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与卫生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30千字
                       字数
                        2020-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明确树立大康复和大健康的理念,搭建中国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健康管理、康复/二级预防老年医养和全面健康的大舞台,彻底改变医疗服务被动的、碎片断裂的传统医疗服务模式。
内容简介
我国以心肺预防与康复为代表的脏器预防康复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但仍面临困难和挑战。中国心肺预防与康复是推动医药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杠杆原理的支点,在此加力将有力推动医学目的、医学模式、医学教育改革、医疗卫生服务组织结构、资源配置及付费机制的颠覆性创新。在我国心肺预防与康复快速发展的今天,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培训的需求紧迫。
为更好更快普及心肺预防与康复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我们在2017年《中国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指南》的基础上,增添新研究进展,梳理规范心肺预防与康复五大处方,同时对常见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提供标准化建议,产生更新版《心血管疾病康复指南》,衷心希望它能对我国心肺预防与康复的发展发挥促进与推动作用。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总论,介绍心脏康复的发展和专家共识,让读者从宏观角度认识和理解心脏康复,从不同处方的角度出发,立足临床实践,达到理论的共识与统一。第二部分则针对常见心血管疾病进行微观说明,通过对不同疾病进行分析,在治疗的具体实例中学习、体会和应用心脏康复的不同处方。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医学指南”丛书序言
 - 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医学指南”丛书目录
 - 前言
 - 第一章 心脏康复发展历史和演变
 - 第一节 心脏康复发展历史和演变
 - 一、发展历史
 - 二、康复模式的演变
 - 第二节 现代心脏康复的内涵和演变
 - 一、运动康复联合二级预防的优势
 - 二、心脏综合康复概念的形成
 - 第二章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
 - 第一节 心脏康复在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价值
 - 一、定义
 - 二、发病机制和疾病转归
 - 三、急性心肌梗死心脏康复的获益机制
 - 第二节 急性心肌梗死康复前的全面评估
 - 第三节 急性心肌梗死运动处方
 - 一、病房康复(Ⅰ期心脏康复)
 - 二、门诊康复(Ⅱ期心脏康复)
 - 三、维持期康复(Ⅲ期康复)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脏康复
 - 第一节 心脏康复在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价值
 - 一、定义
 - 二、康复获益机制
 - 第二节 稳定型心绞痛康复前的全面评估
 - 一、临床医学检查
 - 二、体质测定
 - 三、运动心肺功能测试
 - 四、心理评估
 - 五、营养状态评估
 - 第三节 稳定型心绞痛的康复治疗
 - 一、运动治疗
 - 二、体外反搏疗法与稳定型心绞痛
 - 三、药物治疗
 - 四、营养与稳定型心绞痛
 - 五、心理处方
 - 六、戒烟处方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
 - 第一节 心脏康复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价值
 - 一、定义、适应证及禁忌证
 - 二、心脏康复临床分期
 - 三、心脏康复的可能机制
 - 四、康复治疗前的全面评估
 - 第二节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心脏康复治疗
 - 一、药物治疗
 - 二、运动康复
 - 三、营养处方制定
 - 四、心理干预与睡眠管理
 - 五、戒烟管理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开胸术后患者心脏康复
 - 一、各指南关于心脏外科术后康复的推荐
 - 二、各不同康复阶段的运动处方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康复
 - 第一节 概述
 - 一、定义与术语
 - 二、流行病学
 - 三、病因及病理生理
 - 四、心力衰竭种类
 - 第二节 慢性心力衰竭康复评定
 - 一、运动心肺功能测试
 - 二、6分钟步行试验
 - 第三节 慢性心力衰竭康复治疗
 - 一、以运动为核心的心脏康复益处
 - 二、心脏康复方法
 - 第四节 康复和预防
 - 一、康复护理
 - 二、预防和预后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动脉粥样硬化及下肢动脉血管闭塞症患者心脏康复
 - 一、动脉硬化运动康复的特殊性
 - 二、制定与执行运动处方时的注意事项
 - 三、戒烟对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康复的必要性
 - 四、药物治疗是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康复的持续性保障
 - 五、降低下肢动脉血管闭塞症患者组织损失风险推荐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起搏器植入患者心脏康复
 - 第一节 起搏器植入的临床应用
 - 一、缓慢型心律失常的起搏治疗
