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吴伟业,崇祯进士,与钱谦益、龚鼎孳齐名,开创娄东诗派,长于七言歌行,后人称“梅村体”。

内容简介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该书选注梅村代表性的诗作若干首,并按照创作时间的顺序加以编排,在每首诗下的第一项注释中标明了创作时间,同时对该诗相关的创作背景、主旨大意及艺术特点进行简要的介绍,很适合一般读者了解吴伟业的文学特色和创作水平。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五月寻山夜寒话雨
  • 夜泊汉口
  • 穿山
  • 墙子路
  • 临江参军
  • 梅村
  • 洛阳行
  • 子夜歌十三首(选二)
  • 白门遇北来友人
  • 有感
  • 永和宫词
  • 避乱六首
  • 其一
  • 其二
  • 其三
  • 其四
  • 其五
  • 其六
  • 琵琶行并序
  • 读史杂感十六首(选四)
  • 再简子俶
  • 采石矶
  • 感事
  • 和王太常西田杂兴八首(选一)
  • 与友人谈遗事
  • 追悼
  • 吴门遇刘雪舫
  • 晚泊
  • 遇旧友
  • 毛子晋斋中读吴匏庵手抄宋谢翱西台恸哭记
  • 后东皋草堂歌
  • 松鼠
  • 座主李太虚师从燕都间道北归寻以南昌兵变避乱广陵赋呈八首(选二)
  • 课女
  • 海市四首次张石平观察韵(选一)
  • 乱后过湖上山水尽矣赋一绝
  • 海溢
  • 琴河感旧四首(选二)并序
  • 听朱乐隆歌六首(选二)
  • 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
  • 萧史青门曲
  • 圆圆曲
  • 杂感二十一首(选三)
  • 冬霁
  • 鸳湖感旧
  • 鸳湖曲为竹亭作
  • 过朱买臣墓
  • 芦洲行
  • 捉船行
  • 马草行
  • 堇山儿
  • 遇南厢园叟感赋八十韵
  • 自叹
  • 钟山
  • 台城
  • 鸡鸣寺
  • 功臣庙
  • 秣陵口号
  • 赠寇白门六首(选二)
  • 野望二首
  • 其一
  • 其二
  • 江楼别孚令弟
  • 扬州四首
  • 其一
  • 其二
  • 其三
  • 其四
  • 过淮阴有感二首
  • 其一
  • 其二
  • 新河夜泊
  • 下相怀古
  • 项王庙
  • 旅泊书怀
  • 临清大雪
  • 任丘
  • 自信
  • 将至京师寄当事诸老四首(选一)
  • 曹秋岳龚芝麓分韵三首赠赵友沂得江州书三字(选一)
  • 病中别孚令弟十首(选三)
  • 送孙令修游真定
  • 送周子俶张青琱往河南学使者幕六首(选一)
  • 送穆苑先南还四首(选一)
  • 题帖二首(选一)
  • 读史偶述四十首(选三)
  • 怀古兼吊侯朝宗
  • 临淮老妓行
  • 雁门尚书行并序
  • 松山哀
  • 送纪伯紫往太原四首(选一)
  • 打冰词
  • 雪中遇猎
  • 郯城晓发
  • 矾清湖并序
  • 赠陆生
  • 吾谷行
  • 悲歌赠吴季子
  • 送友人出塞二首
  • 其一
  • 其二
  • 赠辽左故人八首(选二)
  • 遣闷六首(选四)
  • 江城远眺
  • 过韩蕲王墓四首(选二)
  • 石公山
  • 登缥缈峰
  • 咏拙政园山茶花并引
  • 哭亡女三首
  • 其一
  • 其二
  • 其三
  • 送王子维夏以牵染北行四首(选二)
  • 别维夏
  • 中秋看月有感
  • 咏月
  • 楚两生行并序
  • 口占赠苏昆生四首(选二)
  • 短歌
  • 赠学易友人吴燕馀二首(选一)
  • 三峰秋晓
  • 戏题士女图十二首(选一)
  • 一舸
  • 古意
  • 楼闻晚角
  • 暑夜舟过溪桥示顾伊人
  • 过吴江有感
  • 叶君允文偕两叔及余兄弟游寒山深处
  • 寒山晚眺
  • 丁未三月廿四日从山后过湖宿福源精舍
  • 题华山蘗庵和尚画像二首(选一)
  • 直溪吏[1]
  • 临顿儿
  • 感旧赠萧明府
  • 临终诗四首(选二)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1年3月成立于北京,系国家级专业文学出版机构,现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