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96千字
字数
2022-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列举了大量典型案例,对企业高效解决知识产权合规与管理问题提供了借鉴。
内容简介
本书提炼出作者多年协助企业进行知识产权合规与管理所遇到的常见高频问题以及潜在风险,采取问答模式,直击问题本身,提供问题解决及风险规避方案。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 第一部分 企业内部制度合规与管理
- 一、专利提案
- 1. 先公开发表再申请专利,影响专利授权
- 2. 已经公开销售的产品再来申请专利,可以吗
- 3. 申请专利时不写主要发明点,专利很难获得授权
- 4. 申请专利时不想公布太多技术,如何进行技术隐藏
- 5. 只写专利技术框架不写具体细节的专利交底,专利申请很难获得授权
- 6. 只口头叙述发明构思,不写技术交底书,专利代理师可以代为处理吗
- 7. 还没做出产品,但发明构思及细节已经确定,可以申请专利
- 8. 怎样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在国内申请专利
- 9. 企业产品只在国内销售,不销售到国外,有无必要申请专利
- 10. 研发项目不做专利检索查新,会存在专利侵权风险
- 11. 微创新也可以申请专利,专利并不需要“高大上”
- 12. 微创新专利申请的衡量尺度与挖掘方向
- 13. 目前不会去做的产品有无必要申请专利
- 14. 从专利制度的发展历程来看为什么要委托专利代理师
- 15. 专利证书在手,也可能构成专利侵权
- 二、专利申请
- 1. 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有什么区别
- 2. 申请专利一定要委托专利代理事务所吗
- 3. 如何选择好的合作知识产权事务所
- 4. 如何选到性价比更高的事务所
- 5. 如何评价知识产权事务所的综合质量
- 6. 承诺发明专利包授权的事务所,值得合作吗
- 7. 高质量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注意要点
- 8. 如何评价专利代理师撰写的专利申请文件质量
- 9. 将实际产品完整描述出来的是好专利吗
- 10. 如何申请到高质量的专利
- 11. 专利申请提交后,还能再修改增加新内容吗
- 12. 专利公开公告,就受到法律保护了吗
- 13. 专利在国内授权后还能去国外申请专利保护吗
- 14. 为什么同样一个技术却要同时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
- 15. 软件算法程序可以申请专利吗
- 16. 商业方法可以申请专利保护吗
- 17. 初创公司,用公司名义还是老板个人名义申请专利
- 18. 公司将所有专利的发明人都写成老板的名字,这样对吗
- 19. 离职后的员工还需要给予奖励与报酬吗
- 20. 离职后的员工还可以继续使用原单位的发明创造吗
- 21. 如何避免在离职后做出的发明创造构成职务发明
- 22. 如果与其他公司共同申请专利,对专利权人有什么影响
- 23. 增加其他公司的员工作为专利发明人,对专利权人有什么影响
- 24. 发明人离职后将其在专利文件中删除替换为新员工,可以吗
- 三、专利答辩
- 1. 专利审查意见答辩的两种方式:“我都同意”与“我都不同意”
- 2. 专利审查意见中说专利没有创造性,是否专利就不能授权了
- 3. 审查员能看懂我的专利技术吗,会不会胡乱审查
- 4. 审查意见中说修改就可以授权,我要按要求修改吗
- 5. 审查意见会来几次,是否可以请求快点审查
- 6. 审查意见反馈专利技术没有创新,可以再加些创新的东西吗
- 7. 审查员说我的专利申请内容描述不清楚,我现在可以重新修改描述吗
- 8. 审查员说我的专利技术效果不明确,我可以补充实验数据吗
- 9. 专利答辩全程委托代理,发明人就可以不用管了吗
- 10. 审查员第一次审查意见认为可以授权,第二次审查意见补充检索认为不能授权,可以吗
- 11. 审查意见答辩过程中要注意“禁止反悔原则”,谨慎对专利进行解释
- 四、专利流程
- 1. 一个发明专利如果申请费用减免可以减缴22015元
- 2. 初创企业可以申请费用减免吗
- 3. 中国发明专利的申请及审查流程介绍
- 4. 发明专利审批一般要三四年,可以加快审查吗
- 5.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及审查流程
- 6. 中国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及审查流程
- 7. 发明专利申请通过专利预审制度半年就授权了,真的吗
- 8. 专利授权后还要交年费,可以不交吗?过两年有钱再交,可以吗
- 9. 专利年费每年都一样吗?什么时候缴纳?如果少缴或忘缴了怎么办
- 10. 专利可以不公开吗
- 11. 什么样的专利申请需要保密审查
- 五、专利管理制度
- 1. 企业内部专利工作管理模式及各模式的优劣对比说明
- 2. 企业专利工作的三种认知阶段
- 3. 通过KPI或者物质奖励等激励机制解决专利提案数量问题
- 4. 企业专利工作内容哪些是对企业真正有价值的
- 5. 提升专利提案的两个办法,梳理专利地图及同行重点专利分享
- 六、职务发明
- 1. 我自己想出来的创意,应该是属于我自己的,为什么要给公司
- 2. 职务发明的奖励报酬要制定制度并及时发放
