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颠覆想象的杀人动机,往往隐藏在平静的日常之下。

内容简介

本套装包括《燃烧的蜂鸟》《燃烧的蜂鸟:迷案1985》《燃烧的蜂鸟:时空追凶1990》三册。

《燃烧的蜂鸟》秦明的父亲曾是一名刑警,退休后,他将办理过的案子,整理成一本回忆录。回忆录里有一群平凡的人,在意气风发的岁月里,尝试探索最难走的路。连夜读完父亲的故事后,秦明的脑海里开始浮现出蜂鸟的影子。蜂鸟的故事,发生在1976年,一个让我们感到陌生的年代。刚当上公安的顾红星,就撞见一起女工被卷入机器碾死的命案。

《燃烧的蜂鸟:迷案1985》陶亮从70年代的梦境跳转到了80年代,发现自己仍然是冯凯的角色,却稀里糊涂成了侦破焚尸案的功臣,又莫名其妙差点被人“刺杀”。而已经升职为自己上司的顾红星,认为这桩焚尸案另有真凶,要求冯凯继续追查。

《燃烧的蜂鸟:时空追凶1990》因为一桩1990年留下的悬案,小警察陶亮在梦境里陆续坠入70、80、90年代,开始了一场离奇的跨时空破案之旅。

目录

  • 燃烧的蜂鸟
  • 版权信息
  • 序言
  • 引子
  • 第一章 绿皮火车
  • 1
  • 2
  • 3
  • 4
  • 第二章 枪战
  • 1
  • 2
  • 3
  • 4
  • 第三章 强奸犯
  • 1
  • 2
  • 3
  • 4
  • 第四章 剥皮
  • 1
  • 2
  • 3
  • 4
  • 第五章 捞尸
  • 1
  • 2
  • 3
  • 4
  • 第六章 围堵
  • 1
  • 2
  • 3
  • 4
  • 第七章 无名尸
  • 1
  • 2
  • 3
  • 4
  • 5
  • 第八章 隐情
  • 1
  • 2
  • 3
  • 4
  • 第九章 刀片
  • 1
  • 2
  • 3
  • 4
  • 第十章 燃烧的蜂鸟
  • 1
  • 2
  • 3
  • 4
  • 尾声
  • 燃烧的蜂鸟:迷案1985
  • 版权信息
  • 序言
  • 前情提要
  • 登场人物
  • 第一章 割喉
  • 1
  • 2
  • 3
  • 4
  • 第二章 脱皮
  • 1
  • 2
  • 3
  • 4
  • 第三章 头骨齿痕
  • 1
  • 2
  • 3
  • 4
  • 第四章 “大仙儿”横死
  • 1
  • 2
  • 3
  • 4
  • 第五章 湖滨旅社
  • 1
  • 2
  • 3
  • 4
  • 第六章 废窑洞
  • 1
  • 2
  • 3
  • 4
  • 第七章 被划掉的天气
  • 1
  • 2
  • 3
  • 4
  • 第八章 市民广场失踪案
  • 1
  • 2
  • 3
  • 4
  • 第九章 交易的死角
  • 1
  • 2
  • 3
  • 4
  • 第十章 凶村
  • 1
  • 2
  • 3
  • 4
  • 5
  • 尾声 四条命的女人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燃烧的蜂鸟:时空追凶1990
  • 版权信息
  • 序言
  • 前情提要
  • 登场人物
  • 引子 黑水
  • 1
  • 2
  • 3
  • 第一章 隐形持锤人
  • 1
  • 2
  • 3
  • 4
  • 第二章 校长的秘密
  • 1
  • 2
  • 3
  • 4
  • 第三章 树上的肉块
  • 1
  • 2
  • 3
  • 4
  • 第四章 剖腹取子
  • 1
  • 2
  • 3
  • 4
  • 第五章 废宅凶屋
  • 1
  • 2
  • 3
  • 4
  • 第六章 母女双尸
  • 1
  • 2
  • 3
  • 4
  • 第七章 全是垃圾
  • 1
  • 2
  • 3
  • 4
  • 第八章 公鸡与死神
  • 1
  • 2
  • 3
  • 4
  • 第九章 尸骨袋
  • 1
  • 2
  • 3
  • 4
  • 第十章 镇墓兽
  • 1
  • 2
  • 3
  • 4
  • 尾声 漫长的告别
  • 1.董子岩
  • 2.曹文化
  • 3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70年代刑案中的微光与烈焰

