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0》详述行业进展、展望趋势。

内容简介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0》从核电生产运行、核电工程建设、核能科技创新、核燃料循环、核电装备制造、核能行业管理与安全保障、核能国际合作等七个方面描述2019年度我国核能行业发展情况,并就我国核能发展进行了分析展望。《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0)》蓝皮书中既有记录行业发展准确、翔实的大量数据,又有对核能发展形式与趋势的分析和研判,可供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研究机构、行业相关单位、高校及关心核能产业的其他单位和公众人士使用和参考。

目录

  • 版权信息
  • 核能发展蓝皮书编委会
  • 主编及首席专家简介
  • 编写说明
  • 前言
  • 摘要
  • Ⅰ 总报告
  • B.1 中国核能年度发展与展望(2020)
  • 一 2019年中国核能发展综述
  • (一)核电生产运行
  • (二)核电工程建设
  • (三)核能科技创新
  • (四)核燃料循环产业
  • (五)核电装备制造
  • (六)核能行业管理与安全保障
  • (七)核能国际合作
  • 二 形势与展望
  • (一)发展形势
  • 1.清洁化低碳化已成为全球能源发展主基调,我国正积极推动能源转型
  • 2.核能在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中的关键作用不可或缺,与其他清洁能源协同发展的局面正加快形成
  • 3.全球核电持续发展,各核电大国更加重视核能领域技术创新
  • 4.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能源电力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 5.核能发展环境与政策趋于完善,核能企业更加注重与地方融合发展
  • (二)未来展望
  • 1.核能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定位更加明确
  • 2.核电建设节奏有望趋于稳定
  • 3.核电产业链有望更加均衡发展
  • 4.核能多用途利用的示范工程有望陆续启动
  • 5.核电将更加广泛参与电力市场改革
  • Ⅱ 分报告
  • B.2 核电运行与建设
  • 一 核电生产运行
  • (一)商运核电机组数
  • (二)核电机组累积商运时间
  • (三)核能发电量
  • (四)核电设备利用小时数
  • (五)在运核电机组运行安全情况
  • 二 核电工程建设
  • (一)石岛湾核电厂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
  • 1.项目概况
  • 2.2019年项目进展
  • (二)红沿河核电厂5、6号机组
  • 1.项目概况
  • 2.2019年项目进展
  • (三)福清核电厂5、6号机组
  • 1.项目概况
  • 2.2019年项目进展
  • (四)防城港核电厂3、4号机组
  • 1.项目概况
  • 2.2019年项目进展
  • (五)田湾核电厂5、6号机组
  • 1.项目概况
  • 2.2019年项目进展
  • (六)漳州核电厂1号机组
  • 1.项目概况
  • 2.2019年项目进展
  • (七)太平岭核电厂1号机组
  • 1.项目概况
  • 2.2019年项目进展
  • B.3 核能科技创新
  • 一 大型先进压水堆“国和一号”
  • (一)设计验证与安全监管试验验证顺利完成
  • (二)关键设备研制与鉴定测试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
  • (三)自主设计软件开发及取证顺利推进
  • (四)其他方面
  • 二 高温气冷堆
  • 三 大型先进压水堆“华龙一号”
  • (一)工程建造应用新工艺
  • (二)核心设备研制实现突破
  • (三)设计方案优化改进
  • (四)智能核电研发进入新阶段
  • 四 小型反应堆
  • 五 其他先进堆型
  • (一)钠冷快堆
  • (二)铅基快堆
  • (三)钍基熔盐堆
  • (四)聚变堆
  • B.4 核燃料循环产业
  • 一 天然铀勘查采冶
  • (一)铀矿勘查
  • 1.铀矿勘查取得积极进展
  • 2.勘查技术逐步升级
  • 3.推进国内铀资源开采资质放开试点
  • (二)铀矿采冶
  • 1.全面推进铀矿采冶项目建设
  • 2.地浸采铀不断迈向精细化,数字化矿山建设取得新进展
  • 二 核燃料加工
  • (一)铀转化生产能力进一步巩固,铀浓缩产业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 (二)核燃料加工生产线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在建工程按计划推进
  • (三)自主品牌核燃料组件正在加快发展
  • 三 核燃料循环后端
  • (一)乏燃料管理
  • (二)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
  • B.5 核电装备制造
  • 一 2019年中国核电装备制造总体情况
  • 二 2019年中国核电装备制造主要亮点
  • (一)CAP1400湿绕组电机主泵样机研制成功
  • (二)CAP1400项目稳压器通过水压试验
  • (三)“华龙一号”主泵通过冷试
  • (四)首个商业化出口的核岛主设备完成制造