- 3. 发明人在职期间,哪些申请专利的行为仍然属于职务发明
- 4. 招聘研发技术人员入职,要进行入职调查,避免职务发明纠纷
- 5. 员工离职时,进行知识产权侵权风险提醒,避免侵权行为发生
- 6. 上海法院职务发明裁判规则启发我们如何保护职务发明
- 7. 员工在外成立新公司,与公司同业竞争还申请专利,有没有办法阻止
- 七、商标申请
- 1. 什么样的标识可以申请商标
- 2. 少数民族文字及繁体字是否可以用作商标注册使用
- 3. 广告语可以申请商标注册吗
- 4. 网络热门词汇可以申请商标吗
- 5. 申请商标选择指定商品时的五个基本原则
- 6. 查询到一个在先相同商标,怎么办
- 7. 商标被别人在其他类别抢注,如何应对
- 8. “李鬼们”常见的商标抢注行为案例
- 八、禁止商标注册及使用
- 1. 禁止商标使用1——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 2. 禁止商标使用2——有不良影响
- 3. 禁止商标注册1——通用名称,图形,型号
- 4. 禁止商标注册2——直接表示商品质量、原料、功能等
- 5. 禁止商标注册3——缺乏显著特征
- 6. 禁止商标注册4——复制摹仿国内外知名品牌
- 7. 禁止商标注册5——抢注被代理商标
- 8. 禁止商标注册6——损害他人在先权利
- 9. 禁止商标注册7——不正当手段抢注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
- 九、商标审查
- 1. 高驳回率——“蹭名牌”申请
- 2. 高驳回率——拼接现有知名品牌
- 3. 如何通过商标设计增加商标显著性
- 4. 有什么样的商标使用行为才不会被别人以连续三年不使用为理由撤销掉该商标
- 5. 商标合理使用的两种形式
- 6. 不规范使用商标的常见情况及后果
- 十、商标流程
- 1. 中国商标申请的基本流程及时间
- 2. 企业名称地址变更了,一定要办理商标变更吗
- 3. 商标卖给别人,要注意什么呢
- 4. 买别人的商标,需要注意什么
- 5. 商标许可给别人使用,需要注意什么
- 6. 商标到期一定要续展吗
- 十一、商标战略
- 1. 尽早确定企业商标战略,早做商标规划布局
- 2. 为避免急用的商标注册不成功带来的商标风险,应当储备商标池
- 3. 定时监控商标初审情况,避免自己家知名商标被他人“搭便车”
- 十二、软件著作权登记
- 1. 哪些作品可以申请著作权保护?作品一定要申请著作权登记吗
- 2. 职务作品与法人作品的区别
- 3. 软件著作权申请与其他著作权申请有什么区别吗
- 4. 软件著作权的每次迭代尽量申请著作权保护
- 十三、著作权登记保护
- 1. 公司经营活动中哪些创作作品需要进行著作权登记保护
- 2.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如何进行登记保护
- 第二部分 商业秘密合规与管理
- 一、有效分离商业秘密
- 1. 哪些商业信息构成商业秘密
- 2. 采用商业秘密保护与专利保护的区别
- 二、有效管理商业秘密
- 1. 建立商业秘密管理制度,有条件的应当购买保密信息管理软件
- 2. 与核心骨干员工签好竞业禁止协议,避免离职员工同业竞争
- 3. 业务员离职后成立新公司开发原公司的老客户,构成商业秘密侵权
- 4. 从竞争对手公司高薪挖人,生产销售对方保密产品构成商业秘密侵权
- 5. 科技企业如何更好地防范商业秘密风险
- 第三部分 产品合规与管理
- 一、产品研发立项阶段合规
- 1. 专利检索分析可以助力企业研发获得研发启示
- 2. 螺杆压缩机项目提供国外同行最新研发路径与方向
- 3. 超声手术刀项目提供竞争对手如何解决业内技术瓶颈问题的启示
- 4. 轮胎胎压监测器项目提示专利空白点及专利布局方向
- 5. 专利检索分析可以助力企业挖掘出更多专利申请
- 6. 在研发、生产、销售三个时间节点评估知识产权侵权风险
- 二、产品采购生产阶段合规
- 1. 采购重要产品时要求提供专利不侵权报告,避免采购侵权产品
- 2. 一个产品申请一个专利的观念已经落伍,要用专利包保护重要产品
- 3. 提交专利申请后,产品持续改进迭代,可以再次申请专利
- 4. 生产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产品,也可能会侵权
- 三、产品销售售后阶段合规
- 1. 专利检索分析助力企业预判专利侵权风险并进行规避设计
- 2. 技术项目并购时可以通过专利尽调来防控投融资风险
- 第四部分 对外宣传及合作合规与管理
- 一、对外宣传及合作的常见风险
- 1. 公司经营过程中,谨防三类高发侵权风险:字体、图片、软件
- 2. 做好知识产权管理维护工作,避免知识产权失效
- 二、对外宣传风险
- 1. 对宣传展出信息进行审核,确保先专利申请再对外公开
- 2. 恶意竞价排名“劫持”他人流量构成不正当竞争
- 3. 假冒专利行为——专利权到期终止失效后不能继续使用
- 4. 假冒专利行为——未交年费已经终止失效专利不能继续使用
- 5. 假冒专利行为——专利申请标注为授权专利,外观标注为发明
- 6. 假冒专利罪——主观故意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
- 7. 企业商标注册不全、定位不准、随意使用
- 三、对外合作风险
- 1. 与他人进行技术合作,要事先约定专利权属
- 2. 投融资前未做专利尽职调查可能导致项目估值极不准确
- 第五部分 科技政策合规与管理
- 一、科技政策说明
- 1. 适合科技企业申报的四大类科技政策说明
