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新媒体时代的舆情应对指南,不光会做,更得会说。

内容简介

这是个人人都是新闻记者的时代,舆论压力空前强大。

本书作者根据多年新闻记者生涯的职业背景,结合自身多年在清华、北大等高校讲授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和危机应对课程的思考感悟,通过分析新鲜、热门、典型的危机事件案例,总结出新媒体时代做好舆论引导,处置危机事件的具体原则和方法,阐述了什么是科学的舆论引导、怎样化解负面新闻、如何做好信息发布,以及怎样应对记者采访……

既提出问题,又拿出解决方案,力求有理、有料、有用,帮助政府、企业、学校、医院等各行各业的管理者做好舆情管理,化解负面新闻,跳出舆论陷阱。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 自序
  • 第一章 新媒体,新舆情
  • 第一节 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
  • 第二节 有些媒体更像公司
  • 第三节 无序与非理性
  • 第四节 流量的生意
  • 第五节 网络暴力与信息茧房
  • 第六节 老记者去哪儿了?
  • 第七节 新闻常反转
  • 第八节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同一个地方跌倒?
  • 第二章 危机处理的基本原则
  • 第一节 以维护声誉和形象为中心
  • 第二节 “态度+行动”是舆论引导的两个基本点
  • 第三节 第一原则:及时原则
  • 第四节 第二原则:诚实原则
  • 第五节 第三原则:透明原则
  • 第六节 第四原则:负责原则
  • 第三章 危机处理的应对技巧
  • 第一节 事实与情感
  • 第二节 主动发布、持续发布、全媒体发布
  • 第三节 负面信息,正面发布
  • 第四节 做好议程设置
  • 第五节 不停地重复信息
  • 第六节 寻找第三方联盟
  • 第七节 永远以理服人
  • 第八节 牢牢把握核心信息
  • 第九节 好好说话
  • 第十节 简洁,一定要简洁
  • 第十一节 说“人”话,不断地说“人”话
  • 第十二节 说话始终留有余地
  • 第十三节 不假设,不推断
  • 第十四节 形象生动,直观通俗
  • 第十五节 幽默是最好的外衣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新闻是明天的历史,历史是昨天的新闻

    在这个人人都有手机,人人都在上网,人人都是新闻记者的新媒体时代,舆论的压力变得空前强大。只要稍有差池,很容易一下子就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了。没有什么比挑毛病更容易的了,关键是挑出毛病以后,要告诉人家应该怎么办,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作者栾帆以一个新闻记者的视角,反复地用中国的、外国的、过去的、当下的各种各样的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告诉这些管理者,面对危机和突发事件,面对全媒体时代汹涌的舆情,如何避免舆论危机的发生,一旦发生了,滔滔民意之下,又该怎么做和怎么说,什么是科学的舆论引导、如何发布信息才能有效沟通、怎样疏解民意、怎样安慰人心…… 分析有理,论述有据,看的我是心惊肉跳的。配合上之前刘润老师在短视频中提到的李宁、海天、椰树牌的舆论对应策略,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政企人员必读书目之一。

      本书通过分析新鲜、热门、典型的危机事件案例,总结出新媒体时代做好舆论引导,处置危机事件的具体原则和方法,阐述了什么是科学的舆论引导、怎样化解负面新闻、如何做好信息发布,以及怎样应对记者采访…… 既提出问题,又拿出解决方案,力求有理、有料、有用,帮助政府、企业、学校、医院等各行各业的管理者做好舆情管理,化解负面新闻,跳出舆论陷阱。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应对新形势做好危机处理

        在报纸是主要媒体的年代,应对舆情至少有 24 小时的时间可以做准备,因为发行最快的是日报。到了互联网时代,这个时间缩短到了 4 小时,这是人们在街上遇到不顺心的事,回到家打开电脑的时间。而在人人都是记者的自媒体时代,舆情的发生只需要 4 分钟的时间,甚至更快。所以作者在书中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在新媒体时代处理新舆情的基本原则和应对技巧,流量为王的情况下,要想维护好声誉和形象,态度和行动非常重要,而更重要的是及时,比起讲真话,在谣言和假话之前发声,把握问题核心持续发声,在网络乌合之众面前会讲人话、给别人留有余地都是以理服人的关键。另外,在快媒体时代,说话还要简洁有力,在海量的信息面前,没有人有耐心看完你的长篇大论。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