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王利明教授的首部随笔集,深刻探讨法治建设,展现学者思想脉动。

内容简介

《人民的福祉是最高的法律》是王利明教授的首部随笔集。作为一名治学严谨的学者,他以惯常的认真态度,亲自挑选文章结集,并参与编辑工作之中,打磨、修改,最终使这本小书付梓、面世。法治随感体现了王利明教授对法治建设的一些初步的认识,也是其亲身参与立法、司法和在法学教育、法学研究中的心得体会。作者用其朴实、绵密的文字,围绕“何为法治”、“法如何治”、“民法:光荣与梦想”、“司法:定分止争”以及“学术与教育”五个部分,分别讲述了自己在法治一般理论、法治实践、立法制度、司法实践、法学研究和教育等方面的见解和观点。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浓厚的人文关怀气息,为推动立法、司法前进的积极努力,以人为本的鲜明立场态度——展开此书,你将感受到一个主张改革又不失稳健、思考理性但不乏人情味儿的法学学者鲜活的思想脉动。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二版序
  • 原书序
  • 第一编 法治的一般理论
  • 人民的福祉是最高的法律
  • 什么是法治
  • 法律至上是法治的要义
  • 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
  • 从“法平如水”谈起
  • 法治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 小议民主
  • 通过法治推进民主
  • 依法治国需要进行科学规划
  • 法治与人治
  • 法治是值得信仰的
  • 法治:规范公权、保障私权
  • 法律乃公平正义之术
  • 法治与法制
  • 法治与法律人
  • 天理、国法、人情
  • 法治与社会自治
  • 法治与德治
  • 性善性恶论与法律治理
  • 法治与人情
  • 小议法律与宗教
  • 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法治的社会
  • 从“醉驾入刑”谈起
  • 以法律手段保障食品安全
  • 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稳
  • 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
  • 从《秋菊打官司》说起
  • 何以要通过司法程序实现社会正义
  • 法治与媒体
  • 从苏格拉底之死谈程序正义
  • 奉法者强则国强
  • 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法治
  • 判例法与成文法的关系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现代化
  • 从根本上遏制和防止刑讯逼供
  • 重申契约精神
  • 亲历法治建设三十余载
  • 第二编 立法制度
  • 民法要体系化
  • 向中国自己的民法典迈进
  • 民法典要符合中国的民情
  • 为民法典早日颁行鼓与呼
  • 法律不理琐事吗?
  • 民事立法的中国元素
  • 光荣与梦想: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颁布20周年的发言
  • 从“三尺巷”的故事谈起
  • 民主立法与科学立法
  • 立法应当去部门化
  • 人格权法让人们活得更有尊严
  • 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
  • 怎样看待网络环境下人格权的保护
  • 应当加大环境损害赔偿力度
  • 没有隐私就没有真正的自由
  • 从王石婚变传闻看人格权立法
  • 知识产权保护是技术创新的巨大动力
  • 我看个人信息资料的保护
  • 电子信息安全关乎人格尊严
  • 第三编 法治的实践
  • 保护百姓财产是最大的民生
  • 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可进
  • 依法行政,保障物权
  • 规范拆迁 保障私权
  • 民法的人文关怀
  • 我看公司的“社会责任”
  • 家事关系的法律调整
  • 谈谈预算立法与监督
  • 为什么需要强制赔礼道歉
  • 法治的社会需要司法公正
  • 第四编 司法制度
  • 从足球裁判看司法的独立公正
  • 司法的权威性
  • 司法裁判的可预期性
  • 定分止争与定纷止争
  • 明辨是非是正义的基本要求
  • 要强化判决书说理
  • 法官与医生
  • 如何理解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 裁判方法研究:依法公正裁判的源泉
  • 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律解释学
  • 成文法传统中的创新
  • 普法,最需要普及的是什么
  • 第五编 法学教育
  • 法学是一门科学
  • 法学学科应当步入知识融合时代
  • “饭碗法学”应当休矣
  • 构建中国特色的民法学体系
  • 比较法之我见
  • 法学教育的使命
  • 追寻现代大学的特征
  • 什么是法学家的社会责任
  • 第六编 人生感悟
  • 登山·治学·做人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回忆家乡奔流的东荆河
  • 寒山寺的钟声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