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追本溯源,破解奥秘,还原真实的石墨烯。

内容简介

从生命起源到工业时代,碳材料的发展与文明进步息息相关。新型碳材料石墨烯的出现会带来怎样的变革?

本书回顾石墨烯的发现历程,直面关于石墨烯“一股脑吹捧”与“一棒子打死”的偏见,阐释如何正确认识石墨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及石墨烯对学术界、产业界带来的深远意义。

如果你对新兴科技的发展充满兴趣也抱有期待,相信本书梳理出的关于石墨烯的种种“真相”,能帮助你感受前沿科学的魅力,从中获得启发。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Foreword
  • 序 (译文)
  • 前言
  • 第1章 初识 碳家族—生命之源
  • 碳与生命起源
  • 碳是什么
  • 关于碳的几个事实
  • 碳与生活
  • 碳与传统工业
  • 石墨:工业元老
  • 活性炭:净化能手
  • 炭黑:导电颜料
  • 焦炭:炼铁功臣
  • 碳与新兴工业
  • 等静压石墨:均匀致密
  • 热解石墨:大有作为
  • 热解炭:不可或缺
  • 碳纤维:轻巧强大
  • 膨胀石墨:海纳百川
  • 碳与未来
  • 富勒烯:小球推动大球
  • 碳纳米管:一“管”行天下
  • 石墨烯:碳的六边形
  • 石墨炔:千变万化
  • 第2章 偶遇 从不可能到可能
  • 石墨和氧化石墨
  • 从多层到单层,理论上不可能?
  • 从多层到单层,实验上逐步实现
  • 第3章 成长 开启未来——积累、上升
  • 认识神秘的石墨烯
  • 高度:一个原子厚的世界
  • 长宽:一层六边形的魅力
  • 观察微观的石墨烯
  • 观:显微镜下的神秘处
  • 察:“高大上”的分析术
  • 制备真实的石墨烯
  • 自上而下:从“∞”打薄
  • 自下而上:从“0”生长
  • 揭秘神奇的石墨烯
  • 力:无坚不摧
  • 电:迅若奔雷
  • 光:与众不同
  • 热:追风逐电
  • 第4章 出彩 改变世界——推广、应用
  • 上游——石墨
  • 回归本质
  • 开采与提纯
  • 分布与应用
  • 中游——衍生品
  • 分散:粉体
  • 成束:纤维
  • 铺展:薄膜
  • 聚集:凝胶
  • 精细:量子点
  • 下游——多领域
  • 电子信息:科幻?现实!
  • 新能源:“高能”预警
  • 生物医药:杏林高手
  • 复合材料:琳琅满目
  • 环境保护:绿水青山
  • 航空航天:星辰大海
  • 健康生活:寻常百姓家
  • 第5章 交锋 欲戴王冠——争议、舆论
  • 性能之争:“矛盾统一体”
  • 应用之争:“工业味精”与“撒手锏”
  • 安全之争:利弊权衡
  • 成本之争:性价比求证
  • 第6章 曙光 必承其重——坚持、正名
  • 石墨烯之国际视野
  • 美国:强军工力量介入
  • 欧盟:多战略系统布局
  • 英国:发源地优势助力
  • 日本:产学研合作紧密
  • 韩国:大企业主力担当
  • 石墨烯之中国方案
  • 政策:战略引导,合力推进
  • 技术:数量居首,亮点频出
  • 产业:规模增长,格局初定
  • 应用:领域多样,前景广阔
  • 第7章 挑战 探索——无止境
  • 石墨烯之科学:研究的重点
  • 设计:多尺度
  • 制备:高效率
  • 合成:大面积
  • 石墨烯之工程:突破的方向
  • 电子信息:敲开带隙的大门
  • 新能源:高效又安全
  • 生物医药:是药三分毒
  • 复合材料:初出茅庐
  • 环境保护:覆“烯”难收
  • 航空航天:漫漫太空路
  • 健康生活:一“烯”千金
  • 第8章 希望 未来——希望!“烯”望
  • 石墨烯之科学:新材料,新世界
  • 石墨烯之工程:新领域,新辉煌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0
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材料界的明日之星

    之前看过一本网络小说,确实是记不得名字,因为它还没完结就已断更。不过书中有一段关于复合材料的说明,它的大致意思是:『当人们触摸到了原子层面的扰动时,我们离四维的壁垒,就更近了一步』,这句话确实有打到我。在看过这本书后,感觉越是强烈。强者多厚望。石墨烯被誉为 “新材料之王”“改变 21 世纪的革命性材料”。人类历史经历了石器、陶器、铜器、铁器时代的变迁, 现正处在硅时代。下一个时代或称为量子时代,其决定性材料是什么呢?可能就有石墨烯。根据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石墨烯产业化需要经历 “三生” 发展路径,即 “伴生”“共生” 和 “创生”。“伴生” 就是石墨烯作为功能助剂或 “工业味精”,被添加到高分子、陶瓷、金属等传统材料中,虽然用量较少,但可提升产品性能,增强功能,拓宽用途,如石墨烯功能复合纤维、防腐涂料、散热涂料、导电涂料等。处于伴生发展路径中的石墨烯,现已突破分散技术,实现量产,进入市场推广阶段。“共生” 就是石墨烯作为材料的主要成分,起到功能主体作用,如石墨烯电热膜、散热膜、打印电路、传感器等。处于共生发展路径中的石墨烯,现已进入产业化初期阶段,产品在市场上可见,但市场占比还不大。“创生” 就是石墨烯作为材料的支撑骨架,相较于传统竞品材料,在功能或性能上具有颠覆性,起到决定性或 “撒手锏” 级作用。如石墨烯燃料电池电极、海水淡化膜、柔性触摸屏、光电子芯片等。处于创生发展路径中的石墨烯,目前还在基础研究或技术研发阶段。不过难走的路,只要坚持走下去,通常会越走越宽越容易。石墨烯的性能神奇、应用广泛,但是因为其制备过程繁复,使其产业化无法一蹴而就,要经历量变到质变的积累,从顶天立地到铺天盖地,最终实现改天换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自吹自擂的成分居多

      很多地方说了又好像没说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挺专业,需要一些基础知识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