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用户推荐指数
                        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03千字
                       字数
                        2024-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新解读中国哲学史,深刻探究中国哲学史的奥秘。
内容简介
本书对中国哲学史的解读,有一些非常新颖的观点。它不再围绕知识的研究和方法理论的阐述,而是结合诸子百家不同的思想立场,用西方逻辑,按照时间发展的线索将中国哲学里的精神和德行的修养功夫,按照道、理、用的框架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全书既引用原典,依经解经,又借用今人的理论来阐发作者自己的观点,从根本上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中国哲学的儒、道、墨、法及佛学各宗的核心理念,旨在让今天的读者轻松领悟中国哲学的神奇智慧精髓,是一部观点新颖,语言生动,文笔优美的潜心之作。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 导论 中国哲学的整体生命观
 - 第一节 整体生命观与中国哲学
 - 第二节 由整体生命哲学到转化的方法和功夫
 - 第三节 中国哲学的系统思维
 -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源头
 - 第一节 哲人帝王
 - 第二节 道统之特色
 - 第三节 整体生命哲学论
 - 第二章 应变与处变之学的《易经》
 - 第一节 《易经》的结构和发展
 - 第二节 《易》理的三义和应变的方法
 - 第三节 整体生命哲学论
 - 第三章 诸子百家的争鸣
 - 第一节 春秋思想勃兴的原因
 - 第二节 整体生命哲学论
 - 第四章 中国文化的至圣先师——孔子
 - 第一节 哲学史上两种不同的安排
 - 第二节 孔子一生思想的演变
 - 第三节 孔子的一贯之道——仁
 - 第四节 孔子仁道思想的实践
 - 第五节 孔子思想的检讨
 - 第六节 整体生命哲学论
 - 第五章 无为自然的老子
 - 第一节 什么是道家
 - 第二节 老子其人与其书
 - 第三节 老子思想的精神和运用
 - 第四节 老子思想的检讨
 - 第五节 整体生命哲学论
 - 第六章 为底层群众代言的墨子
 - 第一节 和儒家对立的另一派
 - 第二节 墨子的生平及其时代背景
 - 第三节 墨子思想的特色
 - 第四节 墨子思想的衰微
 - 第五节 整体生命哲学论
 - 第七章 舍我其谁的孟子
 - 第一节 儒学的发扬
 - 第二节 孟子的生平、著述以及思想的渊源
 - 第三节 孟子思想的精神
 - 第四节 孟子对各家的批评
 - 第五节 孟子思想的检讨
 - 第六节 整体生命哲学论
 - 第八章 科学实证与思辨之学的墨经与别墨
 - 第一节 从墨子到别墨
 - 第二节 《墨经》思想的特色
 - 第三节 名家的产生与没落
 - 第四节 名家思想的检讨
 - 第五节 整体生命哲学论
 - 第九章 逍遥自在的庄子
 - 第一节 从老子到庄子
 - 第二节 庄子的生平及其著作
 - 第三节 庄子思想的精神
 - 第四节 庄子思想的检讨
 - 第五节 整体生命哲学论
 - 第十章 博学深思的荀子
 - 第一节 儒学的新局面
 - 第二节 荀子的生平和著作
 - 第三节 荀子思想的新贡献
 - 第四节 荀子思想的检讨
 - 第五节 整体生命哲学论
 - 第十一章 法、术、势三派合一的韩非
 - 第一节 法家思想的先驱
 - 第二节 韩非的生平及其著作
 - 第三节 韩非的思想精神
 - 第四节 韩非对各家的批评
 - 第五节 韩非思想的检讨
 - 第六节 整体生命哲学论
 - 第十二章 战国以来思想的流变
 - 第一节 百家之学的兴盛
 - 第二节 儒家的后学者
 - 第三节 其他百家之学
 - 第四节 整体生命哲学论
 - 第十三章 一波四折的汉代思想
 - 第一节 由战国到秦的统一
 - 第二节 汉代思想的一波四折
 - 第三节 汉代在哲学思想上的成就
 - 第四节 整体生命哲学论
 - 第十四章 天人感应之学的董仲舒
 - 第一节 汉代思想演变的两条路线
 - 第二节 董仲舒的使命
 - 第三节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之学
 - 第四节 天人感应之学的检讨
 - 第五节 整体生命哲学论
 - 第十五章 玄学清谈的魏晋名士
 - 第一节 什么是玄学
 - 第二节 玄学思想形成的原因
 - 第三节 玄学的两派
 - 第四节 玄学清谈的检讨
 - 第五节 整体生命哲学论
 - 第十六章 炼丹吃药的神仙梦想之流
 - 第一节 神仙之学的源流
 - 第二节 神仙之学的理论
 - 第三节 神仙之学的发展
 - 第四节 神仙之学的评价
 - 第五节 整体生命哲学论
 - 第十七章 印度佛教的传入与风靡一代的隋唐佛学
 - 第一节 汉末佛教的传入
 - 第二节 魏晋佛学的发展
 - 第三节 印度佛学中国化的两位先锋
 - 第四节 佛学各宗的传承与中国佛学的建立
 - 第五节 整体生命哲学论
 - 第十八章 建立人性的中国佛学的惠能
 - 第一节 禅学的渊源
 - 第二节 惠能与中国禅学的完成
 - 第三节 中国禅学的发展和得失的检讨
 - 第四节 整体生命哲学论
 - 第十九章 新儒学的三位先锋
 - 第一节 新儒学的形成
 - 第二节 宋初的三位新儒学的先锋
 - 第三节 宋初三哲思想的检讨
 - 第四节 整体生命哲学论
 - 第二十章 理学思想的大师——程朱
 - 第一节 二程和朱子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二程之间的异同
 - 第三节 程颢的思想境界
 - 第四节 程颐的为学功夫
 - 第五节 朱熹集理学大成
 - 第六节 理学家对佛学的批评
 - 第七节 整体生命哲学论
 - 第二十一章 心学思想的大哲——陆王
 - 第一节 朱陆之间的对立
 - 第二节 陆九渊与心学的开端
 - 第三节 自南宋到元明的思想发展
 - 第四节 明代心学的先驱
 - 第五节 王守仁在心学上的伟大成就
 - 第六节 陆王心学与禅学的关系
 - 第七节 整体生命哲学论
 - 第二十二章 在转向中展望中国哲学
 - 第一节 自阳明以后中国哲学的转向
 - 第二节 西方新潮影响下中国哲学所遭受的冲击
 - 第三节 中国哲学的展望
 - 第四节 整体生命哲学论
 
                        展开全部
                        
出版方
道善文化
道善文化成立于2016年,依托母公司北京爱智达人科技教育公司的出版资源,致力于中国传统经典,以及文学、历史、艺术等优秀人文内容的出版与发行推广。 公司先后与东方出版社、上海三联出版社与中信出版集团开展更加密切的总发行合作。已出版过的系列作品计有:《王鼎均散文系列》12册、《刘君祖的易经世界》(22种)、王溢嘉的“周边文丛”(20种)、《民国人物小传》(20种)(上海三联)、蒋勋说文学之美系列(5种)、蒋勋说红楼梦系列(8册)、爱新觉罗.毓鋆讲经典笔记系列(20种)、吴怡的我在美国讲中国哲学系列(20种)、何寄彭教授主编的《华夏之美》系列(10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