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探讨创新创业实践的大师经典著作。

内容简介

创新是企业家的特有工具。本书是德鲁克留给人类社会的一剂良药,它首次将创新和创业作为有目的和系统的学科来阐述和分析,揭示了创新与创业实践应该是所有企业和机构有组织、有目的、系统化的日常工作;它阐释了企业、公共服务机构,尤其是新创企业,在当今经济中取得成功所需要知道和做的事情。

如何寻找创新机会?如何系统化地管理创新?如何运用创新的原则?如何将创新发展为可行的事业?采取什么政策和措施使机构成功地孕育出企业家精神?如何组织和配备人员创建创业型组织?如何成功地将一项创新引入市场并赢得市场?德鲁克在本书中一一与我们共同探讨这些问题的答案。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引言 创业型经济
  • 第一部分 创新实践
  • 第1章 系统的创业
  • 第2章 有目的的创新及其七个机会源
  • 第3章 创新机会源一:意外事件
  • 第4章 创新机会源二:不协调事件
  • 第5章 创新机会源三:流程需求
  • 第6章 创新机会源四: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变化
  • 第7章 创新机会源五:人口统计特征变化
  • 第8章 创新机会源六:感知变化
  • 第9章 创新机会源七:新知识
  • 第10章 聪明创意
  • 第11章 创新的原则
  • 第二部分 创业实践
  • 第12章 创业管理
  • 第13章 创业型企业
  • 第14章 服务机构的创业
  • 第15章 新创企业
  • 第三部分 创业战略
  • 第16章 “孤注一掷”
  • 第17章 “攻其软肋”
  • 第18章 生态利基
  • 第19章 改变价值和特征
  • 结论 创业型社会CONCLUSION
  • 推荐书目
  • 译者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创新不是天赋,纪律才是

    彼得・德鲁克的思想核心:创新不是天赋,而是 discipline(纪律);企业家精神不是冒险,而是理性实践。这本书拒绝浮夸叙事,将创新从神坛拉回人间,变成可学习、可管理、可复制的日常实践。德鲁克彻底解构了创新的浪漫想象。他笔下的创新是系统化的操练,是专注而理性的工作。书中提出的七大创新机遇源 —— 意外事件、不协调、程序需要等 —— 构成了一套完整诊断工具。企业无需等待灵光一现,只需在这些领域持续搜寻,就能发现创新机会。这种思路在当今快速迭代的商业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它为企业提供了一张清晰的创新地图,而非模糊的方向指示。关于企业家精神,德鲁克的论述更具颠覆性。他斩钉截铁地指出:“企业家精神不仅存在于企业,更存在于非营利组织、政府机构中。” 这种去神秘化的处理,使企业家精神成为一种人人可培养的素质,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书中强调的企业家战略 —— 从 “孤注一掷” 到 “改变价值特征”—— 为不同情境下的创新提供了具体路径,这才是本书最实用的部分。新译本在语言处理上值得称道。魏江与陈侠飞两位译者的翻译保留了德鲁克的简洁有力,去除了不必要的修辞,使文本更加直击要害。例如 “创新就是让资源产生新满足能力的工作” 这样的定义,准确而易于传播。178 千字的体量恰到好处,既全面又不冗余,每个章节都像精心打磨的工具,随时可供使用。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