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61千字
字数
2021-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西北大学慈善研究院推出十周年纪念文集:回顾研究工作和展望慈善发展。
内容简介
西北大学慈善研究院的前身,是于2011年成立的西北大学陕西省慈善文化研究中心,2017年升级为西北大学慈善研究院,该机构是会校合作的慈善理论与实务研究,兼做慈善业务培训的专业研究机构。为庆祝建院十周年,研究院拟出版《新时代的慈善探索:西北大学慈善研究院建院十周年纪念文集》一书,该书由赵润琦和杨权利两位教授任主编,该书是对研究院十年来的研究工作和事业发展过程的回顾,以及对慈善事业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期待与思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慈善研究院工作人员和在研究院做过短期工作的社会工作、社会学的研究生所撰写的文章,主要包括所从事的主要业务,学习、工作和成长的过程,对慈善公益事业的认识和感悟,以及对研究院发展的建设性意见;二是近年来研究院工作人员所撰写的专业学术论文,主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背景,围绕中国慈善事业转型与发展,思考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慈善与社会工作、慈善组织和政府的关系、贯彻慈善法的理论与实践、慈善老年大学、慈善志愿服务等理论和实务问题,所形成的理论研究成果。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心灵的归宿 学术的心然——西北大学慈善研究院10年发展回顾
- 新时代政府与慈善组织的关系探索
- 一、中国当代慈善是政府主导下的慈善组织独立运作模式
- 二、精准把握政府与慈善组织的关系
- 三、搭建政社合作的信息化平台,创设畅通高效的政社沟通协调机制
- 中国特色慈善文化的六维向度
- 一、中国特色慈善文化的溯源
- 二、中国特色慈善文化的内涵
- 三、中国特色慈善文化的核心理念
- 四、中国特色慈善文化的发展道路
- 五、中国特色慈善文化的专业视域
- 六、中国特色慈善文化的社区空间
- 慈善参与社会治理之浅见
- 一、慈善参与社会治理的文化基础
- 二、慈善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制度安排
- 三、慈善参与社会治理的学理建构
- 四、慈善参与社会治理的多维价值
- 五、结语
- 英国慈善事业发展及其启示
- 一、英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历史
- 二、英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特点
- 三、两点启示
- 中外社会工作与慈善事业关系研究
- 一、西方国家社会工作发端于慈善事业,推动慈善事业华丽转型
- 二、当代中国的社会工作与慈善事业形影相随、互相促进
- 中西方慈善文化的差异与共通
- 一、中国传统的慈善思想
- 二、西方文化的慈善思想
- 三、中西方慈善思想的差异和共通性
- 四、结论
- 清代乡村社会治理与慈善治理
- 一、清代乡村形态与社会结构
- 二、清代乡村治理的模式、功能和议题
- 三、清代乡村慈善治理的综合分析
- 四、历史反思与现实启示
- 抗战时期圆瑛法师慈善理念与慈善救护研究
- 一、圆瑛法师生平
- 二、抗战时期圆瑛法师的慈善理念
- 三、抗战时期圆瑛法师的慈善救护活动
- 慈善动机的伦理学分析
- 一、慈善活动动机的多样性
- 二、慈善伦理动机的理论分析
- 三、慈善伦理责任的实施
- 人的需要与慈善行为
- 一、“慈善行为”内涵界定
- 二、人的需要:慈善行为的现实出发点
- 三、慈善行为的异化及扬弃
- 论康德的善良意志
- 一、何为“善良意志”
- 二、善良意志与定言命令
- 三、善良意志的动机——出自义务
- 四、现实启示
-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的慈善思想研究
- 一、资本主义社会中慈善存在的必然性
- 二、资本主义社会慈善的本质
- 三、从恩格斯的慈善思想中取得“真经”
- 意志合力论、多样性需要与慈善创新
- 一、意志合力论对庸俗经济决定论的驳斥
- 二、厘清“生产”概念的内涵及其影响
- 三、寻回被抽象的需要
- 四、人的多样性需要与慈善创新
- 培育积极开放的慈善文化
- 一、“慈善”与“慈善文化”的概念界定
- 二、中西方慈善文化的对比
- 三、新时代如何培育积极开放的慈善文化
- 慈善老年大学发展与幸福家园建设
- 一、慈善老年大学项目的根本理念
- 二、慈善老年大学项目的基本定位
- 三、慈善老年大学项目的基本经验
- 四、慈善幸福家园工程的项目解读
- 五、以慈善老年大学发展为切入点和突破点,推进幸福家园建设
- 论公益慈善与社会工作嵌合性发展
- 一、价值理念的异同
- 二、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可行性分析
- 三、社会工作者在慈善事业中可承担的角色
- 《慈善法》视域下社会工作的发展之路
- 一、贯彻《慈善法》促进社会工作规范有序发展
- 二、《慈善法》对社会工作发展的规范作用
- 三、社会工作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 四、《慈善法》对社会工作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
- 五、《慈善法》对社会工作发展的意义
- 六、开创社会工作发展的新路径
- 七、结语
- 关于慈善志愿者与志愿服务的若干思考
- 一、慈善志愿者的素质要求、权利和义务
- 二、慈善志愿服务活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三、新时代对志愿者和志愿服务活动的挑战
- 社会工作视角下陕西慈善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及服务思路探究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方法与理论支持
- 三、陕西慈善志愿者服务的现状
