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42千字
字数
2022-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洞悉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下好未来产业培育和发展先手棋。
内容简介
未来产业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催生的新物种。
本书第一部分从国际、国内两个维度对未来产业提出的时代背景进行阐述,主要回答了为什么发展未来产业的问题;
第二部分是理论篇,从政治意义、经济意义、文化意义、社会意义、生态意义、安全意义等维度进行多方位的意义审视和理论解构,尝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构建未来产业发展的理论架构;
第三部分是工具篇,作者在对国内外实践的分析基础上,提出未来产业布局的统筹论、规划编制的方法论、培育的过程论,中国经验特点突出;
第四部分是实践篇,从企业、科研院所、政府等主体以及技术、人才和资金要素等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路径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对未来数字经济、未来生命健康、未来能源等行业发展进行了展望。
本书坚持理论和实践并重、国内和国际并重、预见和机制并重、方法和政策并重,旨在助力企业家和未来产业相关学者、研究者提升战略管理能力、战略预见能力、战略把控能力,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 引领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中国思维
- 前言
- 第1章 大变局时期的重要命题
- 理论篇
- 第2章 未来产业的理论解析
- 2.1 未来产业的理论超越
- 2.2 未来产业的概念内涵
- 2.3 未来产业的特征阐释
- 工具篇
- 第3章 未来产业布局的统筹论
- 3.1 意义导向的整合式规划布局
- 3.2 科技创新成果的整合式培育
- 3.3 从传统到未来的一体化发展
- 3.4 科技安全工程学与复盘工程
- 第4章 未来产业编制的方法论
- 4.1 未来蓝图分析
- 4.2 知识图谱分析
- 4.3 头脑风暴
- 4.4 技术预见
- 4.5 情景分析
- 4.6 颠覆性技术预测
- 4.7 科幻小说的价值
- 第5章 未来产业培育的过程论
- 5.1 党领导下的新型举国体制
- 5.2 群众路线指引下的人民创新
- 5.3 开放包容视角下的生态构建
- 5.4 未来产业政策的跨周期调节
- 5.5 未来科技与产业的四元治理
- 实践篇
- 第6章 未来产业的创新发展路径
- 6.1 企业为主体的未来产业发展模式
- 6.2 科研院所的支撑
- 6.3 加强高校创新体系建设和未来科技人才培育
- 6.4 创新知识权益保护和共享激励模式
- 6.5 未来产业的金融支持
- 6.6 未来产业的政府角色
- 第7章 主要领域的未来展望
- 7.1 未来数字经济
- 7.2 未来生命健康
- 7.3 未来材料
- 7.4 未来能源
- 7.5 未来装备
- 7.6 未来农业
- 7.7 未来文旅
- 后记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