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刘震云写作思想发展梳理,价值定位及七大关键词论述。

内容简介

论文试图通过对刘震云写作发展过程的梳理来把握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并尽量描绘出他的思想谱系;在此基础上对其在当代文学史上的价值和意义进行评价和定位。内容分为八章,第一章对刘震云的创作历程作出概括梳理;第二章到第八章按照刘震云创作的历时性顺序概括出七个关键词(权力、伦理、历史、故乡、人性、宗教、存在)并对这七个关键词进行论述。绪论部分对于该题目的研究现状、选题的缘起于意义以及研究对象和方法进行概述;结语部分则对以上论述的七个关键词之间的关系进行逻辑描述。

目录

  • 目录
  • 绪论
  • 一 遇见刘震云
  • 二 刘震云小说研究的概括及意义
  • 三 本书的结构
  • 第一章 刘震云的创作历程
  • 第一节 刘震云的成长经历
  • 第二节 模拟期
  • 第三节 发展成熟期
  • 第四节 拓展期
  • 第五节 创作发展的动力之源
  • 第二章 刘震云小说中的权力
  • 第一节 权力之魅
  • 第二节 权力是怎样炼成的
  • 一 偶然获得
  • 二 暴力赢得
  • 三 心智之争
  • 第三节 权力如何运作
  • 一 身体惩罚
  • 二 思想愚弄
  • 三 精神统摄
  • 第四节 权力与人
  • 一 权力与人情
  • 二 权力与人性
  • 三 权力与知识分子
  • 四 刘震云对权力的态度
  • 第三章 刘震云小说中的伦理
  • 第一节 伦理几种
  • 一 家庭成员之间
  • 二 社会成员之间
  • 三 不同等级之间
  • 第二节 伦理的尴尬
  • 一 伦理之间的冲突
  • 二 伦理与时代的冲突
  • 第三节 伦理的温情
  • 第四章 刘震云小说中的历史
  • 第一节 “历史”与“新历史”
  • 第二节 叙写另一种“历史”
  • 第三节 历史的向度
  • 一 重复性
  • 二 偶然性
  • 三 历史的真相与表象
  • 第四节 解构历史的方式
  • 一 戏仿
  • 二 庸俗化
  • 三 游戏化
  • 四 漫画法
  • 五 讽喻
  • 六 反讽
  • 七 怪诞化
  • 第五章 刘震云小说中的故乡
  • 第一节 故乡何谓
  • 第二节 空间还是时间
  • 第三节 物还是人
  • 第四节 想象与真实
  • 第五节 故乡与个体
  • 第六章 刘震云小说中的人性
  • 第一节 懦弱与强悍之间
  • 一 凌弱畏强
  • 二 同类相残
  • 三 不敢担责
  • 第二节 在历史与当下之间
  • 一 善于遗忘
  • 二 习惯当下
  • 三 从众心理
  • 第三节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 一 向往公平
  • 二 求同心理
  • 三 虚荣心
  • 四 易受蒙蔽
  • 第四节 在成人与孩子之间
  • 一 孩子和成人
  • 二个体的成长
  • 三 异性的神秘感
  • 第五节 矛盾的人性
  • 一 自私和贪欲
  • 二 同情心
  • 第七章 刘震云小说中的宗教
  • 第一节 宗教何为
  • 第二节 中西宗教观的对比
  • 第三节 刘震云的宗教观
  • 第八章 关于存在
  • 第一节 存在之思
  • 第二节 孤独感
  • 第三节 自我确认的方式
  • 第四节 存在与超越
  • 一 存在与超越
  • 二 向死而生
  • 结语 通往人性本真的途中
  • 一 叙事的祛蔽
  • 二 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
  • 三 思想体系的建构
  • 四 瑜中之瑕
  • 余论
  • 附录 刘震云作品年表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