  • (五)关键仪控设备、阀门等研制实现突破
  • (六)多款智能装备完成研发
  • 三 2019年中国核电装备制造主要成果
  • (一)三代压水堆关键设备
  • 1.压力容器
  • 2.蒸汽发生器
  • 3.堆内构件
  • 4.控制棒驱动机构
  • 5.核主泵
  • 6.稳压器
  • 7.其他核岛设备
  • 8.常规岛主设备
  • (二)高温气冷堆关键设备
  • 1.蒸汽发生器
  • 2.主氦风机
  • 3.控制棒驱动机构
  • (三)其他堆型关键设备
  • 1.钠冷快堆
  • 2.小型堆
  • B.6 核能国际合作
  • 一 核能项目国际合作持续深化
  • (一)中俄核能合作加快落地
  • (二)海外核能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 (三)海外核能市场开发取得积极进展
  • 二 海外铀资源开发实现较大突破
  • 三 核电装备国际合作取得新成果
  • 四 核科技国际合作继续深化
  • 五 积极参与全球核领域治理活动
  • B.7 核技术应用产业
  • 一 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现状
  • (一)放射性同位素产业
  • (二)辐照加工产业
  • (三)放射源及工业应用产业
  • (四)核医学产业
  • (五)加速器产业
  • (六)安保产业
  • 二 前景展望
  • (一)核医疗产业助力健康中国
  • (二)核技术工业应用有望迎来发展高峰
  • (三)核技术在农业应用中将发挥巨大作用
  • (四)核技术将在公共安全领域起关键作用
  • (五)核技术环保应用迎来发展机遇
  • (六)“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核技术国际合作
  • Ⅲ 专题篇
  • B.8 我国核能产业2035年发展战略研究
  • 一 我国核能产业发展的基础与条件
  • (一)自主三代核电批量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 1.核电安全运行,三代核电工程建设全面推进
  • 2.三代核电装备批量化制造能力已经形成
  • 3.厂址资源可支撑三代核电更大规模化建设
  • 4.核电工程建造能力进一步增强
  • (二)核电产业科技创新和安全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 1.科技创新有力推进了核能产业发展
  • 2.核电法规和标准体系逐步完善
  • 3.核能科技创新体系与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 (三)核燃料循环产业链体系正进一步完善
  • 1.天然铀产业供应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 2.核燃料加工产业实现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
  • 3.乏燃料后处理与放射性废物管理能力稳步提升
  • (四)核能国际合作推动产业开放发展
  • 1.核电“走出去”取得一系列成果
  • 2.铀资源国际开发和核燃料产业“走出去”取得突破
  • 3.核电装备企业国际开发取得重要进展
  • 4.“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核能发展呈现新格局
  • (五)核能产业发展的经验与不足
  • 二 我国核能产业发展机遇和面临的挑战
  • (一)我国核能产业发展机遇分析
  • 1.核能产业在未来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 2.核能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及能源安全保障中已不可或缺
  • 3.发展核电是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及与可再生能源协调发展的迫切需求
  • 4.核能是促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选项
  • 5.核能可为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 (二)2035年我国核能产业发展预测
  • 1.核电产业
  • 2.天然铀产业
  • 3.核燃料加工产业
  • 4.乏燃料后处理及放射性废物管理
  • (三)我国核能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1.核电参与电力市场竞争面临严峻挑战
  • 2.核能项目在厂址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面临较多困难
  • 3.核燃料循环产业发展不平衡、核心竞争力不强
  • 4.核电关键设备制造核心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 5.核能产业“走出去”能力亟待提升
  • 6.社会公众对核能产业安全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 三 我国核能产业发展的思路与目标建议
  • (一)指导思想
  • (二)基本原则
  • (三)发展目标建议
  • 1.2025年目标建议
  • 2.2035年目标建议
  • 四 我国核能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与主要任务建议
  • (一)核电产业