    二八自行车碾过扬尘的土路,解放鞋踏进血肉模糊的现场,一台自制翻拍架成了痕检技术的全部希望 —— 这是作者为我们构建的 1976 年刑侦图景。法医秦明在创作十周年之际转身回望父辈的警察生涯,用三卷本构筑了一座穿越时代的桥梁:现代刑警陶亮意外坠入七十年代,与年轻岳父顾红星并肩站在了中国刑侦技术荒原的起点。物资匮乏的年代,破案如同在黑暗中摸象。当陶亮习惯性想调监控、做 DNA 比对时,回应他的只有顾红星茫然的双眼。没有防毒面具,他们顶着尸臭解剖;没有车辆,他们蹬着自行车追凶;甚至因经费短缺,两人用木板和灯泡拼凑出中国最早的痕检工具 —— 翻拍架。作者在小说中精准的复刻了历史细节:一块咸肉失窃能惊动全所民警,工厂机器吞噬女工的惨案竟无警戒线保护现场,这些片段刺穿了我们对刑侦浪漫的想象,裸露出技术蛮荒期的粗粝真相。双男主架构是系列小说的一大亮点。顾红星内向敏感,面对绞肉机里的残肢会呕吐逃跑,却执着于一枚指纹、半枚鞋印;穿越者陶亮(化名冯凯)圆滑机变,擅长心理审讯却迷信捷径。两人从相互抵触到生死相托,恰似刑侦传统与现代思维的碰撞融合。当陶亮发现他调侃的 “顾大哥” 竟是未来岳父,喜剧张力下涌动着深沉传承 —— 那些顾红星在油灯下比对的千枚指纹,终将垒成陶亮时代的技术基石。小说中借顾红星与恋人看星的场景点题:蜂鸟虽小,却以高速振翅穿透黑暗,为人类衔来火种。这抹亮色照进现实,崔道植等前辈正是在 1950 年代更为艰苦的环境下,用一把刷子、一盒银粉拓印出中国痕检学的雏形。作者剥去英雄主义外壳,让我们看见警察也是血肉之躯。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黑夜掩不住炽热,蜂鸟从不惧远方。

      一、技术荒漠中的信仰微光🔹物证是真相的切片,信念是时间的指纹。 - 70 年代:指纹比对初生,顾红星以放大镜丈量正义的微米,“痕迹是死者的遗言” 成为物证信仰的启蒙。- 80 年代:冯凯于金钱诱惑前守住底线,“善良拔掉牙齿是软弱,带上武器即恶意”—— 孤证时代的警世箴言。- 90 年代:剖腹取子案中,30 年前的鞋底泥土因微量元素分析技术嘶吼真凶姓名,“正义的迟到,恰是时代的眼泪”。二、人性深渊与制度碑文🔹法治进程的每一寸推进,都垫着无名者的骸骨。- 《镇墓兽》案揭露封建迷信的集体暴力,“水泥藏污纳垢,承担建造与毁灭的双重责任” 直指人性劣根;- 母女双尸案中雨夜屠夫的双重人格,“众生皆有面具,一念之间,人即是兽” 撕开道德伪装;- 囚虐大学生案的 “色彩斑斓尸体”,“一个细胞分裂出两种命运” 成为欲望祭坛的残酷隐喻。三、蜂鸟振翅:三代警察的信仰史诗🔹黑夜掩不住炽热,蜂鸟从不惧远方。- 顾红星:从煤窑女尸案 300 足迹比对的青涩痕检员,到 90 年代物证保管制度的奠基者,“老去不是惩罚,心怀不安的老去才是” 写尽一生坚守;- 陶亮(冯凯):穿越时空的纽带,“命运非想抓就抓的犯人,可强攻亦可反扑”—— 现代思维与复古手段碰撞出传承火花;- 曹松乔之死:“所有坚不可摧的情感,都有瞬间崩塌的可能”,殉职结局升华 “背抵黑暗,守护光明” 的警察魂。四、时间寓言:科技与耐心的共生 “只要事物发生变化,时间就有意义。” - 双线叙事揭示积案侦破的终极逻辑:30 年前沉默的物证,30 年后因科技嘶吼如雷,“真相不会因观察者消失而改变”;- 从 70 年代木柴熏显指纹、80 年代烧心血验死因,到 90 年代微量物证分析,“没有 DNA 的年代,破案靠鞋底泥土与毛发的手工比对” 成为技术进化的悲壮注脚。《燃烧的蜂鸟》三部曲以十五年刑侦史为火种,借金句熔铸不朽信仰:🔹不幸才是常态,但蜂鸟在黑暗中振翅不息。🔹所有看似崩塌的正义,终将在时间灰烬中重生。当合上最后一页,那只燃烧的蜂鸟已衔着父辈的火种(秦明父亲 36 年刑侦笔记),飞越技术荒漠与人性的至暗时刻,在读者心中烙下永恒的追光刻痕。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磨铁图书

      磨铁图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大众类民营图书公司之一。磨铁图书是业内知名作者公认的最佳出版合作平台,目前公司已经签约王蒙、周国平、余秋雨、于丹、蒙曼、冯唐、南派三叔、当年明月、张德芬、今何在、阿桂、刘同、马东团队、白茶、郭斯特、使徒子、伟大的安妮、张悦然天下霸唱、雷米、Priest等众多业内知名作家。几乎涵盖所有类型的畅销小说作者和他们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