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8.6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82千字
字数
2015-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收集周有光先生八十五岁退休之后的所有重要作品。
内容简介
《从世界看中国:周有光百岁文萃(上下卷)》有汉字文化圈、华夏文化的光环和阴影、如何弘扬华夏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现代文化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特点、文化冲突与文化和谐、《文化学丛谈》引说、美国社会的发展背景等内容。
周先生自“离开办公室”后,就告别了语言文字的专业研究,开始撰写大量思想文化随笔,内容涉及中西历史、文化、政治思想等,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这些随笔除了来自阅读积累之外,还结合了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周先生以其超凡的文字驾驭能力、清通晓畅的语言,论述了诸多深奥的问题。文集荟萃了作者以小见大,微观中显现宏观的晚年代表作。
目录
- 版权信息
- 编者说明
- 走进全球化
- 走进全球化
- 经济全球化
- 政治全球化
- 文化全球化
- 走进世界
- 世外桃源的传统意识
- 地球村需要村民教育
- 全球化巡礼
- 全球化的初步成果
- 联合国和地区联盟
- 全球化和现代化
- 甲、全球化
- 乙、现代化
- 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观
- 历史事实的理性认识
- 阶级之间的矛盾和统一
- 民主是人类的经验积累
- 社会主义是理想
- 世界观的更新
- 多极化与一体化
- 漫说太平洋
- 太平洋:中国的“外洋”
- 太平洋:美国的“内海”
- 美国归来话家常
- 开门七件事
- 不分主食和副食
- 柴火革命
- 冰淇淋和热狗
- 吃的国际化和大众化
- 美国的粮食问题
- 闲谈俄罗斯
- 两访新加坡
- 赤道上空的最亮星
- 荒岛变宝岛
- 教育和民主
- 多说华语、少说方言
- 没有围墙的大学
- 为全世界华人争光
-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扶桑狂想曲
- 永乐新大陆和扶桑人
- 《易经》和《孙子兵法》
- 人弃我取的大城市
- “西化”和“东化”
- 小国崛起
- 大国衰落
- 小国(地区)崛起
- 西天佛国的新面貌
- 历史背景
- 社会传统
- 现代化的进程
- 传统和现代
- 双文化和双语言
- 甲、双文化时代
- 乙、双语言时代
- 大同理想与小康现实
- 大同与小康
- 理想与现实
- 从大同论到理想国
- 孔子作《大同论》
- 大同时期的建国理想
- 小康时期的国家状况
- 柏拉图作《理想国》
- 孔子是“理想国学说”的创始人
- 漫谈“西化”
- 西方在哪里?
- 西天取经
- 从东洋学西洋
- “西化”众生相
- 人类社会的文化结构
- 国际现代文化的形成
- 人类文化的地区传统
- 人类文化的发展程序
- 人类文化问题的再思考
- 人类文化的结构
- 人类文化的运动
- 文化的创新规律——文化的新陈代谢规律之一
- 文化创新的动力和阻力
- 人类文化史上的三大高峰
- 文化的衰减规律——文化的新陈代谢规律之二
- 文化衰减的条件
- 文化衰减的挽救
- 文化的流动规律——文化的新陈代谢规律之三
- 文化的流动、流向和汇流
- 民族文化、区域文化和国际文化
- 四种传统文化的历史比较
- 西欧传统文化
- 西亚传统文化
- 南亚传统文化
- 东亚传统文化
- 现代文化的产生
- 四种传统文化略述
- 东亚文化
- 南亚文化
- 西亚文化
- 西方文化
- 汉字文化圈
- 甲、中国和汉字文化圈
- 乙、朝鲜文化的历史演变
- 丙、日本文化的历史演变
- 丁、越南文化的历史演变
- 华夏文化的光环和阴影
- 华夏文化的光环
- 华夏文化的阴影
- 如何弘扬华夏文化
- 什么是华夏文化
- 如何使华夏文化现代化
- 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
- 什么是文化和传统文化?
-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 什么是现代社会?
- 怎样利用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的现代化?