- 四、慈善志愿者服务队发展的建议
- 五、总结与讨论
- 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探究
- 一、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
- 二、当前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加快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机制
- 四、结语
- 新时代社会治理背景下社区慈善发展空间及路径探析
- 一、“社会治理”与“社区慈善”的概念界定
- 二、我国社区慈善的主要形式
- 三、社区慈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 四、社区慈善发展的路径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慈善组织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探究
- 一、农村慈善组织发展的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农村慈善组织的必要性
- 三、我国农村慈善组织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四、促进我国农村慈善组织发展的对策建议
- 医务社会工作介入肿瘤患者慈善救助的实践与反思
- 一、医务社会工作和慈善救助
- 二、医务社会工作介入肿瘤患者慈善救助的流程
- 三、医务社会工作介入肿瘤患者慈善救助的优势
- 四、医务社会工作介入肿瘤患者慈善救助的反思
- 新时代中国农村的传统文化传承研究
- 一、农村传统文化传承遭遇挑战
- 二、农村传统文化传承亟须树立三种意识
- 三、农村传统文化传承的实践途径
- 新时代乡村文化发展的探析
- 一、乡村文化概述
- 二、乡村文化建设的助推政策和取得的成就
- 三、当前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和优化措施
- 四、新时代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 五、结语
- 职业农民在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战略耦合中的作用
-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
- 二、乡村振兴战略与精准扶贫战略的内在关联
- 三、职业农民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战略耦合中的作用
- 四、培养职业农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五、针对培养问题的策略分析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社会治理
- 一、乡村社会治理
- 二、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
- 三、乡村社会治理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 四、完善乡村社会治理的建议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路径探讨
- 一、乡村发展战略目标的转变
- 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路径
- 三、总结
- 对农村当前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 一、对农村教育现状的原因分析
- 二、解决农村教育困境的路径
- 用优秀乡土文化助推农村教育发展——安康市汉滨区非遗进乡村校园的启示
- 一、农村教育现状
- 二、农村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 三、农村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的典型案例
- 四、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为农村教育做出贡献
- 五、结语
- 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中的四个基本问题
- 一、乡村教育城镇化是乡村教育振兴的基本道路选择
- 二、实现乡村教育振兴必须树立大教育观,创新教育理念
- 三、完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机制,为乡村教育振兴提供可持续发展保障
- 四、乡村职业教育的地位、技术逻辑和价值旨归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教学资源的短缺问题的研究
- 一、教学资源问题现状
- 二、教学资源短缺的缘由
- 三、教学资源短缺的解决对策
- 四、总结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乡村教师发展研究
-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教师发展的影响
- 二、乡村教师发展的现实困境
-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乡村教师发展的路径探索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农村师资供给研究
- 一、农村师资供给的基本目标
- 二、当前农村师资供给现状分析
- 三、农村师资供给建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西北大学出版社
西北大学出版社(电子出版社)成立于1983年,2008年增设西北大学电子出版社,均由西北大学主办,陕西省教育厅主管。西北大学出版社是我国西部地区成立最早的全国重点综合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