇《秋浦双鸳图》
  • 57 惠崇《秋野盘雕图》
  • 58 李安忠《竹鸠图》
  • 59 佚名《寒塘凫侣图》
  • 60 赵佶《腊梅双禽图》
  • 第二节 走形失理
  • 61 林椿《果熟来禽图》
  • 62 赵佶《池塘秋晚图》
  • 63 马麟(传)《梅花小禽图》
  • 64 佚名《梅竹聚禽图》
  • 65 佚名《溪芦野鸭图》
  • 66 于子明《莲池水禽图》
  • 67 冯大有《太液荷风图》
  • 68 佚名《三猿得鹭图》
  • 尾声: 远去的博物学
  • 附录: 本书参考的宋画及其鸟类名录
  • 索引
  • 人名
  • 鸟名
  • 画名
  • 致谢
  • 作者简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浙江古籍出版社

浙江古籍出版社成立于1983年,自建社以来坚持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注重图书的学术质量、文化价值与市场效应,逐步形成了文献整理、学术研究、文化普及、文博艺术、教育读物等专业板块。 近年来,本社承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浙江省规模最大的地方古籍文献整理项目“浙江文丛”的编辑出版工作,承担了《夏承焘日记全编》等11种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和《高士奇全集》等30种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荣获省级以上图书奖6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