  • 1.平稳推进核电批量化建设,开展多用途推广应用
  • 2.改善发展环境,优化核电建设布局
  • 3.强化技术创新,提升核电产业发展水平
  • 4.加强核电厂址开发与保护
  • (二)天然铀产业
  • 1.优化国内铀矿勘查开发产业布局
  • 2.持续提高国内铀矿勘查能力
  • 3.建立天然铀保障供应体系
  • 4.重点支持海外天然铀资源勘查开发
  • 5.大力推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 (三)核燃料加工产业
  • 1.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产业能力建设
  • 2.以创新为引领,建立健全自主、先进的科技创新体系
  • 3.加强成本管控,推动产品价格与市场接轨
  • (四)核燃料循环后端产业
  • (五)夯实核电全产业链“走出去”的基础
  • (六)提升核能全产业链安全水平
  • 1.从严推行核能全产业链安全标准
  • 2.加大投入补齐核能产业安全发展短板
  • 3.强化核安全文化建设
  • 4.提升核安全管理与监管能力水平
  • (七)完善核能产业发展制度体系
  • 1.加强核能产业发展制度体系建设
  • 2.建立健全核能科普宣传与公众沟通机制
  • 3.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 4.创造良好的共享发展环境机制
  • 五 保障措施建议
  • (一)加强核安全保障、管理与监管
  • 1.加大安全投入,提高核设施本质安全度
  • 2.建立有效的工程项目管理机制
  • 3.加强核安全管理与监管
  • (二)营造良好的政策与发展环境
  • 1.完善核能法规体系
  • 2.维持适度竞争的核电健康发展市场环境
  • 3.完善财政、金融、税收政策和补偿机制
  • 4.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做好公众沟通工作
  •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1.加强核能行业紧缺人才培养
  • 2.加强核能行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
  • 3.加强核能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
  • 4.加强核能行业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引进和选拔
  • (四)加强核能产业发展战略管理
  • Ⅳ 国际篇
  • B.9 2019年世界核能发展
  • 一 核电生产运行
  • 二 核电工程建设
  • 三 核能科技研发
  • (一)第三代核电技术
  • (二)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下简称“小堆”)
  • (三)多种先进堆型
  • (四)耐事故燃料技术
  • 四 核燃料循环产业
  • (一)天然铀
  • (二)铀转化
  • (三)铀浓缩
  • (四)燃料元件制造
  • (五)核燃料循环后端
  • 1.乏燃料
  • 2.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
  • 五 发展政策
  • (一)欧盟
  • (二)美国
  • (三)法国
  • (四)日本
  • (五)俄罗斯
  • (六)韩国
  • (七)英国
  • (八)其他国家
  • 六 未来发展预测
  • 附录:2019年涉核国际机构的相关重要会议及活动
  • 1.IAEA
  • 2.WANO
  • 3.世界核协会
  • Ⅴ 附录
  • 2019年我国核能发展大事记
  • 1月8日
  • 1月9日
  • 1月20日
  • 2月21日
  • 3月5日
  • 3月7日
  • 3月25日
  • 3月26日
  • 3月28日
  • 4月1日
  • 4月1日至2日
  • 4月1日至3日
  • 4月3日
  • 4月11日至15日
  • 4月15日
  • 4月16日
  • 4月17日
  • 4月27日
  • 5月6日
  • 5月8日
  • 5月20日
  • 5月24日
  • 6月5日
  • 6月10日
  • 6月11日
  • 6月12日
  • 6月13日
  • 6月15日至19日
  • 6月21日
  • 6月26日
  • 7月5日
  • 7月8日
  • 7月11日
  • 7月18日
  • 7月19日
  • 7月22日
  • 7月24日
  • 7月25日
  • 7月31日
  • 8月6日
  • 8月9日
  • 8月16日
  • 8月26日
  • 9月3日
  • 9月7日
  • 9月9日
  • 9月10日
  • 9月18日
  • 9月25日
  • 9月29日
  • 9月30日
  • 10月1日
  • 10月9日
  • 10月15日
  • 10月16日
  • 10月18日
  • 10月20日至22日
  • 10月26日
  • 10月27日
  • 10月28日
  • 11月1日至2日
  • 11月4日
  • 11月6日
  • 11月7日
  • 11月12日
  • 11月15日
  • 11月18日
  • 11月19日
  • 11月22日
  • 11月25日
  • 11月28日
  • 12月2日
  • 12月26日
  • 12月30日
  • Abstract
  • Contents
  • 皮书数据库
  • 基本子库
  • 法律声明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