 - 二、颈动脉窦综合征/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起搏治疗
 - 三、慢性心力衰竭的起搏治疗
 - 四、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起搏治疗
 - 第二节 心脏康复在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应用价值
 - 一、运动和常规起搏器、CRT
 - 二、电生理装置植入患者的心脏康复
 - 第三节 起搏器植入患者的运动康复
 - 一、起搏器术后运动心脏康复的指南推荐
 - 二、运动疗法的效果
 - 三、运动疗法的实施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体内自动复律除颤器植入患者心脏康复
 - 一、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随访和程控
 - 二、ICD术后电风暴及其预防和治疗
 - 三、在对ICD植入患者进行运动试验和训练时的注意事项
 - 四、心理和健康教育方面的需求
 - 五、职业指导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左室辅助装置和心脏移植后患者心脏康复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左室辅助装置
 - 一、简介
 - 二、心脏康复
 - 第三节 心脏移植
 - 一、简介
 - 二、心脏康复
 - 参考文献
 - 第十一章 心脏重症患者心脏康复
 - 第一节 运动治疗对心脏重症患者的作用机制
 - 第二节 心脏重症患者早期康复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 第三节 心脏重症患者早期接受康复治疗的时机
 - 第四节 心脏重症患者评估
 - 第五节 心脏重症患者运动治疗方法
 - 第六节 心脏重症患者呼吸功能治疗
 - 第七节 心脏重症患者ICU获得性肌无力的康复
 - 第八节 心脏重症患者的心理治疗和营养支持
 - 一、心理治疗
 - 二、营养支持
 - 第九节 心脏重症患者疼痛管理
 - 参考文献
 - 第十二章 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
 - 第一节 概 述
 - 第二节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药物方案
 - 第三节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运动方案
 - 一、运动处方制定的建议
 - 二、基线评估需要特别注意的要素建议
 - 三、抗阻训练运动方案的建议
 - 四、安全等特殊问题的建议
 - 第四节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康复方案
 - 一、心理康复评定
 - 二、心理康复治疗
 - 第五节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戒烟方案
 - 一、目标
 - 二、推荐措施
 - 第六节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营养方案
 - 参考文献
 - 第十三章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
 - 第一节 概述
 - 一、诊断
 - 二、发病机制
 - 三、心脏康复的益处
 - 第二节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康复评定
 - 一、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功能损害程度评定
 - 二、运动能力评定
 - 三、心理状况评定
 - 四、日常生活活动评定及社会参与能力评定
 - 第三节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脏康复治疗
 - 一、心脏康复治疗目标
 - 二、心脏康复治疗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十四章 高血压患者心脏康复
 - 第一节 心脏康复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价值
 - 一、定义
 - 二、康复获益机制
 - 第二节 高血压心脏康复治疗前的全面评估
 - 一、临床医学检查
 - 二、体质测试评估
 - 三、运动心肺功能测试
 - 四、心理评估
 - 五、营养状态评估
 - 六、睡眠状态评估
 - 第三节 高血压心脏康复治疗
 - 一、康复目标
 - 二、药物治疗
 - 三、运动治疗
 - 四、心理康复
 - 五、营养与降压
 - 参考文献
 - 第十五章 肺动脉高压患者心脏康复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肺动脉高压分类
 - 第三节 肺动脉高压患者运动心肺储备功能的评估
 - 一、6分钟步行试验
 - 二、运动心肺功能测试
 - 第四节 肺动脉高压患者功能分级和危险分层
 - 一、WHO功能分级
 - 二、危险分层
 - 三、治疗有效标准
 - 第五节 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运动康复计划
 - 一、参与者和运动训练地点的选择
 - 二、基于循证证据的康复训练计划的结构和持续时间
 - 三、训练方式
 - 四、训练强度
 - 五、运动康复安全性的监督和监控
 - 第六节 肺动脉高压患者康复的依从性和团队支持
 - 参考文献
 - 第十六章 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心脏康复
 - 第一节 概述
 - 一、定义
 - 二、手术治疗
 - 三、术后患者的并发症
 - 四、术后患者的功能问题
 - 五、术后患者心脏康复的循证医学依据
 - 第二节 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的康复评估
 - 一、术后早期评估
 - 二、出院前评估
 - 三、出院后长期康复期评估
 - 第三节 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的心脏康复
 - 一、术后患者Ⅰ期(住院期)康复
 - 二、Ⅱ期康复(出院6周以内)
 - 三、Ⅲ期康复(出院6周以后至长期)
 - 参考文献
 - 第十七章 心律失常患者心脏康复
