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26千字
字数
2018-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晚清民国时期南北官话差异研究,揭示汉语历史传承中的分化与融合。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大规模语料库,利用本土和域外文献,系统地比较晚清民国时期南北京官话,考察南北官话在语法方面存在的差异,分析南北官话在转换、交融时期的语言接触及区别特征的渗透情况,进而观照现代汉语普通话对晚清南北官话的传承。 通过本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南北官话差异,展示汉语语法在南北官话的历史传承中分化与融合的历史分布面貌,还有利于深化对现代汉语的认识,更好地解释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并存的语言现象。此外,区分南北官话的历史层次,也为学界解决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早期北京话的语言研究价值——“早期北京话研究书系”序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语料说明
- 第二章 南北官话在句式上的差异
- 2.1 反复问句在南北官话中的差异
- 2.2 被动句在南北官话中的差异
- 2.3 双及物结构在南北官话中的差异
- 第三章 南北官话在语序上的差异
- 3.1 述补结构“VOC”和“VCO”在南北官话中的差异
- 3.2 南北官话能性表达式的差异
- 第四章 南北官话在介词上的差异
- 4.1 连——介词“替”在南北官话中的差异
- 4.2 “和”类连——介词在南北官话中的差异
- 4.3 介词“把”在南北官话中的差异
- 4.4 起点介词在南北官话中的差异
- 第五章 语言接触与南北官话特征渗透
- 5.1 南北官话及其区别特征
- 5.2 南北官话之间的语言接触
- 5.3 从语言接触看南北官话的特征渗透
- 5.4 从南北官话历史层次看待现代汉语的来源
- 第六章 结语
- 6.1 本书的主要观点
- 6.2 不同时期文献语料的认识
- 6.3 本书存在的不足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官话类编》《官话指南》反映的南北官话语法差异
- 附录2 所用文献语料目录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