- 现代文化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特点
- 现代文化的历史背景
- 现代文化的基本特点
- 文化冲突与文化和谐
- 文化的分布和层次
- 文化的冲突
- 文化的和谐
- 《文化学丛谈》引说
- 文化的分布和层次
- 地区传统文化
- 国际现代文化
- 儒学的现代化
- 儒学的来源
- 孔孟之学
- 儒外学术的冲击
- 儒家的三大斗争
- 儒学的现代化
- 中国有三宝
- 长城、兵马俑和汉字
- 长城是封闭的象征
- 秦始皇模式
- 想做文化英雄吗?
- 传统宗教的现代意义
- 伊斯兰教的历史碰撞
- 基督教的时代适应
- 传统宗教的现代意义
- 信仰问答
- 读史散篇
-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 了解过去,开创未来
- 文艺复兴
- 启蒙运动
- 历史进退,匹夫有责
- 回顾资本主义时期
- 资本主义的发展活力
- 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 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 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 经济萧条和新政改革
- 后资本主义的曙光
- 经济方面的时代特征
- 政治方面的时代特征
- 文化方面的时代特征
- 美国社会的发展背景
- 北美榛莽、开发殖民
- 抛弃皇冠、争取自由
- 中产阶级、中庸之道
- 教育第一、化敌为友
- 苏联历史札记
- 俄罗斯历史素描
- 苏联的经济
- 苏联的政治
- 苏联的文化
- 苏联的解体
- “拼盘”与“杂炒”
- 历史包袱
- 萨满教和圣愚崇拜
- 萨满教
- 圣愚崇拜
- 破解俄罗斯
- 刺客列传和现代恐怖
- 《史记》的刺客列传
- 现代的恐怖主义
- 话说天国
- 秀才落第、改信上帝,政教合一、天王梦呓
- 兄弟团圆、上海交锋,洋枪大刀、武器迥异
- 妇女解放、妻道三从,女将风光、昙花一现
- 绿营腐败、湘淮并起,洋务运动、工业萌芽
- 礼遇受封、啼笑皆非,时代错误、时差千年
- 微言大义和托古改制
- 胡适和陈独秀的分道扬镳
- 八十年前的外交形势
- 历史道路的崎岖曲折
- 最早的改革开放思想
- 反帝运动的历史来历
- 胡适和陈独秀的分道扬镳
- 科学的一元性——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
- 德先生和赛先生
- 神学、玄学和科学
- 三马大战
- 百岁忆往
- 小学·中学·家庭
- 张家姐妹
- 抗战的艰难时期:秘密到达上海·成立新公司·儿子受枪伤
- “反右”运动
- 住牛棚
- 尾 声
- 圣约翰大学创立110周年
- 坐独轮车上学
- 重结文化姻缘
- 老树新枝再逢春
- 圣约翰大学的依稀杂忆
- 傻瓜电脑的趣事
- 爱称:傻瓜电脑
- 86岁的老太学电脑
- 按钮娃娃
- 12岁的女孩看了一天就能打字
- 13岁的女孩要提出中文打字倡议书
- 变阴暗为光明
- 窗外的大树风光
- 妻子张允和
- 张允和的乐观人生
- “流水式”的恋爱
- 残酷的自然规律——《浪花集》后记
- 巧遇空军英雄杜立德
- 汽笛长鸣
- 五十年后
- 纽约重逢
- 日本新语文的旗手
- 吴玉章和拉丁化运动——纪念吴玉章诞生123周年
- 黎锦熙和注音读物
- 一件“很小很小的大事”
- 从“词类连书”到“分词连写”
- 螳战、蛰伏、龙飞、龟走
- 怀念敬爱的张寿镛校长
- 跟教育家林汉达一同看守高粱地
- 宁夏平罗的“五七干校”
- 哲理和笑话
- 胡愈之引导一代青年
- 高瞻远瞩
- “爱斯不难读”
- “手头字”
- “大众语”
- 文字改革
- 冲破中世纪的黑暗
- 章乃器:胆识过人的银行家
- 智慧的巨星胡乔木
- 扩大白话文运动的成果
- 扩大汉字简化的范围
