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用户推荐指数
历史
类型
8.4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56千字
字数
No.3
新书排行榜Top100
2024-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得到独家首发】钱从哪里来?钱又都去哪儿了?
内容简介
一个王安石,千年金融史——王安石变法的核心是理财,而青苗法是王安石最重要的理财新法之一。
青苗法推行了近半个世纪,对北宋王朝的历史走向有着重要影响。因为青苗法的推行,北宋政坛严重分裂,形成了激烈而持久的新旧党争,直至北宋亡国。无数人的命运因为青苗法而发生变化。
苏轼因反对青苗等新法而身陷囹圄,司马光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为废除青苗而战斗,蔡京通过恢复青苗等新法而成功崛起,北宋王朝在关于青苗法的争议中灭亡,南宋开国宋高宗即宣告青苗法永不施行,朱熹反思青苗法而行社仓法结果依旧深陷困境……
本书讨论了宋朝历史上青苗法行、罢、复行、再罢的曲折历史以及相关人物的历史命运,借青苗之眼,管窥风云激荡的大时代,并从青苗法的实际运作方式入手,参照古今中外农业金融的实践经验,回应了王安石到底是“金融宰相”还是“聚敛权臣”的历史公案。
目录
- 版权信息
- 北宋王朝的最后60年
- 引言 青苗之谜:大宋因之而亡,美国因之而兴?
- “拗相公”王安石竟被百姓骂死?
- 从千年嗔恨到百年崇拜的大逆转
- 王安石是金融宰相还是聚敛权臣?
- 以青苗之眼看大宋理财
- 第一章 青苗落地:顶级朋友圈大分裂
- 天下盛推王安石
- 青苗法的设计方案看上去很美
- 青苗之争让朋友纷纷变成了敌人
- 宋神宗在节假日里拿定了主意
- 第二章 青苗大案:少壮与元老的对决
- 王安石对商鞅的崇拜深入骨髓
- 新法第一案扳倒了前宰相富弼
- 宴饮案导致成都高层被一锅端
- 进击的少年让官场变成战场
- 第三章 贫富之间:抑兼并还是保富民?
- 王安石多次提及的寡妇清是谁?
- 王安石的理财方略是利出一孔
- 宋朝农民贫困的根源是什么?
- 司马光如何为富人辩护?
- 第四章 二分之息:高利率还是低利率?
- 青苗法为什么要收利息?
- 众说纷纭的青苗利率是笔糊涂账
- 二分之息究竟是利息还是收益?
- “史上最牛银行”让抑配不可避免
- 第五章 天灾人祸:郑侠《流民图》的背后
- 一场大旱灾让王朝上下惊恐不安
- 郑侠对老师王安石逐渐心生怨恨
- 《流民图》终于送到了神宗手中
- 官场大地震郑侠入狱引发了
- 第六章 因诗入罪:苏东坡反青苗法的一生
- 苏轼上书神宗称道德比富强更重要
- 青苗诗成为苏轼妄议朝政的罪证
- 复出的苏轼借写制书痛骂吕惠卿
- 唐村老人的青苗评论令苏轼大赞
- 第七章 废除青苗:司马光的最后一战
- 司马光再次“砸缸”
- 司马光废除青苗法阻力重重
- 悄然恢复青苗法的幕后主使究竟是谁?
- 司马光怒斥“奸邪”促成青苗法彻底废除
- 第八章 恢复青苗:蔡京的崛起之路
- 蔡京的人生芳华
- 蔡京其实不是两面派
- 蔡京恢复青苗法的主张获得一致赞成
- 蔡京成为守护新法的头号功臣
- 第九章 永不施行:宋高宗的开国承诺
- 青苗钱何人冒名请贷?
- 青苗法的实际运作遵循着权力的逻辑
- 青苗钱最终进了谁的腰包?
- 南宋立国宣言彻底否定了青苗法
- 第十章 殊途同归:朱子社仓的青苗困境
- 被讥讽为青苗法的朱熹社仓
- 社仓方案推向全国后遇冷
- 帝王师朱熹在政治迫害中去世
- 社仓法最终与青苗法一样成了公害
- 第十一章 再上神坛:现代世界的“王安石热”
- 王安石成为左右学人的公共偶像
- 蒋介石热捧“王安石政治经济学”
- 美国政要华莱士称颂王安石的中国反响
- “王安石热”中的冷思考
- 第十二章 信贷下乡:普惠金融路在何方?
- 青苗法竟是“天使投资”?
- “穷人的银行家”尤努斯是另一时空的王安石吗?
- 网商银行的“大山雀”如何助力青苗法?
- 让王安石回归历史
- 后记 小题大做话青苗,盛世危言说宋朝
-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 大事记 青苗千年大事年表(1021—2021)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