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徒步者、历史迷的进阶读物,手绘者、建筑人的案头宝书。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作者收集的大量有关长城的手资料,通过轻松易读的语言和图文并茂的形式,以对长城的了解和讲述为主线,配合所绘制的手绘作品与图示,复原和剖析曾经的及现存的长城的知识及构造,并展示及解读大量碑刻类文物实例。

本书包括长城的定义、长城的履历、巨龙的身躯、个性的敌楼、迅捷的警报、强大的武备、不凡的关隘、失去的记忆、毁灭与伤痛九章内容,以常人不熟悉和不了解的角度,解读一个与众不同的长城。本书适合爱好历史文化与建筑的广大读者阅读。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1章 长城的定义
  • 第2章 长城的履历
  • 2.1 春秋战国长城
  • 2.2 齐长城
  • 2.3 楚长城
  • 2.4 魏长城
  • 2.5 赵长城
  • 2.6 中山长城
  • 2.7 燕长城
  • 2.8 秦长城
  • 2.9 汉长城
  • 2.10 北魏长城
  • 2.11 北齐长城
  • 2.12 隋长城
  • 2.13 唐长城
  • 2.14 宋长城
  • 2.15 金长城
  • 2.16 明长城
  • 2.17 清长城
  • 第3章 巨龙的身躯
  • 3.1 辽东镇
  • 3.2 蓟州镇
  • 3.3 宣府镇
  • 3.4 大同镇
  • 3.5 山西镇
  • 3.6 延绥镇
  • 3.7 宁夏镇
  • 3.8 固原镇
  • 3.9 甘肃镇
  • 第4章 个性的敌楼
  • 第5章 迅捷的警报
  • 第6章 强大的武备
  • 第7章 不凡的关隘
  • 7.1 山海关长城
  • 7.2 九门口长城
  • 7.3 界岭口长城
  • 7.4 刘家口长城
  • 7.5 冷口关长城
  • 7.6 青山关长城
  • 7.7 喜峰口长城
  • 7.8 黄崖关长城
  • 7.9 古北口长城
  • 7.10 居庸关长城
  • 7.11 紫荆关长城
  • 7.12 新广武长城
  • 7.13 镇北台长城
  • 7.14 嘉峪关长城
  • 第8章 失去的记忆
  • 8.1 文字砖
  • 8.2 碑刻
  • 8.3 石刻
  • 第9章 毁灭与伤痛
  • 后记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5.0
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长城三生传

    话说长城,连刚刚识字的幼童也能掰着手指说出一二三那,但那仅仅是他 / 她认知里的长城,不是存在于实物空间里的长城。我们认知里最接近的长城,也是作者在书中提到的明八达岭长城一般,巍峨蜿蜒,如巨龙盘卧于大地之上,用坚墙壁垒的工事抵御游牧民族的侵扰。而实际上的长城作为一种精神图腾,早就熔铸于血脉之中,国歌里 “把我们的血肉筑城我们新的长城” 彻底认同了这一基调,正是这种不惧困难,不畏牺牲的精神,才有了今天的新中国。      原想以 “长城简史” 为题,但思虑再三,甚觉不妥,本书把长城的来龙去脉,掰开了,揉碎了,一点一点的讲述细节,把我们观念中的长城撞的粉碎,原来,我们认识的是一点长城,如盲人摸象不自知,黄粱梦醒方知我。真正的长城更古老久远,只是挡不住历史的冲刷。抵挡住历史潮水侵蚀的是且目前肉眼可明确辨识的是明长城,不是自古以来古长城。不少古长城为当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消失的很彻底,空留巨大基座给赶到实地调研的考古工作者以无限想象。      本书虽然是推荐给爱好历史文化与建筑的读者阅读的,但作为认识长城的通识读本,他是很成功的。全书通篇没有佶倨聱牙的专业术语,都是作者点点滴滴的平铺直叙,大部分是对长城受损严重的惋惜和对兴建长城的叹惋。       看完本书,你虽依旧无法对长城下准确定义,但你能更懂长城,它不是斑驳的石块,破碎的土台,坍圮的石楼,模糊的碑刻,它是超脱实物的精神图腾,从最初的抵御外敌,到现在的文化地标,它一直都在,默默的戍卫一方净土,直到地老天荒。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