- 解决汉语拼音方案的设计难题
- 水利学大师郑权伯
- 良师益友
- 海上论文
- 现代教育的开创者蔡元培——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
- 提倡国语和白话文
- 提倡注音符号和拉丁化
- 提倡“世界语”
- 卢戆章:切音字运动的开创者
- 魏建功:台湾普及“国语”的开创者
- 吕叔湘:语法学大师
- 张志公:实用语法学家
- 中国日报创始人刘尊棋
- 纽约初见
- 香港重逢
- 主持简明不列颠
- 创办英文《中国日报》
- 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创始人姜椿芳
- 大百科全书和拼音序列
- 纪念汤显祖逝世370周年
- 新语文的创导者叶籁士
- 新青年、新语文
- 埋头苦干、任劳任怨
- 图学新纪元的开创人曾世英
- 开创图学新纪元
- 与大学者为友
- 逆境中有顺境
- 《今日花开又一年》序
- 《百岁新稿》自序
- 终身教育、百岁自学——《见闻随笔》前言
- 《学思集》后记
- 《朝闻道集》后记
- 《拾贝集》前言
- 《静思录》前言
- 诗歌之页 (11首)
- 一、汪精卫狱中诗
- 二、新编好了歌
- 三、启蒙年代的歌声
- 四、苦恋
- 五、丁力劳改诗
- 六、田汉苦难诗
- 七、王术皖南行
- 八、陈独秀诗
- 九、手机谣
- 十、北海小游
- 十一、干校归来
- 大雁粪雨
- 新世纪的祝愿
- 语文与文明
- 字母跟着宗教走
- 字母跟着宗教走
- 印度字母不来中国
- 拉丁字母姗姗来迟
- 人类文字的鸟瞰
- 世界的文字分布
- 人类文字的历史
- 文字的形体
- 文字的“三相”
- “六书”和“三书”
- 变化和进化
- 演变性和稳定性
- 预祝《汉语拼音方案》公布50周年
- 谈谈比较文字学
- “文字改革”的百科新稿
- 中 国
- 外 国
- 我和语文现代化
- 参加制订《汉语拼音方案》
- 使文字改革跟语言学挂钩
- 找寻汉字在人类文字史上的地位
- 研究信息化时代的中国语文问题
- 异形词的整理和汉语词汇的歧异现象
- 异形词的整理
- 汉语词汇的歧异现象
- 规范音译用字刍议
- 语言和文字的类型关系
- 几个有不同理解的语文问题
- 中国语文的与时俱进——纪念《汉语拼音小报》和《语言文字周报》发行1000期
- 语文现代化的三项当前工作
- 普及普通话
- 出版注音读物
- 信息处理拼音化
- 拼音正词法和国际互联网
- 国际互联网的时代
- 拼音正词法的运用
- 书写革命
- 举指之劳
- 轻巧灵便的便携式
- 不用编码的拼音法
- 四、电子打字机的大众化
- 作文和写话
- 学写八股文
- 文言八股文样品
- 白话八股文样品
- 古书今读——今译、今写、今注、今解、今用
- 今 译
- 今 写
- 今 注
- 今 解
- 今 用
- 读孟一疑
- 文房四宝古今谈
- 谈 笔
- 谈 墨
- 谈 砚
- 谈 纸
- 文房四宝的中外异同
- “书”的故事
- 甲骨书
- 简牍书
- 纸张书
- 泥板书
- 草茎书
- 贝叶书
- 树皮书
- 磁盘书
- 女书:文化深山里的野玫瑰
- 女书的发现
- 女书的形体
- 女书所写的语言
- 女书的功用
- 女书的流行地域
- 女书的创造者
- 女书的创始年代
- 何以外界长期不知?
- 城步瑶字的新发现
- 女书的类型比较
- 瑶族的另一种汉字型文字
- 瑶族的教学语文
- 后 记
- 永远的乐天派
- 说真话,求真知
- “终身教育,百岁自学”
- 附录:周有光著作单行本目录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简称三联书店) 是一家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出版社。 它的前身是邹韬奋、徐伯昕等三十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