- 2. 各个发展阶段的科技型公司适合申报什么样的科技政策
- 二、高新技术企业介绍
- 1. 高新技术企业对企业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要申请
- 2. 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准备什么资料
- 3. 怎么持续维持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 三、其他科技政策介绍
- 1. 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
- 2. 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
- 3. 上海市专利工作试点示范企业
- 四、科创板上市介绍
- 1. 科创板上市企业的定位是什么
- 2. 科创属性评价是指什么
- 3. 科创板企业上市过程中常见的知识产权问题
- 4. 科创板企业如何增加支撑主营业务的发明专利数量与质量
- 五、科技政策申报常见问题
- 1. 科技项目申报数据作假
- 2. 科技项目实施弄虚作假或者直接不实施
- 第六部分 外贸知识产权合规与管理
- 一、专利海外申请
- 1. 专利要到国外申请保护,有什么途径与方法
- 2. 国外申请专利费用贵吗?要多久?有资助吗
- 3. 国外申请专利有加快程序吗
- 4. 中国专利局认为可以授权的专利,国外也会授权吗
- 5. 如何避免产品出口在海外产生专利侵权风险
- 二、商标海外申请
- 1. 商标到海外申请保护,有什么途径和方法
- 2. 商标在海外被他人抢注,怎么应对
- 3. 如何避免商标被他人在海外抢注
- 三、其他知识产权海外保护
- 1. 著作权也需要海外登记吗
- 2. 知识产权海关备案可以预防侵权吗
- 第七部分 知识产权维权诉讼合规与管理
- 一、专利保护
- 1. 中国知识产权强保护严保护时代
- 2. 为什么我申请的专利不能真正保护我的产品
- 3. 好技术好产品没有得到真正专利保护的四个重要原因
- 4. 好产品如何获得更好、更全面的专利保护
- 5. 把最终产品申请成专利就能获得保护吗
- 6. 如何判断专利保护强度
- 7. 如何利用外观设计更好地保护产品
- 二、专利维权
- 1. 如何发现他人侵权线索——专业机构监测+市场监测
- 2. 可以要求知识产权侵权方先停止侵权吗
- 3. 发生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可以要求侵权人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 4. 现在知识产权侵权会被惩罚性赔偿吗?会罚多少呢
- 三、专利无效宣告
- 1. 专利授权后还可以通过专利无效宣告来让专利失效
- 2. 专利无效宣告的基本理由
- 3. 专利无效的审查流程
- 4. 通过47份网站公开证据来证明专利内容已经被提前公开
- 5. 应当从整体技术方案而不应割裂技术特征来评判专利创造性
- 6. 技术特征组合之后还需要有技术启示才能否定专利的创造性
- 四、专利侵权诉讼
- 1. 怎么认定构成专利侵权
- 2. 要进行专利侵权诉讼,需要准备什么证据
- 3. 专利侵权可以要求侵权方承担取证费用及律师费用吗
- 4. 专利等同侵权的保护范围不应当延展到现有技术的常规变形内
- 5. 行政途径处理专利侵权行为速度快效率高
- 五、商标侵权诉讼
- 1. 有哪些行为构成商标侵权
- 2. 遇到商标侵权,权利人应当如何处理
- 3. 被权利人起诉或警告商标侵权,应当如何处理
- 4. 侵犯知名公众人物姓名权的恶意商标注册行为不再被允许
- 5. 重复商标侵权行为被适用惩罚性赔偿予以严厉打击
- 六、版权侵权诉讼
- 1. 著作权的侵权行为有哪些
- 2. 如何进行著作权的保护
- 3. 企业经营过程中如何避免著作权侵权
- 4. 如何合理界定作品的改编与借鉴
- 5. 将创作者投标创作的设计图作品制作展出构成著作权侵权
- 6. 模仿抄袭知名大IP会被认定为侵犯著作权及不正当竞争
- 七、不正当竞争诉讼
- 1. 什么是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 2. 网站视频刷单构成不正当竞争法中的虚假宣传行为
- 3. 借专利维权之名行打击商业竞争对手的恶意诉讼要承担法律责任
- 4. 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装潢及企业字号构成不正当竞争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法治出版社
中国法治出版社是中央级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6月,隶属于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国法治出版社每年出版新书品种1000种左右,出版物主要包括:1、法律法规的国家标准版本;2、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中外文对照文本;3、中外法学著作;4、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法学教科书;5、法律工具书;6、解释、宣传、介绍法律、法规的普及性读物;7、法律、法规中文及中外文对照文本的电子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