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对中国“新时期”小说悲剧现象与悲剧意识的系统探讨。

内容简介

对于“新时期”急遽嬗变的中国当代小说的创作而言,如何认识悲剧的特质,如何将人性与美学的判断充分结合,提炼出一种更具整体性视野的“问题”的脉络,一种将“过去”与“现在”尽力打通的开放性视角,无疑是值得深究的重要命题。毕竟,任何时代文学、文化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悲剧意识的支撑与维系。

本书以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方式,把对具体的小说文本的观照,纳入文学史整体的脉络中,对中国“新时期”小说的悲剧现象与悲剧意识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以东西方悲剧美学为理论依托,试图超越感性的梳理以及纯粹的审美观照,建构一种能够作为当代文学价值判断依据的理论视角,旨在对“悲剧意识和中国当代文学”这一课题研究有所推动。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论
  • 第一节 悲剧·悲剧性·悲剧意识·悲剧精神
  • 第二节 中西悲剧的差异与20世纪中国文学悲剧意识的流变
  • 第三节 从悲剧意识角度考察中国当代小说的意义
  • 第一章 从乐观到悲观:个人与社会
  • 第一节 “社会问题”对个人伤痛的规避
  • 第二节 “冷漠+感伤”的“逃离”
  • 第二章 从乐观到悲观:个人与历史
  • 第一节 光明的判决:乐观的“历史悲剧”
  • 第二节 颓败的宿命:颠覆与回归
  • 第三章 受阻的“自我”:悲剧性人格的建构
  • 第一节 “为他”的英雄
  • 第二节 “个性”与“宿命”之间
  • 第四章 发现与置换:生命话语中的悲剧意识
  • 第一节 肉身的发现:“角落”、工具化与“准乌托邦”
  • 第二节 迈向“位格”的肉身
  • 第三节 抗争的悖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9月,为社科类综合性出版社。本社以 “严肃的思想,典雅的学术”为出版己任,致力于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良的精神产品。 出版范围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哲学、史学、文学、教育、心理等各类图书,以及工具书、地方志(含年鉴)等。设有历史、经济法律、文化文学、心理教育、社科人文智库和教辅六个编辑室,在长期的出版实践中,形成了高端学术著作、世界历史文化、心理学、方志等出版特色。我社曾多次荣获国家和上海市的各类图书奖项。 此外,被入选“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推荐申报出版机构,在学术界有较高的声誉,在图书市场也有一定的品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