 - 第一节 心脏康复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价值
 - 一、定义、分类及流行病学
 - 二、病因、诱因与机制
 - 三、临床诊断与治疗
 - 四、心脏康复治疗获益机制
 - 第二节 心律失常心脏康复治疗前评估
 - 一、临床医学检查
 - 二、运动能力评估
 - 三、心理睡眠评估
 - 四、吸烟评估
 - 五、营养评估
 - 第三节 心律失常心脏康复治疗
 - 一、康复目标
 - 二、运动治疗
 - 三、心理治疗
 - 四、戒烟戒酒治疗
 - 五、营养治疗
 - 六、中医药治疗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冠心病患者运动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 第一节 运动相关定义
 - 一、身体活动与运动
 - 二、体适能
 - 三、运动耐量
 - 四、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
 - 五、耐力运动和抗阻运动
 - 六、柔韧性运动
 - 七、运动强度
 - 第二节 缺乏运动的危害
 - 第三节 心血管系统对身体活动或运动的反应及其健康获益
 - 一、心血管系统对运动的反应
 - 二、身体活动或运动的心血管系统获益机制
 - 三、有关身体活动或运动的心血管系统获益的临床和流行病学证据
 - 第四节 身体活动和运动指导
 - 一、运动风险评估
 - 二、运动处方内容
 - 三、身体活动或运动的具体实施方案
 - 四、身体活动或运动指导注意事项
 - 第五节 运动康复设备和人员基本要求
 - 一、功能测评和风险评估工具
 - 二、心脏康复急救设备
 - 三、运动疗法常用设备
 - 四、人员基本要求
 - 附录二 稳定性冠心病心脏康复药物处方管理专家共识
 - 第一节 药物处方管理是心脏康复中的重要内容
 - 第二节 心脏康复中冠心病药物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 一、遵循指南使用冠心病治疗药物
 - 二、个体化用药方案
 - 三、关注药物安全性和药物相互作用
 - 四、关注药物对运动耐量的影响
 - 五、药物管理在运动康复中应考虑的问题
 - 六、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 七、临床药师加入到心脏康复药物管理中
 - 附录三 心血管疾病营养处方专家共识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膳食、营养因素与心血管疾病
 - 一、膳食脂肪酸和胆固醇
 - 二、植物甾醇
 - 三、膳食纤维
 - 四、抗氧化营养素(剂)、叶酸和类黄酮
 - 五、钠和钾
 - 六、维生素D
 - 七、食物
 - 第三节 心血管疾病营养治疗原则
 - 一、总原则
 - 二、高血压
 - 三、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
 - 四、急性心肌梗死
 - 五、慢性心力衰竭
 - 第四节 心血管疾病膳食营养处方的制定
 - 一、指导患者改变膳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四A原则
 - 二、膳食营养处方制定步骤
 - 三、举例说明高血压患者营养处方制定
 - 四、生活方式指导
 - 五、营养教育
 - 附录四 在心血管科就诊患者的心理处方中国专家共识
 - 第一节 我国心血管病患者精神心理问题现状
 - 一、心脏科就诊患者中常伴有精神症状
 - 二、无论有无器质性心脏疾病,均可伴有精神症状
 - 三、患者的心理问题呈现异质性
 - 第二节 如何识别精神心理问题
 - 一、日常临床评估中发现问题—筛查
 - 二、常用量表的作用与局限
 - 三、精神科诊断与简易诊断(ICD-10普及版)
 - 第三节 心血管病合并精神心理问题患者的临床处理
 - 一、支持性心理帮助
 - 二、药物治疗
 - 三、放松训练与生物反馈技术
 - 四、特殊疾病的处理
 - 五、分工、转诊以及与精神科合作
 - 第四节 心内科医生门诊处理心理问题患者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可以采用的流程
 - 第五节 双心培训模式
 - 一、知识模块讲座
 - 二、临床操作演示与实习
 - 三、培训效果评估
 - 附录五 心血管疾病戒烟干预中国专家共识
 - 第一节 我国吸烟流行病学现状
 - 第二节 吸烟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 一、机制
 - 二、临床流行病学
 - 第三节 戒烟对心血管系统的益处
 - 一、短期(<1年)获益
 - 二、长期(>1年)获益
 - 三、公共场所戒烟的益处
 - 第四节 心血管医生应掌握的戒烟策略
 - 一、心血管医生应首先戒烟
 - 二、重视健康教育—戒烟干预的重要手段
 - 三、医生应掌握的戒烟干预相关知识
 - 附录六 心血管疾病康复处方—增强型体外反搏应用国际专家共识
 - 第一节 概 述
 - 第二节 增强型体外反搏的工作原理
 - 一、即时血流动力效应
 - 二、临床疗效
 - 三、作用机制
 - 第三节 患 者 选 择
 - 一、适应证
 - 二、禁忌证
 - 三、需要慎用体外反搏的情况
 - 四、体外反搏应用的其他注意事项
 - 第四节 体外反搏治疗的推荐方案
 - 一、第一阶段(即住院期康复或Ⅰ期康复)
 - 二、第二阶段
 - 三、第三阶段
 - 第五节 监测与评价
 - 第六节 结论
 - 附录七 中医外治技术在心脏康复中应用的专家建议
 - 第一节 经穴体外反搏疗法
 - 第二节 熏洗疗法
 - 第三节 沐足疗法
 - 第四节 耳压疗法
 - 第五节 中药穴位贴敷疗法
 - 第六节 针刺疗法
 - 第七节 艾灸疗法
 - 第八节 推拿疗法
 - 第九节 平衡火罐疗法
 - 第十节 中药热奄包疗法
 - 第十一节 导引技术
 - 第十二节 其他疗法
 - 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医学指南”丛书编写委员会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的中央级医药卫生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6月1日,是中国规模大、实力强、出版品种多的医学出版机构。1993年被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评为中国首批优秀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