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乡村治理与百村调查论文集,分理论建设和个案调查两部分,探讨乡村复兴、社会治理与传统文化。

内容简介

该论文集是社会治理系列中的一种,集结有关社会治理与百村调查的相关文章集结而成。该书分为理论建设和个案调查两个方面。在理论建设方面,围绕乡村振兴、乡土文化传统、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来探讨现代乡村的复兴及其社会治理,总结乡村治理和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的政策。在个案调查和分析方面,就北京高碑店、河北定县、浙江缙云、浙西南平卿、浙江松阳等地展开全方位的调查,就地域的经济、社会、传统文化、社会组织来展开深入的讨论。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中国社会治理智库丛书百村社会治理调查系列编委会
  • 开展百村社会治理调查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乡村社会治理研究
  •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的启示
  • 一 深化对“枫桥经验”丰富内涵的认识
  • 二 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的重要启示
  • 三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需要把握的问题
  • “枫桥经验”的发展历程及新时代展望
  • 一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推动“枫桥经验”转型升级
  • 二 “枫桥经验”始终坚持的基本精神
  • 三 “枫桥经验”的创新发展趋势
  • 发挥乡村学校的基层治理体系塑造功能
  • 一 乡村学校教育在社会治理中的重大作用
  • 二 农村学校布局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 三 关于学校成为基层社区文化培育和精神聚合中心的建议
  • 行业发展、民生改善与村落社会治理
  • 一 乡村治理新路径:同乡行业
  • 二 松阳松香行业的内外互动
  • 三 松香行业在村落治理中的作用
  • 四 松香行业的发展转型与乡村建设
  • 结论
  • 移民村落民间信仰的自我调适与社会治理
  • 一 异地移民后修建新村庙的动机
  • 二 异地移民后的民间信仰机制的自我调适
  • 三 民间信仰与移民村落社会治理的关系
  • 党建与新型农村合作社互促互融的有益探索
  • 一 东华村基本情况
  • 二 东华村发展规划与实践
  • 三 乡村发展的几点建议
  • 农业合作社的困境与出路
  • 一 农业合作社发展的困境
  • 二 如何走出合作社发展的困境
  • 生存之忧与发展之惑:乡村振兴视域下青年村干部的角色重构
  • 一 问题提出:青年治理人才流失之殇
  • 二 现实困境:青年村干部的生存之忧
  • 三 原因阐释:青年村干部的发展之惑
  • 四 破解路径:青年村干部的“角色重构”
  • 高音喇叭:权力的隐喻与嬗变
  • 一 引子:面向乡村社会权力结构的变迁
  • 二 广告载体:日常生活中的高音喇叭
  • 三 国家象征:高音喇叭的“辉煌年代”
  • 四 喇叭边缘化:祛魅的国家权力
  • 五 权力嬗变的原因
  • 六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定县再调查”与农村社会学的理论自觉
  • 一 从定县调查到“定县再调查”
  • 二 定县再调查的展开及主要成果
  • 三 理论自觉视野下的“定县再调查”
  • 华北农民非正规就业的微观形态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两个村庄的非正规就业比较
  • 三 非正规就业的不同表现形式
  • 四 非正规就业的发展趋势
  • 五 总结
  • 参考文献
  • 乡村文化治理研究
  • 民俗传统与乡村振兴
  • 一 “民俗”概念与民俗文化起源
  • 二 村落民俗传统的五大类型
  • 三 村落民俗传统助力乡村振兴的七大途径
  • 四 民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三大原则
  • 唤醒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基因
  • 一 南门村概况
  • 二 南门村的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
  • 三 南门村历史文化的核心特征
  • 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
  • 一 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
  • 二 从社会治理的角度看乡村传统的当下价值
  • 三 传统文化如何进入现代社会治理:问题与反思
  • 民俗资源与村落复兴
  • 一 民俗传统与文化自信
  • 二 民俗知识作为文化策略
  • 三 民俗活动与村落认同
  • 现代民族节日的功能和治理建议
  • 一 政府主导是现代民族节日的主要特点
  • 二 凝心聚气是现代民族节日的目标
  • 三 文化传承是现代民族节日的主要内容
  • 四 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是现代民族节日的成效
  • 五 育人化人是现代民族节日的主要功能
  • 六 政府助推现代民族节日发展的建议
  • 裴氏家训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
  • 一 裴氏家族及其社会文化空间概述
  • 二 裴氏家训的发展历史与主要内容
  • 三 裴氏家训的日常生活实践
  • 小结
  • 乡土文化传统对当代农村社会治理中的价值探讨
  • 一 平卿村自然人文概况
  • 二 平卿村的岁时节日体系和做福活动
  • 三 做福的仪式过程
  • 四 做福仪式的文化内涵及其现代意义
  • 五 结语
  • 代际关系视角下的仪式变迁研究
  • 一 研究回顾与理论反思
  • 二 研究方法与地点
  • 三 “听老人的”与“听医生的”
  • 四 月子仪式的抉择机制
  • 五 传统习俗、代际关系与社会秩序
  • “木客”传说、历史记忆与社会生活
  • 四 作为“木”的义项而出现的“豫章”等地名
  • 五 赣南的“木客”及“木客村”形态探微
  • 六 流动的叙事结构——秦遗民采木隐匿
  • 七 相对稳定的叙事结构
  • 结语
  •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研究
  • 从“过密化”到“机械化”:中国农业机械化革命的历程、动力和影响(1980—2015)
  • 一 问题和回顾
  • 二 农业机械化革命的历程(1980—2015)
  • 三 农业机械化的动力机制
  • 四 简略的国际比较
  • 五 农业机械化的社会影响
  • 六 结论和讨论
  • 参考文献
  • 宁夏易地扶贫安置点的“自流移民”问题研究
  • 一 调研地点基本情况介绍
  • 二 文献回顾与问题梳理
  • 三 “自流移民”及其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状况
  • 四 讨论与建议
  • 乡土社会与产业扎根
  • 一 研究特色农业的社会学视角
  • 二 ES地区茶叶产业发展历程
  • 三 嵌入乡土的茶叶产业链条
  • 四 城乡融合体系中的茶叶产业
  • 五 总结与讨论
  • 完善县域扶贫开发治理体系
  • 一 完善县域扶贫开发治理体系,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内在需求
  • 二 完善和优化县域扶贫开发治理体系,制度供给是基础
  • 三 完善县域扶贫开发治理体系,机制创新是根本
  • 乡村生态文明研究
  • 知识、信仰与实践:羌族社会的生态智慧
  • 一 调查背景、地点和方法
  • 二 文献回顾
  • 三 羌族社会的生态智慧
  • 四 总结
  •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
  • 一 研究背景
  • 二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 三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环保困境原因分析
  • 四 对策建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